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林业   300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62篇
  561篇
综合类   125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86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水体是重金属元素的重要载体,其含量高低能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采集仙鹤湖水样品,分析仙鹤湖湖水中Fe、Mn、Pb、Cd、V、Zn、Ni、As、Se、Mo、Ba、Sb 1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并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生态危害,旨在为合理预防和治理仙鹤湖的重金属污染以及仙鹤湖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与“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比,湖水中主要是Pb、Cd、As、Fe、Mn、Mo、V、Ba超标,重金属污染强度总体上是湖外围>内湖。不同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i-As、As-Mo之间呈极显著相关,说明这3种元素污染源可能相同,V-Ba呈显著不相关,说明这2种元素的污染源可能不同,几种污染重金属与胶体矿物元素Fe、Mn间的相关性不大,说明在所调查沉积物中,Fe/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共沉淀或吸附Pb、Cd、V、Zn、Ni、As、Se、Mo、Ba、Sb元素量较少。由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可知,仙鹤湖水已具极强生态危害,各重金属对仙鹤湖生态风险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As>Pb>V>Mn>Ni>Zn。  相似文献   
982.
呼伦湖湿地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呼伦湖湿地与气候变化相互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在全球气候暖干化趋势的驱动下,有关呼伦湖湿地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从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当前退化现状、湿地水文科学研究成果及与气候变化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角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1990-2011年以来开展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一步综述了其研究成果;最后,在现有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继续开展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与气象水文因子关系等3方面的研究目标进行了简述,以期为湿地的监测、预测和气候变化评估等气象业务,湿地的保护、恢复重建、开发利用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和可操作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83.
环西湖不同树龄古樟树生理特性及复壮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樟树是杭州市市树,也是环西湖古树中最主要的树种之一。为了加强环湖景区古樟树的保护管理和救治复壮,促进滨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查,并对古樟树不同树龄及复壮前后叶片保护酶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树龄200~299年和300~499年的古樟实际年龄与生理年龄有显著差异,300~499年的古樟生长势优于200~299年古樟,生长代谢与100~199年古樟相似;500年以上古樟的生长势明显衰弱。叶片黄化则会导致POD活性下降。复壮对古樟树生长势恢复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经病虫害防治、注干施肥、立地环境改善、树洞修补等措施复壮的古樟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上升,MDA含量和POD活性下降。因此,做好复壮前后古樟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及日常动态观测记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环西湖一带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84.
青海湖区域云、降水特征及降水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1995-2004年5~9月青海湖区域刚察、共和、天峻、海晏4站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主要降水云状和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云的降水频率最高,其次是积云,层云较低;降水特征有明显的差异,降水强度、降水次数南部明显小于北部,大降水东北部多于西南部;刚察、天峻混合性降水出现频率最高,共和阵性降水最高,海晏连续性降水最高,各站降水最高频数多出现在8月;降水概率各站之间有明显差异,降水最大值多出现在7月,其次为6,8两月,低云量进入统计后,部分站出现双峰型变化特征.对积云和层状云产生的降水效率估算结果表明,高层云降水效率较高,积雨云降水效率较低,混合云降水效率在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985.
白杨河-艾里克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白杨河—艾里克湖湿地土壤理化性状的研究,包括土壤颗粒组成、水分含量、盐分、pH值和养分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范围分布的土壤主要由细砂和粉砂组成,少数由粗砂粒组成;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了白杨河河谷沿线局部干旱的现象;在艾里克湖周边发育着盐土和盐渍化土,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胁迫作用;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总体贫乏,全K含量较高,并且有机质和水分的相关性较好,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的相关系数也不尽相同,但总体反映出干旱区湿地水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86.
博斯腾湖水质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因子分析法是主成份分析方法的推广和深化,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可以损失较少信息,减少评价指标,针对主因子进行分析,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和有效。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博斯腾湖水质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博斯腾湖水质的3个主因子。因子1以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硬度、总氮(TN)、pH值、硝酸盐(NO3-)为主,揭示了无机物的污染指标;因子2以总磷(TP)和生化需氧量(BOD)为主。揭示了有机污染指标;因子3以溶解氧(DO)为主,反映了生活类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对鳃、肝脏、肾脏、心脏、背肌、腹肌和尾肌等器官与肌肉中6种重金属(Pb、Cd、Cu、Cr、As和Hg)的调查, 分析了百花湖野生鲢和鲤体内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其与水体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在所测4种器官和3处肌肉组织中, 鲢和鲤体内重金属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Cu > Pb > Cr > Cd > As > Hg; 在鲢和鲤各器官中, Cr和Cu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8(P<0.01)和 r=0.972(P<0.01), 而Cr和Hg只在鲤体内表现出负的相关性 r= -0.782(P<0.05); 以6 种重金属为依托的鱼体器官自身之间的相关性较强, 但各器官与沉积物和水质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聚类分析表明, 在两种鱼体内, 这6 种重金属可以分为3类。研究结果表明, Pb主要蓄积在鲤的肝脏和心脏中, Cd主要存在于两种鱼的肾脏中, Cu 主要在肝脏及心脏中蓄积, Cr主要蓄积在两种鱼体的肝脏和心脏中, As在鲤心脏中含量较为突出, 但在鲢各器官中含量差异不大, Hg在整个鱼体器官及组织中的含量较为均匀, 鱼体可食用的肌肉组织中这6种重金属含量普遍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以硫化物形态存在, 生物可利用度低, 可能是鱼体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8.
研究了引污补水作用下小型通江湖泊-尚湖的浮游植物群落和营养盐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尚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39属,从望虞河引水后,尚湖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蓝藻门富营养化习见种的种类显著增加;引水后尚湖的西湖区营养盐浓度上升2-3倍,东湖区基本维持不变;经过较长时间的沉降和水体自净之后,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门富营养化习见种的种类减少,营养状态降至引水前水平。从望虞河引水补给尚湖,对其浮游植物群落和营养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9.
泸沽湖浮游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泸沽湖水生态系统结构,2010年1月、4月、8月、11月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季节调查。结果表明,泸沽湖有浮游植物6门、9纲、21目、35科、72属、146种(变种),种类组成和数量结构均以硅藻和绿藻为主,无突出的优势种群,显示出泸沽湖浮游植物组成多样,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泸沽湖浮游植物现存量17.8×104~104.0×104个/L,平均为41.43×104个/L,指示水体营养物质含量低,水质优良。在大落水湾、里格湾、大嘴湾、大鱼坝湾、红崖子湾、小落水湾、杜家村湾、落凹湾等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程度有机污染。应控制湖周人类活动的区域,采取旅游污染控制、森林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河口水质净化、污水治理工程等综合措施防范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990.
卓元午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99-14800
以大莲湖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在分析了大莲湖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将大莲湖工程区划分为湿地恢复与重建区、森林湿地培育区以及浅滩湿地恢复与多样性保育区,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通过森林湿地、浅滩湿地等多种湿地的恢复及重建,提高湿地的经济产出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探索湖泊生态修复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之路,以期为淀山湖湿地修复工程乃至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