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和结冷胶提高鱼丸凝胶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酸盐提高鱼丸凝胶强度的效果显著,但根据GB2760规定,用量有限。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和结冷胶替代磷酸盐,优化配方为: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为0.4%,结冷胶添加量为0.5%,产品的凝胶强度达到使用磷酸盐的1.9倍。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从甘蔗品种桂糖28号、新台糖22号、B8中分离获得的3种内生固氮菌及其混合液对甘蔗浸种处理,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甘蔗内生固氮菌对甘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具有普遍而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则因甘蔗品种差异表现出不同效果;巴西品种B8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固氮菌对本地品种桂糖28号和新台糖22号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3.
为探明除草剂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对象,进行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生理毒性和DNA损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大鳞副泥鳅的死亡率升高,安全浓度为8.40mg/L,根据中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为低毒。乙氧氟草醚低浓度(8.00 mg/L,10.50mg/L,13.00mg/L)作用下,大鳞副泥鳅肝脏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明显升高;高浓度(15.50mg/L)作用下酶活性在染毒2d、4d时呈上升趋势,但在6d时急速下降。15.50mg/L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鳞副泥鳅肝细胞的彗尾DNA百分含量、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明显增加,肝细胞受到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54.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CHCP)对急性肝脏损伤蛋鸡肝脏的保护作用。试验分两部分:①用四氯化碳豆油(SCCl4)建立蛋鸡急性肝脏损伤模型。选取1 d健康蛋雏鸡10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Ⅰ~Ⅲ组分别按1、2、4 mL/kg体重灌胃10%(V/V)SCCl4,对照组按2 mL/kg体重灌胃豆油,分别在14、28及35 d时各灌胃一次;②CHCP对蛋鸡急性肝脏损伤的影响。选择1 d 健康蛋雏鸡6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豆油)、模型对照组(SCCl4)及低、中、高剂量CHCP组(SCCl4+1‰ CHCP、SCCl4+2‰ CHCP、SCCl4+4‰ CHCP),7 d起饮水使用CHCP,14、28 d按2 mL/kg体重剂量给鸡灌胃10% SCCl4。结果表明,按2 mL/kg体重剂量在14、28 d分别灌胃10% SCCl4即可造成蛋鸡肝脏损伤,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空泡样变严重,核固缩,坏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CHCP组蛋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分别降低4.35%(P > 0.05)、7.57%(P > 0.05)及9.79%(P < 0.05),中、高剂量CHCP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分别降低34.92%(P < 0.01)、36.51%(P < 0.01),血清总胆红素(TB)含量分别降低25.49%(P < 0.01)、27.45%(P < 0.01);蛋鸡肝细胞切片显示CHCP不同剂量组肝细胞充血减轻,未见脂滴空泡,排列整齐,细胞质丰富而均匀。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的CHCP按2‰、4‰饮水使用均能减少肉鸡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及TB水平,对SCCl4诱导的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通过消减文库技术,结合cDNA芯片技术筛选到1个明显受水分胁迫诱导的EST序列(Ratio值为8.1),比对分析推测其为δ-OAT基因的片段,进而通过RACE结合PCR技术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782bp,其中5′端非编码区150bp,开放阅读框为1362bp,3′端非编码区为270bp且存在2个终止加A信号AATAA。预测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49.5ku,等电点为6.5,为一个跨膜蛋白。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δ-OAT基因家族N末端和C末端相对不保守,而主要功能区均表现保守。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鸟氨酸转氨酶编码基因分别由各自祖先进化而来,而微生物的鸟氨酸转氨酶编码基因表现出复杂的进化关系。荧光实时PCR分析δ-OAT在根、茎、叶的表达,该基因在茎的表达较高,其次是叶而后为根,但没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本文首次报道甘蔗δ-OAT基因克隆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促糖基化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蛋白质消化特性及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子实体蛋白质,并制备糖基化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ase)促糖基化蛋白质,通过模拟胃肠消化分别测定蛋白质组(C)、糖基化蛋白质组(G)和促糖基化蛋白质组(TG)的蛋白质消化率、水解度、蛋白质消化产物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多肽含量,以及蛋白质消化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G组在模拟消化90、120、180、240、270min时和TG组在模拟消化90、120、210、240、270min时消化率显著降低,且G与TG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模拟消化60 min时G组水解度显著增加,在90~360 min时显著降低,TG组在模拟消化30、60、150~240、300 min时显著增加,且在模拟消化60~360 min时显著高于G组;G组在模拟消化60、210~360 min时和TG组在模拟消化0、60~360 min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且在模拟消化0、120、300~3...  相似文献   
57.
以欧鳗为试材,以饲料添加黄霉素20 mg/kg为对照,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绿益康1‰、2‰和3‰对欧鳗血清干扰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的影响,旨为探讨中草药植物保健剂绿益康的保健和调整代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调节欧鳗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最佳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58.
黄瓜枯萎病抗性与防御系统几种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黄瓜6个不同抗性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叶片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转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OD,SOD,PPO活性变化曲线中存在2个酶峰,PAL活性变化曲线中存在一个单峰。抗病品系的4种酶的峰I值明显高于感病品系,表现出一致性,而且SOD和PPO酶活性的提高与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OD和PAL酶活性的提高与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大蒜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炎血清及组织转氨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蒜多糖(GPA)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炎模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影响,以探讨大蒜多糖对小鼠肝脏组织的保护作用.采用CCl4灌胃建立小鼠化学性肝炎模型,用大蒜多糖对肝炎模型小鼠进行治疗,7 d后眼眶采血,取肝组织,赖氏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GPT和GOT的活力.结果表明:大蒜多糖能明显降低肝炎模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的GPT和GOT活力,说明大蒜多糖对急性化学性肝炎具有抗炎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饥饿对鲫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于21±1℃条件下,在室内水族箱内对鲫鱼进行了为期28d的饥饿实验,分别在饥饿开始后的0、7、14、21、28d取样并测定了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全血粘度.结果表明血液中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分别在饥饿后7d和14d内显著下降,而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沉降率分别在饥饿后7d和21d内显著上升;鲫鱼血清中的血糖对饥饿特别敏感,在饥饿后7d内明显下降(P<0.05),此后几周变化不明显(P>0.05);总蛋白和白蛋白在饥饿后7d内均有所增加,然后下降;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饥饿后14d内明显下降,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在饥饿后21d内明显下降;饥饿对鲫鱼血清钙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全血粘度值在饥饿后14d内下降,随后全血粘度值逐渐增加,到饥饿后28d时仍低于正常值.结果提示,饥饿对鲫鱼大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性质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