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林业   662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112篇
  398篇
综合类   816篇
农作物   203篇
水产渔业   317篇
畜牧兽医   515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是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途径,克服了传统cDNA文库的缺点,节省了基因克隆和功能鉴定的时间,促进了功能基因组的研究进程。目前有6种构建全长cDNA文库的方法,包括Oligo-Capping、CAPture、SMART、CAP-trapper、CapSelect、CAP-jumping。这几种方法在起始材料用量、文库构建技术、实验操作复杂程度和文库构建质量等方面构存在不同程度的优缺点,但综合比较而言,SMART和CAP-trapper这两种方法比较有实际应用价值。SMART法适于简单、快速地构建一般质量的cDNA文库,如果采用Little-cycle SMART和Large-size SMART这两种改进技术,所建文库质量也非常好;CAP-trapper法虽然对实验技术要求较高,实验过程复杂,但所建文库全长率高,冗余性低,建库效率高,是目前构建高质量文库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2.
采用 PCR–SSCP、PCR–RFLP 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封闭群及其近交系、海南黑猪2个品系(临高猪、屯昌猪)的 POU1F1基因外显子4、外显子5、外显子6、内含子3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 POU1F1基因外显子5、外显子6不存在多态性,内含子3、外显子4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外显子4基因座上,五指山猪、临高猪、屯昌猪呈 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五指山猪近交系呈不平衡状态,4个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均处于中度多态(0.250.5);利用 SPSS 软件分析五指山猪 POUIF1基因内含子3和外显子4基因的多态性与其3个生长阶段体质量的相关性,发现引物 P1与 P4不同基因型个体体质量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3.
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检测小麦穗长和株高性状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长和株高的QTL位点,将小麦品系‘20828’和国审小麦品种川农16杂交后得到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于2016-2018年种植在四川崇州、温江和雅安以及孟加拉国库尔纳市,进行穗长和株高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RIL群体内,穗长和株高均呈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在3年8个环境中共检测出44个控制穗长和株高的QTL,其中稳定的穗长QTL有5个,分布于2D、4B和5B染色体上,贡献率为2.90%~26.26%;控制株高的稳定QTL有3个,分布于2D、4B和4D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96%~21.22%。在2D染色体AX-86171316~AX-109422526标记区间和4B染色体AX-109526283~AX-110549715标记区间均同时检测到了控制穗长和株高的QTL,推测为一因多效位点。 QSl.sau.2D.1、 QSl.sau.2D.2、 QSl.sau.4B.1、 QSl.sau.4B.2、 QSl.sau.5B、 QPh.sau.2D和 QPh.sau.4B可能为新的稳定QTL。本研究鉴定的这些位点对增加穗长、降低株高以及提高小麦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4.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在表现卷叶、褪绿症状的丁香(Syringa oblata)样品的叶脉韧皮部筛管细胞内观察到大量植原体粒子。应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P1/P7和R16F2n/R16R2对表症丁香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得到了约1.2 kb的目标片段,通过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长度为1 246 bp,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上与翠菊黄化组(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成员是聚集在一起的,与该组成员同源性均在98%以上。用16Sr RNAⅠ组和Ⅴ组特异引物确定了该病害非混合侵染所致,相似性系数和RFLP分析表明该植原体属于16SrⅠ B亚组。这是国内关于翠菊黄化组植原体在丁香上感染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25.
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中4种鱼类消化器官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与鱼体长、体重及主要水质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草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胃蛋白酶与水温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而草鱼肠道胰蛋白酶、肠道和肝胰脏的脂肪酶以及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肝胰脏中淀粉酶与水温呈负相关(P>0.05)。4种鱼的消化酶活性与总氮和总磷呈正相关。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与化学耗氧量呈负相关;除鲢外,其他3种鱼的胃蛋白酶活性均与水体硬度和碱度呈正相关,而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均与水体硬度和碱度呈负相关。草鱼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以及匙吻鲟消化道和肝脏胰蛋白酶与鱼的体长、体重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26.
根系吸水是土壤-作物系统水动力学的关键过程,作物根系的分布形式对蒸腾量的影响极大。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在黏壤土和砂壤土条件4种根系分布形式、不同潜在日蒸腾量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和蒸腾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根长30 cm的情况,在作物蒸腾过程中,根区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明显,40 cm以下土层的水分基本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植物根系分布越均匀,越有利于根前期吸水,但后期吸水困难。砂壤土比黏壤土含水量的变化更快,且根区附近的土壤水分较黏壤土更易被植物根系吸收。  相似文献   
827.
【目的】深入挖掘与穗长相关的新基因,为水稻穗长调控的遗传机理研究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2个优良亲本‘ZP37’和‘R8605’及其杂交衍生的208个高世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为作图群体,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高密度连锁图谱对3个不同环境下的穗长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进行定位,同时分析它们的聚合效应。【结果】共检测到11个穗长QTL,分别分布在第3、4、7、8、9和12号染色体上,其似然函数比对数值(Log of odds,LOD)介于3.07~12.87之间,贡献率在2.17%~10.94%之间,有7个QTL是新位点,其余4个QTL位点与已报道的穗长基因和QTL位置重叠或相近。在2个不同环境下重复检测到4个稳定的QTL位点;对聚合了不同数量穗长QTL株系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QTL表现出累加效应,QTL数量的增加能显著增加水稻穗长。【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水稻穗长QTL的克隆和功能解析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828.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3):407-413
Abstract

Nursery management methods for elongating seedlings are needed for stabilization of early growth after transplanting in the semi-dwarf rice cultivar Hokuriku 193, unlike japonica commercial cultivar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how keeping the plants at 28°C for 5 d after sowing (H treatment) and nitrogen top-dressing (N treatment) affects seedling quality and early growth after transplanting. Control plants had seedling lengths of 6.5 cm to 10.9 cm at transplanting. The H and N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eedling length, and the increase was greater in the H-treated plants. The H × N treatment elongated seedlings by 2.5 – 3.7 cm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plants. The N treatments, but not the H treatments, improved biomass production and tillering early after transplanting owing to the high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seedlings. Combining H and N treatments can contribute for improving seedling length and early plant growth after transplanting in Hokuriku 193.  相似文献   
829.
地形因子计算方法对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嫩江县、怀来县、吴起县、开州区、长汀县5个区域1∶1万地形图,生成5 m分辨率的DEM作为数据源。分别用分段坡长法和汇流面积法计算了坡长坡度因子,并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了土壤侵蚀模数,评价了土壤侵蚀强度,对比分析了分段坡长法和汇流面积法对坡长因子及水土流失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汇流面积法提取的坡长因子值和空间分布差异比分段坡长法更大,2种方法的低值区差异较小,高值区差异较大。2种方法计算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差异不大,而在计算土壤侵蚀强度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不同地形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因子和土壤侵蚀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0.
为了测度山地井工采煤区地表沉陷引起的土壤侵蚀因子在空间和数量上的变化,该文以开采沉陷规律和模型为基础,运用数字地形分析、遥感影像融合等技术,揭示了黄土高原煤矿区山地开采沉陷引起的地表坡度、坡长、植被覆盖3大因子在空间上的改变量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壤侵蚀变化量,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研究区因开采沉陷导致地表平均坡度减少0.025°,平均坡长因子减少0.139;沉陷区内土壤侵蚀量不变、减小和增大的土地面积分别为3.083、3.412和4.707 km2,沉陷区外土壤侵蚀量减小和增大的土地面积分别为0.143和0.023 km2,土壤侵蚀总量减少78426.95 t,平均减小689.892t/(km2·a);开采沉陷导致坡长因子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波及到沉陷区以外的部分地区;山地开采沉陷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与平地差异明显,不存在绝对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并且在沉陷区内外均可能为正向或负向,其结果与原地貌及沉陷幅度、区位密切相关;沉陷可能导致坡面下游区域的汇水面积和坡长因子变化。该研究结论为山地矿区土壤侵蚀区位、侵蚀量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