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61篇
  110篇
综合类   98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675篇
畜牧兽医   440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德国镜鲤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镜鲤和散鳞镜鲤起源于欧洲野鲤[刘明华等,1992],被引进后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鲤鱼养殖品种之一。另外,散鳞镜鲤还被用来作为杂交的亲本.如丰鲤[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1975]和兴淮鲫[张克俭等.1993]等都是以散鳞镜鲤作为杂交的父本。而且杂种后代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杂种优势。但也正如郑松周等(1989)所指出的“以往用的散鳞镜鲤来自苏联,但由于混杂而失去意义”。在多年的鱼类杂交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类似的问题,并拟改用德国镜鲤作为杂交的父本。为此对德国镜鲤的染色体组型等生化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德镜鲤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建鲤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常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鲤鱼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经济鱼之一。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主要淡水养殖对象。建鲤是我国张建森等科技工作者,在。七五”科技攻关期间,用家系选育系尚杂交与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方法,首次育成了我国养殖鱼类杂交定向选育的优良品种。建鲤的突出特点:①生长快、产量高,为典型的速生品种,增产效果显著。②肉质好、体型好,商品价值高。③遗传稳定性好,纯合度高,选育第六代纯合度高达95%以上,能自繁自育不影响生产性能。④抗病力强,不易生病。⑤适应性强,适于我国南北各地各种养殖方式养殖。九年来在新疆天山南北各地,较为普…  相似文献   
83.
采用人工催产、波恩氏液固定、石蜡切片和H·E染色等方法,研究了杂交一代(F1)自交的受精细胞学过程。结果表明,鲫鲤杂交一代自交时有正常的受精细胞学过程。受精后,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15min,雌雄性原核形成,20min,两性原核完全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40min,开始进行卵裂;1h,两个分裂球出现,本实验为F2代是二倍体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84.
蒙古裸腹溲作为海水鱼苗活饵料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比较用不同食物培养和不同方式处理的蒙古裸腹溲,作为海水鱼苗活饵料的效果,对真鲷,许氏平鲷和花鲈的仔稚鱼作了投喂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裸腹溲不能保证海水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存活,但全用小球藻培养的裸腹溲以及酵母裸腹溲经小球菏第二次培养或直接鱼油强化后,可以提高食物价值,成为海水鱼类育苗时的优质食物。中讨论了用不同方式处理的蒙古裸腹溲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对于海水鱼苗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5.
瓯江彩鲤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 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瓯江彩鲤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RFLP分析 ,结果表明 :(1)共产生 18种限制性态型 ,其中 5种酶产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s) ,归结为 5种基因单倍型。 (2 )瓯江彩鲤mtDNA大小为 16 .6 0± 0 .15kb ,单倍型间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和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0 .75 17、0 .0 2 86 ,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86.
我国4种红鲤群体的生化遗传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分析了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瓯江彩鲤的8种同工酶和1种肌蛋白。结果发现,荷包红鲤的多态位点比例最高(21.05%),瓯江彩鲤和玻璃红鲤相等(15.79%),兴国红鲤最低(10.53%);群体平均杂合度期望值为0.0458~O0742,平均杂合度观察值为0.0440~0.0748;聚类分析表明,兴国红鲤、玻璃红鲤和瓯江彩鲤为同一分支,荷包红鲤为另一分支。  相似文献   
87.
瓯江彩鲤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网箱中,“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全红”和“麻花”彩鲤(P<0.05);在池塘中,“大花”彩鲤的生长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四种体色彩鲤(P<0.01),而其它四种体色彩鲤的生长性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认为,“全红”和“麻花”彩鲤比较适合稻田饲养,“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比较适合网箱或池塘饲养。“粉花”彩鲤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88.
恩诺沙星在鲤体内的药效学及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恩诺沙星对5种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病、多发病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获得了恩诺沙星对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打印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02、0 04、0 63、0 31、0 04μg/mL。体内抗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日以10mg/kg剂量混饲口灌给药,能有效地杀灭致病菌,提高感染鱼的成活率。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以该剂量给药后不同时间鱼血浆中药物的质量浓度。采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获得了鲤对恩诺沙星的吸收、分布与排除数据,结果表明,混饲口灌恩诺沙星在鱼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式一室模型,=0 2015h,t1/2K=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45 0550μg/(mL·h),Cmax=2 1472μg/mL,t1/2Ka13 6513h。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水体Zn2+对鱼类的影响, 并筛选出有效的生物标记物, 以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幼鱼(体质量为10 g±3 g) 为试验对象, 分别以1、 2、 5、 10、 20 mg/L Zn2+为胁迫浓度, 计算24、 48、 72、 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 (LD50), 经1 mg/L Zn2+...  相似文献   
90.
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 Pallas)寄生虫的种类、感染情况、季节动态及优势寄生虫种的寄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现6种寄生虫,分别为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 vistulae Prost)、西伯利亚副双身虫(Paradiplozoon homoion homoion Bychowsky et Nagibina)、双穴吸虫幼虫(Diplostomum sp.)、绦虫幼虫(Cestode sp.larva)、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和椭圆尾鲺(Ar-gulus ellipticaudatus Wang),隶属于3门,5纲,6目,6科,6属。春、夏、秋三季,均发现双穴吸虫幼虫,夏季及秋季的感染率高于春季;维氏指环虫春季的感染率高于夏季,而秋季没有检出;西伯利亚副双身虫、对盲囊线虫、绦虫幼虫和椭圆尾鲺仅在夏季发现,且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