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哺乳母猪免疫和抗氧化的影响,选取健康经产长白母猪32头(胎次和预产期相近),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250、500、1000 mg/kg丁酸梭菌。预试期7 d,试验期为28 d(产前7 d至21 d断奶)。结果表明:哺乳第1天,1000 mg/kg丁酸梭菌组血清中IgA、IgM和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哺乳第21天,250、500、1000 mg/kg丁酸梭菌组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00 mg/kg丁酸梭菌组IgM和IgG含量均为最高;哺乳第1、10、21天,1000 mg/kg丁酸梭菌组IL-6和IL-1β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哺乳第1、10、21天,各丁酸梭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哺乳第1、21天,500、1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过氧化氢酶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哺乳第21天,500 mg/kg丁酸梭菌组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哺乳第1天和第21天,1000 mg/kg丁酸梭菌组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显著提高母猪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且添加量为500~1000 mg/kg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抗氧化肽,总结了它们的抗氧化机理及影响它们抗氧化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贼墨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睾丸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7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分成7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治疗组4和治疗组5,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进行造模,灌胃乌贼墨多糖作为化疗保护剂,检测小鼠的体重、睾丸和附睾重量、睾丸指数和附睾指数、精子畸形率、睾丸中抗氧化指标,同时观察睾丸组织结构.[结果]乌贼墨多糖能提高小鼠体重和睾丸重量,降低精子畸形率,提高睾丸组织中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修复睾丸病理学损伤.乌贼墨多糖明显缓解环磷酰胺对睾丸的氧化损伤,其最佳灌胃剂量为80 mg/kg.[结论]乌贼墨多糖有可能作为临床上的化疗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D101大孔树脂技术对提取液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出最佳纯化条件,并对纯化得到的染料木苷和大豆苷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试验得出,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60℃,最高得率达9.18%;纯化最佳条件为:上柱静态吸附时间5h,洗脱时间30 min,8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lml/min,并分离纯化得到染料木苷和大豆苷;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染料木苷、大豆苷和大豆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结论]研究对大豆保健食品开发和天然药物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外界因素及杀菌工艺对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和5种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处理3种花色苷提取物,采用铁离子还原法评价其处理前后的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黑米、黑大豆、黑玉米种皮花色苷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随光照和加热时间延长而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在避光、自然光和日光灯照射3种光照条件下黑米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其次为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最差;在相同温度下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黑米和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较差;NaCl、蔗糖、葡萄糖等食品原料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对3种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明显,5种金属离子(K+、Ca2+、Mg2+、Zn2+、Cu2+)和5种不同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对其总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温短时灭菌的影响较小,高压蒸汽灭菌的影响最大。【结论】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花色苷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受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金属离子和杀菌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亚精胺(Spd)和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2d,抗旱性弱的掖单13玉米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农大108,而农大108幼苗叶片Spd、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处理掖单13,不仅明显提高其幼苗叶片的Spd含量,而且ASA和GSH含量也明显提高,而其H2O2和MDA则明显下降;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农大108,则明显抑制其在渗透胁迫下叶片中的Spd,ASA和GSH含量的上升,而明显促进其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这些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的Spd减轻活性氧对幼苗伤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ASA和GSH等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而降低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   
7.
AIM: To isolate the active compounds of Luffa cylindrica and investigate their antioxidative activity. METHODS: Antioxidants from Luffa cylindrica were isolated using solvent extraction and Sephadex column chromatography. Active compounds of the extracts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ssays. RESULTS: With solvent extracting procedure, four extracts (Ⅱ, Ⅲ, Ⅳ and Ⅴ) were obtained. Among these extracts, extract Ⅲ had significant antioxidative activity, which exerted a potent scavenging effect for both DPPH· and OH· assays. For further purification, extract Ⅲ was subject to Sephadex column and five fractions ( A, B, C, D and E ) were isolated. Fraction D and E showed good efficiency on scavenging DPPH· and OH·, and exhibited flavanoid characteristics. CONCLUSION: Luffa cylindrica efficiently scavenges free radical species, and flavanoid exerts this action.  相似文献   
8.
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45-17746,17750
[目的]研究西瓜皮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抗氧化作用.[方法]对影响西瓜皮多糖提取的温度、pH、提取时间及乙醇沉淀比例等因素进行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提取工艺;对所提取西瓜皮多糖给小鼠灌胃30 d,测定血中SOD、CAT活性.[结果]影响西瓜皮多糖提取的因素效应大小顺序为温度>乙醇比例>提取时间>提取液pH,提取因素以90C、3h、pH 8、乙醇比例4.5:1组合较为适用.抗氧化试验中,西瓜皮多糖可提高小鼠血中SOD和CAT水平,最高为对照的141.0%和124.7%.综合分析,西瓜皮多糖对所试动物具有抗氧化作用.[结论]研究可为西瓜的综合利用及西瓜皮的营养保健功能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桂华  廖晓明  董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50-9352
[目的]研究细枝木麻黄小枝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细枝木麻黄小枝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细枝木麻黄多酚,并研究细枝木麻黄小枝多酚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其对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细枝木麻黄小枝多酚浓度为0.90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5.4%,半清除率(IC50)为68 mg/L;浓度为1.20mg/ml时,对.OH的清除率达99.0%,IC50为74 mg/L;浓度为1.20 mg/ml时,对O2-.的清除率达98.9%,IC50为240 mg/L。对玉米油脂抗氧化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贮藏10 d,空白对照过氧化值(POV)82.78 mmol/kg;添加0.016%细枝木麻黄多酚时,POV值为41.73mmol/kg。[结论]细枝木麻黄多酚体外可清除DPPH.、.OH和O2-.,具有较强的综合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杨崇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76-7678,7680
高油脂,特别是高多不饱和脂肪酸食品和饲料脂肪氧化,是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食物油脂变坏实质上是不饱和脂肪酸与氧之间发生的自身氧化反应,自由基的存在是加速油脂氧化的必要条件。化学合成的酚类抗氧化添加剂在食品和动物饲料中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它们的副作用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天然食物中存在的必需脂肪酸、某些植物酶、类黄酮化合物、维生素,特别是多酚类化合物都是天然抗氧化有效成分,生姜中的姜酚、八角中的茴香脑、茴香醛和丹参中的丹酚酸等,都是典型的天然植物抗氧化物质,其抗氧化功效与化学合成的酚类抗氧化添加剂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