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2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797篇
林业   1481篇
农学   1052篇
基础科学   1270篇
  1003篇
综合类   7738篇
农作物   870篇
水产渔业   612篇
畜牧兽医   3995篇
园艺   855篇
植物保护   456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602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682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960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090篇
  2011年   1131篇
  2010年   1164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1375篇
  2007年   1252篇
  2006年   1018篇
  2005年   974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栽植时间和密度对芳林马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素云 《广西园艺》2004,15(5):32-34
芳林马蹄果大,产量高,果形、皮色好,肉质细嫩、化渣爽口,商品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前景好,种植规模逐年扩大。适合马蹄栽植的时间很长,贺州市习惯在收获前造作物后栽植。因而,马蹄大田栽植时间和栽植密度成为直接影响马蹄产量和品质的最基本因素。为此笔者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2.
进口花卉在上海地区的逸生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已有10种进口花卉逸生为杂草,部分逸生为杂草的进口花卉对农作物危害已相当严重。经调查明确,引进花卉逸生成为有害杂草,主要有4种原因:(1)管理措施不当;(2)一些花卉繁衍抗逆力强;(3)环境制约失控;(4)外来植物的克生作用。对此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加强立法;(2)严格审批和加强检验检疫;(3)改进风险分析方法;(4)建立杂草监测和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13.
家鸡Leptin成熟肽cDNA的克隆、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8周龄鸡卵巢组织中抽提总 RNA,使用六聚体随机引物反转录后 ,用鸡 L eptin(瘦素 )特异性引物扩增出鸡L eptin编码区第 5 2~ 4 6 0 bp的长度为 4 0 9bp的 c DNA片段。根据鸡 L eptin的 3′端第 4 6 0~ 4 92 bp序列设计了 3条部分相互重叠并且顺序串联延伸的下游反义引物 ,并在最后 1条引物 3′端连接上 Eco R 切点 ;在以上用于反转录扩增的 5′端引物的 5′端连接一 Bam H 切点。用该 5′端引物分别与 3个 3′端引物配对 ,利用反转录扩增出的 4 0 9bp的L eptin c DNA片段作为第 1模板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再作为模板与下一引物对再次扩增。经 3次扩增得到编码鸡 L ep-tin成熟肽的全长 4 5 1bp的 c DNA序列。将该 4 5 1bp的 L eptin c DNA序列经 Bam H 和 Eco R 双酶切后 ,克隆入表达质粒 p RSET A的 Bam H 和 Eco R 两酶切位点之间 ,构建成表达质粒 p L ep- SCAU。转化有重组表达质粒 p L ep-SCAU的大肠杆菌 BL 2 1(DE3)在 L B培养基中培养后 ,经 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10 0的鸡 L eptin融合蛋白和少量 4 0 2 0 0的 L eptin融合蛋白。L eptin融合蛋白的表达在 IPTG浓度为 0 .0 5 mmol/ L 时达到最高 ,占总菌体蛋白的 32 .6 %。用 Ni- NTA凝胶从 7L 发酵培养菌裂解液中纯化出 180 m g左右  相似文献   
114.
以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H37RV株基因组 DNA为模板 ,应用 PCR法对 ESAT- 6和 CFP10基因进行扩增 ,产物经纯化后与载体 PMD18- T连接、转化及酶切鉴定 ,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GEX- 6 P- 1,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 ,转化入大肠杆菌 BL2 1中 ,以 1mmol/L IPTG诱导 ,进行 SDS- PAGE电泳。结果表明 ,ESAT- 6和 CFP10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2 0 0 0和 36 0 0 0 ,与实测相符。重组结核杆菌分泌蛋白 ESAT- 6和 CFP10的成功表达为结核病诊断及重组疫苗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5.
黑毛和牛肉质在日本肉牛中占绝对优势,是世界闻名的独特肉牛品种。通过胚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繁育,表现良好,生长发育指标已达到日本国内品种标准。同黑白花奶牛杂交,其杂种经育肥,32月龄体重达624.8kg,屠宰率为56.3%,净肉率为49.9%;高档肉占净肉的11.6%,优质肉占净肉的22.7%,大理石花纹等级为1、2等级牛占76%。肉的品质均高于我国地方良种。  相似文献   
116.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1分离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A1)的1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18S rDNA全基因序列为1769bp,在进化树上与同种国外分离株A.oligospora var oligospora 1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4.7%。这与二者都具有捕食性结构—菌网的特点相一致。证实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性结构与捕食线虫性真菌种系发生有关。从少孢节丛孢菌3个分离菌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A1、A.oligospora 1、A.oligospora2)的进化树及同源性来看。不同国家地区的丛孢菌属(Arthrobotrys)分离株确实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7.
密花香薷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密花香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离出93个峰,确认了其中的8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34%.主要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18.83%);D-柠檬烯(11.17%);2,5,5-三四基-1,3,6-庚三烯(6.30%);6-亚甲基-双环[3,1,0]己烷(5.90%);氧化石竹烯(3.94%);石竹烯(3.36%);4-碳-3,5-二甲基环己-1-烯(2.88%);α-3-环己烯-1-醇(2.06%).  相似文献   
118.
几种牧草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改土培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上种植老芒麦、扁穗冰草、碱茅和紫花苜蓿4种优质牧草,对盐渍化程度均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其中碱茅对盐渍化土壤的改土培肥效果最好,建植3年后的碱茅,与对照比较,0~20 cm土层中自然含水量增加125.99 g/kg,总孔度增加16.14%,容重降低0.27 g/cm3,pH值由8.43降到8.10,全盐含量降低52.90 g/kg,脱盐率达到76.12%,有机质增加3.67 g/kg,碱解氮含量增加18.63 mg/kg,速效磷和钾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19.
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对江苏省13个市随机抽取51个规模化鸡场的1425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H5亚型禽流感(AI H5)免疫抗体的测定。所检1425份血清样品中,有1423份血清样品检测到AI H5免疫抗体,占所检样品的99·86%;免疫抗体在24以上(达免疫保护)的有1395份,占97·89%,其中免疫抗体滴度在26的有281份,占所检样品的19·72%;所抽检的51个规模场免疫抗体保护率均达80%以上,其中有40个规模场鸡只免疫抗体保护率达100%,占所检规模场数的78·43%。结果表明,该省使用的H5亚型禽流感疫苗对鸡免疫原性较好,免疫抗体较整齐;所抽样的规模化养鸡场AI H5疫苗的总体免疫情况优良。  相似文献   
120.
以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5’)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了茎秆中木质素的发生、分布与沉积规律。结果表明,苜蓿茎秆中木质素的分布与生长部位密切相关,在茎秆顶端初生维管组织中仅木质部有木质素分布,随节间下移,木质素开始在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中大量沉积;茎秆中存在G、S两种木质素,S木质素的发生迟于G木质素;在维管束之间,两种木质素均以"厚角组织处维管束→厚角组织间维管束"的模式沉积,但在维管束内,木质素沉积表现出异质性,G木质素沉积模式为"初生木质部导管→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S木质素沉积模式为"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髓薄壁细胞"。分析认为,紫花苜蓿茎秆中木质素特殊的沉积模式可能是其对北温带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