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52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151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30篇
  1975年   32篇
  1974年   33篇
  1973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孙守旗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207-207,214
本文论述了大鳞副泥鳅池塘暂养技术.  相似文献   
62.
一、挑选亲鱼.要求体质健壮、体形标准、体色鲜亮、无病无伤,雄鱼体重0.5千克以上,雌鱼0.75千克以上,雌雄比例为1∶2或2∶3. 二、强化培育.把亲鱼放入专池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以1000~2000平方米的土池为好,水深1.5米.不断投喂活鱼虾,经常冲水,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丰富.经40~60天培育,就可配对催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丁鱥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满足广大水产养殖户对丁鱥鱼苗的需求,为加快丁鱥鱼在广西的推广养殖奠定基础。【方法】2004年11月和2005年3月,两次引进丁鱥1龄鱼进行培育,2005年春挑选成熟鱼进行人工繁育。【结果】亲鱼经过半年强化培育,平均体重600g/尾以上,雌雄鱼性腺发育到第Ⅳ-Ⅴ期;以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混合物催产,经11~13h的发情效应,均出现产卵行为;经人工孵化和鱼苗培育,第1批的人工孵化率最高,为85.0%,但由于采用池塘孵化,仔鱼遭受池塘敌害生物残食,培育失败;第2、3批的人工孵化率分别为59.3%和63.0%,采用小水泥池孵化,两批共孵化出仔鱼约93.9万尾,培育获得规格为3.0—5.0cm鱼苗64.8万尾。【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亲鱼强化培育、药物催产、人工孵化及鱼苗培育,可以成功繁育获得丁鱥鱼苗,但繁育过程中要注意水温调控,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最好稳定在23~27℃时,应及时安排生产,以利于提高丁鱥鱼苗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保活温度(12、15、17、20、23、25 ℃),虾与水质量比(1∶6、1∶8、1∶10、1∶12、1∶15)和暂养时间(0、12、24、36、48 h) 3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罗氏沼虾低温保活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检测低温保活过程中的水质指标及肌肉、血液、肝脏等虾体组织指标的变化,探究影响罗氏沼虾的保活机理。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的临界温度为9 ℃;单因素试验中,最佳保活温度为20 ℃,最佳虾与水质量比为1∶10,最佳暂养时间为24 h;正交试验中,最优工艺为保活温度20 ℃、虾与水质量比1∶12、暂养时间24 h,保活24 h内存活率可达100%;以正交优化后的最优工艺条件进行罗氏沼虾的低温保活试验,水样中氨氮质量浓度和菌落总数显著上升(P<0.05),但溶解氧质量浓度、pH均仍在适宜罗氏沼虾存活范围内变化,肌肉糖原质量分数、pH和三磷酸腺苷(ATP)质量分数下降,乳酸浓度显著上升(P<0.05),血液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上升(P<0.05),肝脏糖原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先降后升,而丙二醛(MDA)含量则先升后降。说明水质指标的变化会影响虾体肌肉、血液及肝脏各组织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影响其保活时间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65.
《安徽农业科学》2020,(5):106-108
为探讨秋后暂养育肥对大规格商品蟹外观、生物学和营养成分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选择面积0.133 3~0.200 0 hm~2的试验池塘6口,每3口为一组,一组暂养雌蟹,另一组暂养雄蟹,随机观察并测定暂养0、10、20、30、45、60 d雌、雄蟹的外观色泽、肌肉指数、性腺指数、肝胰脏指数、肥满度以及可食部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结果表明,暂养20 d后,河蟹体色有较明显改变;暂养30~60 d,体色基本稳定,具有明显的"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特征。不论是雌蟹还是雄蟹,暂养20、30 d时各项生物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暂养30~60 d除雌蟹性腺指数外,各项生物学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30 d相比,暂养60 d雌蟹性腺指数显著上升(P<0.05),肝胰腺指数略有下降(P>0.05)。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暂养对可食部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粗脂肪含量及雄蟹水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6.
<正> 野生梭鱼分布在我国沿海河口港湾的咸淡水交汇处。该品种对盐度和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通常幼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38‰,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均能生活。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养殖投资小、市场走俏的水产养殖新品  相似文献   
67.
水利部汉江水利水电 (集团 )有限公司后勤服务中心渔业场座落在湖北省丹江口水库 ,以网箱养鲤为主 ,苗种繁育基地以养殖鲤寸片为主 ,满足网箱养殖需要。 1 998年鲤鱼人工孵化过程中鱼苗患气泡病 ,造成鱼苗大量死亡。 1 999年鲤鱼人工孵化 ,采取有效措施 ,制止了鱼苗气泡病的再次发生。现就两年繁殖情况对气泡病病因进行分析。1 基本情况1 1 孵化设施条件鱼种池、亲鱼池及孵化设施建在邻近丹江口水库羊山山头上 ,池与池之间呈阶梯式 ,水源用水泵从丹江口水库提取水。产卵池为圆形、直径 1 0m。孵化环道为椭圆形底冲式 ,共二环 ,内环体积…  相似文献   
68.
大黄鱼苗淀粉卵涡鞭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祥楷 《福建水产》2013,(6):475-479
淀粉卵涡鞭虫是大黄鱼苗种培育危害最大的寄生虫之一.本文对大黄鱼苗淀粉卵涡鞭虫病发生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方法进行了研究,除常规防治方法外,利用双氧水与高锰酸钾合用也可起到杀灭虫体,减少寄生数量的效果.同时,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发生寄生虫病的育苗池水与正常池水的水质理化因子,为有效诊断和防治大黄鱼苗淀粉卵涡鞭虫病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9.
1材料与方法 1.1苗种中间培育和越冬 1.1.1暂养池塘处理暂养是采用2.4hm^2(36亩)池塘将稚贝装网袋吊挂。池塘边打木桩,架浮绠,间距3m,  相似文献   
70.
莫桑比克罗非鱼性反转实验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78,(2):18-25
1.研究了三种性激素诱导莫桑比克罗非鱼性别互转的效应,结果表明以MT_(30)和PT_(500)的雄性激素处理全长8毫米的鱼苗85天后,雄鱼的百分率由对照的58.4%提高至93.3%—97.0%;反之,以BE_(50)的雌性激素处理,又可使雄鱼的百分率降低为23.1%。X~2检验,激素处理组较对照组效果非常显著(P<0.005)。2.实验指出,随着鱼类性分化程度的深入,性激素的诱导作用显著减弱。为了获得功能性的雄鱼或雌鱼,“性激素处理最好应放在鱼苗刚孵化出的阶段”。3.讨论性激素诱导鱼类性反转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