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55篇
  免费   1480篇
  国内免费   2476篇
林业   2294篇
农学   2848篇
基础科学   1114篇
  2460篇
综合类   19295篇
农作物   1958篇
水产渔业   1950篇
畜牧兽医   14033篇
园艺   1979篇
植物保护   1280篇
  2024年   406篇
  2023年   1343篇
  2022年   1477篇
  2021年   1519篇
  2020年   1333篇
  2019年   1720篇
  2018年   777篇
  2017年   1424篇
  2016年   1634篇
  2015年   1646篇
  2014年   2165篇
  2013年   2096篇
  2012年   2905篇
  2011年   2889篇
  2010年   2752篇
  2009年   2692篇
  2008年   2908篇
  2007年   2377篇
  2006年   1983篇
  2005年   1805篇
  2004年   1363篇
  2003年   1242篇
  2002年   975篇
  2001年   1001篇
  2000年   801篇
  1999年   714篇
  1998年   706篇
  1997年   583篇
  1996年   582篇
  1995年   490篇
  1994年   477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461篇
  1990年   385篇
  1989年   362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3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92.
红真鲷鱼在中国沿海均有养殖 ,但生产数量不足 ,需要大力开发增殖。为了研究其繁殖规律 ,遂对其性腺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这是一项巨大的任务 ,目前的研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中对真骨鱼类血清中性激素在季节和年周期中的变化虽然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然而主要是针对淡水鱼 ,而且大多数是雌雄异体鱼类[1] 。真鲷属海生鱼种 ,为雌雄同体[2 ] ,性成熟鱼分别于冬末和春季 2次产卵[3 ]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每月 (12个月 )自市场购买成年雌鱼和雄鱼 (通过观察性腺得之 )各数尾 ,解剖选择所用鱼各 10尾。本研究没发现性转换鱼 ,所有…  相似文献   
93.
野桑蚕、家蚕海藻糖酶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糖是一种双糖,广泛存在于包括细菌、酵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内的生物体内,主要功能是储备生物代谢所需的能源.在昆虫血液中,海藻糖是一种最重要的糖类,具有供给能量和提供合成生物大分子的底物等功能.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海藻糖酶(Trehalase)的作用来实现的.家蚕海藻糖酶有可溶型和膜固定型两种类型,可溶型主要存在于蛹期中肠,而膜固定型存在于包括卵巢在内的多种组织.这两种类型酶是由同一个基因表达而形成不同的成熟海藻糖酶.海藻糖酶膜固定型存在于向血液面的卵巢膜内,该基因的表达是由滞育激素诱导调控.卵母细胞通过位于膜内的海藻糖酶,将血液中海藻糖降解成葡萄糖,然后吸收到胞内,最后合成糖原,从而导致蚕卵的滞育.从而海藻糖酶基因是从分子水平来解明家蚕滞育机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实验从野桑蚕、家蚕苏@菊×明@虎基因组中分别克隆了野桑蚕和家蚕的海藻糖酶基因的5′侧翼区片段并进行了测序分析,以供进一步的启动子功能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从BL21(DE3)E.coli菌株中以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与T7RNA多聚酶(T7RNApolymerase,T7pol)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断。将PCR产物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了正确的T7pol基因。将T7pol基因亚克隆入pET-28b( )中,构建得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T7。该质粒的BL21(DE3)p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约98800的蛋白,这与T7pol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将该质粒转化DH5α、JMl09、HBl01、BL21(DE3)和BL21(DE3)pLysS等5种不同的宿主菌,仅有转化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BL21(DE3)pLysS才能得到转化子,而其余4种T7T7pol酶活性不受抑制的E.coli宿主菌不能得到转化子。pET28T7原核表达质粒这种仅能在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中才能存活的现象说明本试验所克隆的T7pol基因能正确表达出具有RNA转录酶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95.
半胱胺不同添加方式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生长期和肥育期的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60mg/kg和450mg/kg半胱胺(CS)(试验I组每6d添加1d,5d间隔期喂基础日粮)或分别添加60mg/kg和75mg/kgCS(试验Ⅱ组),研究CS不同添加方式对生长肥育猪酮体品质的影响。屠宰试验表明:胴体瘦肉率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24%(P<0.05)和4.63%(P<0.05),胴体脂肪率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9.52%和8.53%(P<0.05)。肉质测试表明,CS对背最长肌肉质无明显影响。经包被处理的CS间断性添加和持续添加对朋体性状和肉质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的皮下激素敏感脂酶和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1.38(P<0.05)、31.11(P<0.05)和38.23(P<0.05)、24.44%(P<0.05)。  相似文献   
96.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盲肠和脾脏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DPH—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roase)组织化学法观察了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珠虫(E.tenella)后一氧化氮合酶(N0S)在盲肠和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正常鸡盲肠粘膜下层和肌层均有较深的着色,根据以往的资料和N0S的表达特性初步判断为神经元型N0S(nNOS);试验鸡在感染后3~5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也有较深的着色,并从感染后7d开始着色减弱;而对照组鸡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以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脾脏几乎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试验结果提示,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的着色可能是诱导型N0S(iN0S)表达的结果,而由其产生的N0参与雏鸡球虫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97.
《饲料研究》2003,(6):40-40
英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了一种新技术 ,可培育出无脂肪的畜禽。他们制成了一种能破坏动物机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 ,该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吸附于脂肪细胞上并且破坏脂肪细胞 ,从而破坏脂肪的生成 ,利用这种抗体血清可以生产不含脂肪或含脂肪很少的畜禽用于人们消费需求。研究人员利用绵羊作试验发现 ,该抗体血清除了能破坏脂肪外 ,还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理论上说 ,这种方法可用于各种家畜和家禽 ,但是如果要投入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要想生产出无脂肪畜禽 ,还需假以时日英国培育出无脂肪畜禽…  相似文献   
98.
99.
100.
黑白花奶牛血清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