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42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1374篇
林业   1760篇
农学   1757篇
基础科学   958篇
  1368篇
综合类   12116篇
农作物   1328篇
水产渔业   1402篇
畜牧兽医   10365篇
园艺   1168篇
植物保护   665篇
  2024年   283篇
  2023年   1011篇
  2022年   1171篇
  2021年   1124篇
  2020年   901篇
  2019年   1254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960篇
  2016年   1043篇
  2015年   1077篇
  2014年   1483篇
  2013年   1466篇
  2012年   1919篇
  2011年   1897篇
  2010年   1800篇
  2009年   1730篇
  2008年   1879篇
  2007年   1421篇
  2006年   1217篇
  2005年   1161篇
  2004年   892篇
  2003年   827篇
  2002年   653篇
  2001年   679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387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321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245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研究烘焙工艺对'茗科1号'品种乌龙茶糖与氨美拉德反应及风味的影响,试验以茗科1号成品茶(毛净茶)为试验材料,以不进行烘焙处理的毛净茶为对照,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温度(110℃、120℃、130℃、140℃)、时间(3 h、5 h)和厚度(2.5 cm、5.0 cm)3个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氨基酸总量1.51%~1.90%,均低于对照;可溶性总糖1.91%~2.29%,均高于对照;进一步对不同因素进行方差分析,温度是影响美拉德反应糖及氨物质的主要因素,不同温度水平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时间、厚度因素影响不同.茶叶主要呈味多酚含量12.84%~14.19%,儿茶素总量76.22~104.32 mg·g-1,均低于对照.不同处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延长,茶叶色泽逐渐加深,火功香越明显.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求红蓝石蒜最适宜的补水频率。[方法]以温室栽培的红蓝石蒜(Lycoris haywardii)为试验材料,采用主观判断补水(A0)、每周补水1次(A1)、每月补水2次(A2)、每月补水1次(A3)4种补水方式,研究水分对红蓝石蒜生长和鳞茎生物量的影响。[结果]A1处理叶数和鳞茎鲜重分别增加了111%、496%,其中鳞茎鲜重显著大于A3和A0,但与A2无显著性差异,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补水间隔越短,叶数、鳞茎生物量增加越大。鳞茎数量在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鳞茎生物量的差异可以在叶数或叶长方面表现出来。[结论]水分管理极其重要。每周浇水1次为最佳补水频率,并可根据天气条件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43.
锌、硼对新植蔗产量和品质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蔗分蘖前期施用锌肥(48kg/hm^2)、硼肥(45kg/hm^2)、锌 硼肥(40.5kg/hm^2 24.5kg/hm^2),结果表明,锌肥处理较对照增产1.17%,硼肥处理与对照相当,锌 硼处理较对照增产6.05%;锌处理的平均甘蔗蔗糖分都比对照高0.56%(绝对值),硼处理的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高0.07%(绝对值),锌 硼处理的平均甘蔗蔗糖分高0.39%(绝对值)。甘蔗施用锌、锌 硼肥对茎径影响不明显,硼肥处理茎径比对照低,各处理的茎数都比对照略高;茎长以锌 硼处理最高;锌、锌 硼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比对照高,而硼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比对照低;各处理都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944.
玉米高产栽培群体密度与性状指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对3个综合性状突出的玉米品种在高产施肥水平下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适宜的高产栽培密度不同,陕单8806和郑单958在6万~7.5万株/hm2,不能低于6万株/hm2,京科519在6万株/hm2左右,不能高于7.5万株/hm2。这3个品种在陕西关中夏播区的高产栽培群体性状指标为LAI在5.5左右,GAR在14.0 g/m2.d以上,吐丝期全株的光能截获量在92%以上,穗位以下叶的光能截获量不低于14%。  相似文献   
945.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也经历着同样的变暖趋势,尤其是在西北干旱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等地的棉花种植区,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日益增多,但如何正确、合理的评价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已成为目前十分突出的科学和实际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是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筛选了几类重要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小麦生长发育、种植结构、 地理分布、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气象指标等,这些指标的选择为科学评价小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46.
新疆冬小麦苗期耐低磷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快速评价冬小麦苗期耐低磷性的指标,测定了两种磷素水平下15个冬小麦品种苗期的株高、根长、根数、根干重、茎干重、植株磷积累量等6项生理指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茎干重和根干重对植株磷积累量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茎干重是影响植株磷积累量的最重要的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6个单项生理指标综合成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小麦在低磷条件下的适应性与植株干物质特征最为密切.本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磷积累量、茎干重、根干重、根数可以作为小麦苗期耐低磷基因型快速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947.
1-MCP在姜荷花切花贮运保鲜的适宜熏蒸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姜荷花鲜切品种‘清迈粉’为试材,研究2μL/L 1-MCP处理在不同贮运温度、熏蒸时间和重复熏蒸下对姜荷花贮运期间生理代谢指标(失重率、叶片叶绿素和花瓣的细胞膜透性、花青素、乙烯释放量、Prof、SOD、POD、O-2、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贮运(12℃)对姜荷花花瓣产生一定的冻害,常温贮运(25℃)效果较好;常温下6 h和24 h熏蒸均能显著地抑制乙烯释放,其中,24 h熏蒸处理效果较好;常温下重复熏蒸对姜荷花保鲜产生负作用。因此,常温下24 h熏蒸处理是1-MCP对姜荷花鲜切花贮运保鲜的适宜熏蒸条件。  相似文献   
948.
以八角(Illicium verum)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温度、光照和土壤相对含水量对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为八角的引种驯化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影响生理指标的环境因子为温度(θ)>温度与光照度的交互作用(θ×E)>光照度(E...  相似文献   
949.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2006年在浙江北部系统地调查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动态和为害损失。单季晚稻秧田期介体灰飞虱有效虫量(X2)与水稻株发病率(Y1)的关系式为Y1=0.0873 + 1.0757X2,晚稻本田株发病率(X)与产量损失率(Y)总关系式为Y=0.1254+0.7551X。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水平以损失率表示为2.0%~2.5%,制订了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指标为水稻秧苗期和本田前期介体灰飞虱有效虫量2~3头/m2,该指标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0.
乌龙茶鲜叶原料成熟度的生物生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龙茶由于其品质特点和制茶工艺的特殊性,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新梢,即形成驻芽状态的新梢。在生产中判别这类新梢成熟的程度,即对夹叶开展的程度,俗称“开面”。新梢对夹叶处于初展、开展和完全展开的状态,分别称为“小开面”、“中开面”和“大开面”。在生产中准确地掌握好“开面”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新梢的生长发育存在着不一致性。因而,在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其定量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