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篇
综合类   28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19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饥饿对褐菖鲉消化道指数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18±0.5)℃、盐度27.0±0.5条件下,测定了褐菖鲉不同饥饿时间(0、3、7、14、21 d)的比肝质量、比胃质量、比幽门质量、比肠长及各消化组织消化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在饥饿过程中,褐菖鲉消化道组织萎缩,比肝质量、比胃质量、比幽门质量和比肠长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其中比肝质量下降速率最大,饥饿21 d的比肝质量比对照组下降85.033%。饥饿期间,蛋白酶活力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淀粉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亦为先升后降,饥饿1 d,前、中、后肠、幽门的淀粉酶活力呈不同程度上升,之后,除胃和幽门外,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皆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脂肪酶活力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2.
获得了草鱼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部分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FJ612596),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Q-RT-PCR)方法,检测了LPL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脂肪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肝胰脏LP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草鱼LPL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360 bp,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为70%~89%; LPL基因在肝胰脏、肌肉、心脏、鳃、腹腔脂肪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腹腔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在鳃中表达丰度最低;在成熟脂肪细胞中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基质脉管组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细胞;草鱼LPL基因表达水平在饥饿48 h后显著升高,再次投喂后12 h,回复到0 h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草鱼LPL在不同组织及脂肪细胞分化的起始和终末阶段均有表达,显示其在草鱼不同组织和脂肪细胞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表达水平受营养状况的调控。论文首次克隆得到草鱼LPL基因部分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表达分析,研究结果可为LPL在鱼类脂质代谢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章鱼胺受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探明其药理学和生理功能,运用转录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并鉴定章鱼胺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比较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温度及饥饿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于转录组数据库筛选鉴定到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分别命名为NbOctα1R1,NbOctα1R2,NbOctTyrR,NbOctβ2R1,NbOctβ2R2,NbOctβ3R,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936~1 983 bp,编码312~661个氨基酸,在进化关系上与西方静走螨(Galendromus occidentalis)最为接近.NbOctα1R1,NbOctα1R2,NbOctTyrR,NbOctβ2R1,NbOctβ3R都具备G蛋白偶联受体的典型特征. 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不同螨态均有表达,且在幼螨和若螨中表达水平较高.在不同温度胁迫条件下,不同章鱼胺受体基因在成螨和幼螨中受低温、高温影响后...  相似文献   
84.
在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阶段(9-12月初),经三个月饥饿后,卵巢指数从平均3.23增加到8.19,卵巢总脂含量略有增加,绝对脂肪含量每只蟹从开始的191 mg增加到513 mg.但饥饿后的卵巢与正常的成熟卵巢指数及脂肪含量相比,显著降低,这说明饥饿较大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发育和成熟;肝胰腺指数从5.85~7.48降为0.75~4.13,其绝对含量也显著降低,每只蟹平均降低1 270 mg,大大高于卵巢在饥饿时增加积累的脂肪,说明肝胰腺的脂肪除了转运到发育的卵巢中去以外,大部分脂肪应作为能量被消耗.饥饿期间卵巢对来源于肝胰腺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C20:5 和 C20: 4 优先选择利用,暗示这些脂肪酸是卵巢发育必需的脂肪酸,但对来源于肝胰腺的C18:3利用最低,显示C18:3不是卵巢发育的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85.
饥饿对斜带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外水泥池(4m×1.5m×1m)进行石斑鱼(62.3±0.6g)的饥饿实验,每池放养35尾,设3个重复,实验时间分别为0、1、2、3和4周。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减轻,肥满度和肝体比显著降低;肌肉水分显著增加而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脂肪含量在第1周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肝脏饱和脂肪酸在饥饿前3周基本保持不变,第4周显著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在饥饿第1周保持不变,然后呈下降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和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含量显著增加。与肝脏相比,肌肉中脂肪酸变化程度较小。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肌肉中140减少而205增加。饥饿使肌肉中DHA/EPA比率呈下降趋势,但肝脏DHA/EPA比率显著上升;肌肉和肝脏中DHA EPA的百分比都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86.
饥饿胁迫对虾夷扇贝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7±1)℃条件下,研究了壳长(8.83±0.52)cm的虾夷扇贝在不同饥饿时间(5、10、15、20、30 d)处理后,血液中血细胞总数、血细胞吞噬水平、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扇贝的血细胞总数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饥饿20 d以上的扇贝血细胞数明显降低,与投喂组差异极显著(P<0.01),扇贝血细胞吞噬率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小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饥饿253、0 d与投喂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253、0 d的扇贝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有所升高,饥饿30d,与投喂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饥饿超过20 d,扇贝的免疫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87.
饥饿对半滑舌鳎仔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观察行为变化、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和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了饥饿条件下半滑舌鳎仔鱼(初孵仔鱼,10,16d)的存活与生长特征、卵黄利用、鳔的发育、消化系统和游泳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仔鱼对饥饿的行为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即表层集群游动觅食阶段,缓慢游动反应迟钝阶段和外部形态变化并多数伏底静止阶段。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10和16d仔鱼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13、8和11d;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7.8、3.5和7.4d,说明10d仔鱼阶段为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中较为敏感的阶段;饥饿会延缓初孵仔鱼对卵黄的利用速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伸,鳔的体积与正常条件下仔鱼鳔的体积差异显著(P<0.05),但对仔鱼开鳔时间和最终开鳔率无影响。组织切片观察表明,饥饿条件下仔鱼肠道绒毛和上皮细胞高度下降;肝脏细胞主要为核占据细胞质几乎消失。外部形态上,饥饿仔鱼体长较短,头大且身体窄瘦,肩胛骨异常突出,肠极度收缩,长期饥饿后所有仔稚鱼具有脑后部下陷的共同特征,可以作为早期仔鱼饥饿的标志。根据饥饿仔鱼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变化,可以初步地评价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的营养水平,从而为人工育苗中正确指导投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在水温为(22±2)℃条件下,研究了周期性饥饿对早繁鮸Miichthys miiuy幼鱼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一直投喂(S0组)、隔日投喂(S1组)、饥饿3 d投喂3 d(S3组)、饥饿6 d投喂6 d(S6组)、饥饿9 d投喂9 d(S9组)和饥饿12 d投喂12 d(S12组)。结果表明:随着周期性饥饿时间的延长,鮸幼鱼肌肉水分的含量明显上升,各饥饿组鱼的水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S1、S3组与S0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6、S9、S1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这3组与S0组之间蛋白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和糖类含量明显下降,除S1、S3、S6组外,其余各组间脂肪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组间糖类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鮸幼鱼肌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均较高。经过不同时间周期性饥饿后,各试验组鱼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总量与S0组均差异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SFA)显著下降(P〈0.05),按下降的百分比计,下降趋势为C21:0〉C17:0〉C18:0〉C15:0〉C14:0〉C22:0〉C24:0〉C16:0〉C23: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上升的百分比计,上升趋势为C18:3n-3〉C20:4n-6〉C20:5n-3〉C18:3n-6〉C22:6n-3〉C18:2n-6。说明鮸幼鱼在周期性饥饿过程中,首先利用饱和脂肪酸,然后利用低不饱和脂肪酸,最后才动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不同的脂肪酸在饥饿过程中的损失速度也有差异,具体为∑n-9 PUFA〉∑n-6 PUFA〉∑n-3 PUFA。  相似文献   
89.
供体细胞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香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成年耳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3种细胞系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血清饥饿法和接触抑制法处理胎儿成纤维细胞诱导进入G0/G1期的效率,发现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饥饿2d和4d差异不明显,同样接触抑制2d和4d差异也不显著(P〉0.05)。系统研究了影响克隆胚胎发育的供体因素:血清饥饿与否、细胞形态、细胞类型及个体差异等,结果表明:血清饥饿处理对克隆胚的早期发育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圆形光滑细胞有利于细胞融合,对早期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个体、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对克隆胚囊胚发育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高露姣 《水产学报》2004,28(3):279-284
报道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以及生化组成的影响.22±2℃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白肌的RNA/DNA比值不断减小,体重逐渐下降,后者与同期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饥饿7d,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在饥饿14d和21d时下降幅度最大,提示史氏鲟幼鱼动用储存物质的顺序依次是糖原、脂肪和蛋白质.而饥饿过程中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则有所上升.恢复投食后,饥饿幼鱼的摄食强度增大,生长加快,其中7d、14d饥饿组幼鱼的RNA/DNA比值达到或接近正常投喂组水平,但21d饥饿组的比值仍明显低于正常投喂组(P<0.05).恢复投食30d后,7d和14d饥饿组幼鱼体重接近对照组(P>0.05),21d饥饿组的终体重未能赶上对照组(P<0.05),这表明史氏鲟幼鱼的补偿生长随饥饿时间不同而异.试验结束时,各处理组鱼体生化组成与正常投喂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