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80篇
畜牧兽医   6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试验研究了稀土元素在鲤鱼体内的蓄积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鲤鱼饲料中添加硝酸稀土,主要蓄积在心脏和肝胰脏中,蓄积最少的组织器官为脑和肌肉。100,200 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稀土元素在鲤鱼体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试验前30 d,心脏和肝胰脏>骨骼>鳞>肌肉>脑;试验后30 d,心脏和肝胰脏>鳞>骨骼>肌肉>脑。而剂量较高的300,400 mg/kg组试验前期稀土元素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规律为心脏、肝胰脏>骨骼>鳞>肌肉>脑;试验后期的分布规律为心脏、肝胰脏>骨骼>鳞>脑>肌肉。  相似文献   
82.
对州河鲤、德国镜鲤及其F1代正交组和反交组鲤鱼肌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对杂交鲤的营养品质做出科学评估;分析用样品取自鲤鱼背部肌肉。结果表明:F1代正交组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两种亲本鲤鱼,而F1代反交组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F1代正交组;4种鲤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种亲本鲤鱼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代,两种F1代的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种鲤鱼肌肉中的总灰分及钙、镁、锌、铁的平均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F1代杂交鲤基本保留了亲本鲤鱼的营养学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83.
几种中草药对鲤鱼诱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8种中草药(陈皮、丁香、肉桂、白芷、大茴、栀子、山萘、阿魏)作为诱食剂,以0.2%添加量分别加入到基础饵料中,用迷宫试验记录试验鱼进入诱鱼室和空白室的次数,以及试验鱼啄咬饵料球的次数,分析不同中草药对鲤鱼的诱食作用。结果表明,丁香和陈皮对鲤鱼的诱食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4.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非鲫脂肪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鱼和鲤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肠道的高(P<0.025);鲢和鳙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低于肠道的(P<0.025);尼罗非鲫肝胰脏和肠的脂肪酶活性几乎相等(P>0.05),而胃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肝胰脏和肠道的低(P<0.005)。五种鱼的肝胰脏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鱼>尼罗非鲫>鲤>鳙>鲢;肠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鲢>鳙>尼罗非鲫>草鱼>鲤。结果表明:鱼类的食性与脂肪酶活性无明显相关。草鱼、鲢和鳙的肠脂肪酶活性,中肠略高于前肠和后肠;尼罗非鲫和鲤的肠脂肪酶活性由前往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鲤鱼开口苗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的影响,为鲤鱼开口苗的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1,100,1 000 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sp.)12和24h,然后投喂给鲤鱼(Cyprinus carpio)开口苗,21 d后测定鱼苗的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结果】投喂L-肉碱强化12 h的卤虫时,1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肉碱对鲤鱼开口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n-3+∑n-6和∑DHA+EP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 000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N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 mg/L L-肉碱处理组(P<0.05)。投喂L-肉碱强化24 h的卤虫时,1和1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1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和∑DHA+EP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 mg/L和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和∑DHA+EP 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1,1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N比率较对照组和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以质量浓度100 mg/L L-肉碱强化卤虫24 h后再投喂鲤鱼开口苗,可显著改善鲤鱼开口苗的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  相似文献   
86.
盐度对鲤标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封闭式呼吸仪,在恒温27℃条件下,测定了鲤(1.37~5.30g)在不同温度下的标准代谢率。结果表明:鲤在淡水和盐度为3,5,7,9的水中,平均标准代谢率分别为97.10,65.55,115.41,120.59和136.29J/g·d,差异极显著。不同盐度下的标准代谢率(R_s;J/d)与体重(W;g)之间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R_s=aw~b来描述,相关极显著,体重指数(b)无显著差异,但在7,9时,呈下降趋势。本文从渗透调节角度探讨了b值随盐度变化及盐度影响淡水鱼类标准代谢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7.
兽药添加剂喹乙醇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生生物斑马鱼(Daniorerio)、鲤鱼(Cyprinuscarpio)和土壤生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作为生物材料,通过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鲤鱼肾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蚯蚓急性毒性试验、蚯蚓生化毒性试验以及蚯蚓体腔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对兽药添加剂喹乙醇分别从生物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实验浓度范围内对斑马鱼和蚯蚓的急性毒性均不大。胚胎发育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对斑马鱼胚胎的72hEC50为221.20mg·L-1,具有明显致畸效应。蚯蚓生化毒性试验表明,喹乙醇能促进蚯蚓体内SOD酶活性,并呈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但对纤维素酶影响不明显,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具有一定遗传毒性,能引起鲤鱼肾脏细胞和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并呈现出一定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8.
鲤鱼背鳍棘,背鳍第1支鳍骨的年轮特征与耳石,脊椎骨,鳞片均很明显,鳃盖骨和胸鳍棘不适用于年龄鉴定,并提出这些年龄鉴定材料中年带形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壳寡糖的抗氧化性及壳寡糖对冷藏鲫鱼保鲜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壳寡糖为原料,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DP-PH法等对壳寡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以pH、TVB-N及TBA为指标研究了壳寡糖对鲫鱼保鲜性能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1.5mg/ml壳寡糖溶液的还原能力相当于50 μg/ml阳性对照VC的还原能力;1 mg/ml壳寡糖溶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5%,相当于100μg/ml阳性对照VC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4 mg/ml的壳寡糖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7.8%.新鲜鲫鱼在4℃冰箱冷藏条件下,壳寡糖溶液涂膜处理组和对照组在第8天时的TVB-N值分别为252.0和196.0 mg/kg;pH分别为7.73和6.69;TBA值分别为1.552和0.670.综合各项指标的变化,壳寡糖涂膜保鲜的鲫鱼货架期明显比对照组长,表明壳寡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保鲜性能.[结论]研究可为壳寡糖在更多领域更广泛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鲤鳃进行了形态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鲤鳃内有呼吸上皮、支持细胞、粘液细胞、泌氯细胞和蛋白腺细胞.本文除对上述细胞详细描述外,还对其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