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有机酸提取草鱼皮胶原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琳  郑钰  吕顺  陆剑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246-2247
[目的]研究草鱼皮基本成分及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有机酸提取草鱼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所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币口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采用0.5mol/L的柠檬酸,料液比为1:10,溶胀时间为24h时,可充分提取草鱼皮中的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92.88%。[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草鱼的附产物提供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检测鲤鱼、鲫鱼和鲶鱼3种淡水鱼血浆中游离磷脂的有无,为探索3种淡水鱼凝血现象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加热兔脑磷脂凝血有效性试验检测加热磷脂的活性,将80℃水浴加热20min后的兔脑磷脂分别加入兔的少血小板血浆、鲤鱼、鲫鱼和鲶鱼的无细胞血浆,测定各血浆加热磷脂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各试验动物血浆加热磷脂的APTT平均值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其凝血功能未发生变化;鲤鱼、鲫鱼和鲶鱼的CFP和家兔的不同稀释倍数的PPP的混合血浆平均凝固时间与对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鲤鱼、鲫鱼和鲶鱼的CFP中不含游离的磷脂,它们CFP在无磷脂存在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凝固。  相似文献   
123.
试验主要评估茵陈汤对饥饿鲤物质代谢及健康的作用,为鲤的健康高效养殖以及饲料开发提供依据。将210尾鲤(平均体质量19.90 g±2.65 g)以每箱35尾随机投放于6个室内网箱,分为对照组和茵陈汤组,饲以分别添加0%、0.9%茵陈汤的试验饲料56 d,然后每箱随机选取8尾体格健壮的鲤进行为期30 d的饥饿试验。饥饿试验前后进行鱼体生物学性状、体成分、血清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饲养试验中,鲤的生长性能、生物学性状、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肝胰脏常规成分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粗灰分含量、血清ALT水平茵陈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饥饿后茵陈汤组的减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满度、肝胰脏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和肝胰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阶段间,茵陈汤组鲤饥饿后脾脏指数显著高于饲喂后(P0.05),肥满度显著低于饲喂后(P0.05),其他生物学指标两组均分别显著低于饲喂后(P0.05)。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含量饥饿后两组均分别显著高于饲喂后(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喂后(P0.05),茵陈汤组肝胰脏变化趋势与肌肉相符。饥饿后血清HDL、LDL、CHOL水平显著高于饲喂后(P0.05),其他血清指标两组均分别显著低于饲喂后(P0.05)。从饥饿前后鲤体质量、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说明茵陈汤对鲤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促进脂肪的利用,并减缓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快速消耗,有利于体质量的维持。同时,茵陈汤有助于鲤的健康养殖,对鲤的肝胰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本研究构建了鲫鱼卵母细胞特异表达的新型SNRPC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并检测抗体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新型SNRPC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首先设计引物,应用RT-PCR从鲫鱼成熟卵母细胞中获得含该基因片段,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inPoint T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应用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原核表达蛋白并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此抗体特异性。成功构建了新型SNRPC基因重组表达载体,表达的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家兔得到了特异的多克隆抗体。鲫鱼卵母细胞的新型SNRPC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体的制备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5.
Twelve carp, Cyprinus carpio L., were grown from 30 to 120 g live mass on four diets, control (405 g kg−1 crude protein, 20.6 MJ kg−1 gross energy) and control + 200, 400 or 600 mg kg−1 L -carnitine. The diets were designated as CONT, C200, C400 and C600, respectively. Each diet was randomly assigned three fish kept in individual open-circuit respirometers. Fish that ate diets C400 and C600 grew faster than the controls, expended less energy and retained more energy per unit of food energy intake. Average energetic efficiency, expressed as energy retained per unit of energy expended, was 30% higher in the C400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s. However, owing to the small number of fish in each group and the large variations in all these parameters, especially within the control group, none of these differences reach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t the P = 0.1 level.  相似文献   
126.
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防治方法四方面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引发该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导致该病发生死亡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刺激,引起鱼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条件致病菌继发性感染,并在其体内释放毒素,最终引起鱼体死亡;揭示了造成该病发生死亡的机理为细菌在鱼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造成鱼的出血性败血症,而细菌与鱼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引发血管炎型变态反应加速其死亡;初步摸清了该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加强养殖管理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提出了对已发病池塘采取综合诊断,找出病因,去除病因并辅以合理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7.
用双效速溶敌百虫为试验药物 ,对泥鳅、鲤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泥鳅半致死浓度为 3 .4mg/L ,安全浓度为 0 .3 4mg/L ;鲤鱼半致死浓度为 1.5mg/L ,安全浓度为 0 .15mg/L。试验验证了敌百虫对泥鳅、鲤鱼的毒副作用较强 ,敌百虫对泥鳅的最低致死浓度为 2mg/L ,对鲤鱼的最低致死浓度为 1mg/L ,说明泥鳅比鲤鱼的抗药性强。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上下窜动、呼吸减弱、鱼体弯曲、翻肚且倒挂于水中的神经中毒现象 ;检查可见 ,鳃丝淤血、鳍部充血、眼球突出、嘴大张。  相似文献   
12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甲砜霉素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H10(Aeromonas hydrophila)体外药效学参数及口灌不同剂量的甲砜霉素在鲫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制定甲砜霉素控制鲫细菌性败血症防耐药突变用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甲砜霉素对AH10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为1.0μ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MBC)为2.0μg/mL;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为8.0μg/mL;防耐药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W)为1.0~8.0μg/mL。在试验水温(22±1)℃条件下,对鲫口灌20、30、40 mg/kg体重剂量的甲砜霉素,24 h内血药浓度大于MPC的维持时间分别为3、8、22 h;AUC24(area under the drug concentration-time curve)/MIC分别为89.539、174.560、251.682;Cmax(maximum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erval)/MIC分别为14.92、17.69、24.22;。综合血药浓度维持MPC以上的时间超过24 h、AUC24/MIC125或Cmax/MIC10等指标,建议甲砜霉素控制鲫细菌性败血症的防耐药用药方案为:剂量40 mg/kg,一日一次。根据肌肉内甲砜霉素的药动学方程,药残达到国家限量标准所需时间约为15 d,所以在本试验水温(22±1)℃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5 d。  相似文献   
129.
在23~25℃下,给平均体质量104.2g和106.8g的回交鲤(鲤鲫杂交♀×鲤♂)和回交荷包红鲤(鲤鲫杂交♀×荷包红鲤♂)胸腔注射植物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然后观察对比了染色体核型,探讨回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结果表明,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均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四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三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其中,回交鲤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34,其核型公式为:3n=60m+24sm+36st+30t;回交荷包红鲤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52,其核型公式为:3n=66m+36sm+18st+30t。  相似文献   
130.
除虫脲(diflubenzuron, DFB)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其代谢物残留会威胁水生动物及人体健康。为探究水产动物响应DFB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鲤(Cyprinus carpio)为对象,选定0.1 mg/L和1.0 mg/L的药浴浓度对鲤进行15 d暴露实验。采用RNA-Seq技术对肝脏开展转录组测序,以Padj<0.05和|log2Fold Change|≥1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0.1 mg/L暴露浓度下有2 406个DEGs发生显著变化,1.0 mg/L暴露浓度下有2 688个DEGs发生显著变化,2组共表达的DEGs有821个。GO分析结果显示,DFB暴露组DEGs富集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上。KEGG富集分析显示,低浓度DFB暴露组DEGs显著富集到异生物质的生物降解和代谢、脂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信号分子与相互作用、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代谢通路;高浓度DFB暴露组DEGs除了富集到上述代谢通路外,还显著富集到折叠、分类和降解、运输和分解代谢等代谢通路。结果表明,DFB暴露对鲤造成异生物质的生物降解和代谢、脂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并产生内质网应激、炎症反应和免疫毒性。本研究从转录层面上解析了DFB暴露对鲤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为DFB在水产领域的限量标准制定和环境安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