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301篇
农学   462篇
基础科学   82篇
  270篇
综合类   1359篇
农作物   38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547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突变体创制对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最佳诱变效果,本研究对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的EMS诱变条件进行摸索,发现花育22号、花育71、花育9301、狮头企和伏花生的最适诱变浓度分别为0.4%、0.5%、0.3%、0.5%和0.3%。通过对最适EMS浓度诱变处理下苗期芽长、株高、根长及根数目分析,发现5个品种虽然都能正常成苗,但均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在预实验基础上,用浓度为0.4%的EMS溶液处理了大约5000粒花育22号种子,M1及M2世代性状调查显示突变群体表型丰富,出现株高、株型、荚果、籽仁、分枝数、叶形等表型变异株系,表型变异率为12.9%。本研究为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2.
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杂交水稻优异恢复系R7954诱变筛选了1个富含抗性淀粉的突变体RS111。该突变体热米饭中抗性淀粉的含量高达7.0%,是其野生型的2.4倍。突变体的淀粉颗粒形态、DSC和多晶衍射的曲线和参数与野生型明显不同,表现为淀粉颗粒大小较为一致,圆形和卵形淀粉颗粒所占比率较高,溶晶起始温度(TO)、最高温度(TP)、回落温度(TC)、焓变(ΔHGEL)及结晶度更低。突变体的表观直链淀粉、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3.
甘蓝型油菜黄花(苗)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氮离子处理双低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新品系HDY-8种子,M1出现了一株失绿黄花而后复绿的突变体,其M2仍有三分之一的植株出现黄花反应。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黄叶、黄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绿叶,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又大绿叶,黄叶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少,形状不同规则,膜结构已解体,无类囊体,叶绿体内无淀粉粒、嗜锇颗粒多;黄绿叶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多,形状规则,基粒基层清晰可见,内有淀  相似文献   
104.
以经75 MPa高静水压处理后筛选得到的3个水稻突变株系及其亲本粤香占为材料,测定了田间生长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剑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对照亲本相比较,3个突变株系的Fv/Fm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均增加,除抽穗期突变2的ΦPSⅡ略低外,其余的ΦPSⅡ都表现为增加,说明光系统Ⅱ的功能得到改善。在抽穗期,突变株系与亲本在中午高光强下受到的抑制相比,突变株系受到的抑制较小,而且在18:00以后几乎能恢复到早上6:00的水平;在灌浆期,突变株系受到的光抑制增加,但能够快速恢复。突变1、突变2和粤压1号单株产量比对照亲本分别提高268%、279%和188%。结果显示,高静水压处理萌动的水稻种子后筛选得到的突变株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田间光抑制发生了改变,产量也明显提高。高静水压诱变可能成为一种筛选高产水稻品种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5.
金妍 《福建茶叶》2016,(3):206-207
茶文化作为传统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境幽远,是茶叶包装设计的灵感源泉。本文从图案、色彩和文字三个方面,对茶文化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体现予以分析,并指出设计者应当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相融合,使茶叶包装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性、文化性与时代性,打造坚实的民族茶叶品牌,将茶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6.
在水稻品种南粳41中发现了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形成了稳定的突变系,命名为ygl11(t),ygl11(t)整个生育期叶片都表现为黄绿色。对苗期、分蘖盛期、齐穗期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ygl11(t)的叶绿素含量是野生型的45.7%~74.7%,叶绿素a含量是野生型的55.2%~87.5%,叶绿素b含量是野生型的12.5%~25.3%,ygl11(t)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是野生型的62.3%~97.0%。ygl11(t)在分蘖盛期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花后10d,ygl11(t)的净光合速率比野生型略低。对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突变体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基粒片层数目减少且严重扭曲变形。遗传分析表明,ygl11(t)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YGL11(t)初步定位在水稻第10染色体的长臂上,进一步利用新开发的InDel和CAPS标记将YGL11(t)定位在58.1kb的物理距离内。对该区段内存在的开放阅读框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突变体ygl11(t)中编码叶绿素a氧化酶(chlorophyll a oxygenase 1)基因(OsCAO 1)的第9个外显子存在2个碱基缺失,从而导致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初步分析OsCAO1即为YGL11(t)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7.
一个水稻双子房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籼稻保持系C2与绵香5B的杂交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植株显著矮化的双子房突变体。该突变体花器官主要表现为:雄蕊数目减少,雌蕊增加,双子房,多柱头,胚囊畸形,有雄蕊雌蕊化现象。由于其高度不育,突变性状采用杂合体保存,经5代连续自交,均表现稳定遗传特性。同时,杂合株系呈典型的3∶1分离比例,表明该突变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并将该突变体暂时命名为TOR。  相似文献   
108.
白条纹叶突变体st11是从粳稻品种Kitaake组培过程中获得的。该突变体在分蘖前叶色表现为正常,从分蘖期开始新生叶表现为白条纹直至成熟期。与野生型相比,该突变体的分蘖、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白条纹叶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该突变体分别与水稻02428、Jodan杂交构建了两个F2群体用于基因定位。通过集群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发现该基因位于第1染色体端粒附近,并与分子标记RM151和RM10080连锁。进一步利用更多分子标记分析F2群体,我们将该基因定位于I10和I26两个标记之间大约270kb的区间内。  相似文献   
109.
水稻中花11辐射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伽玛射线对粳稻品种中花11进行辐照,以诱导广泛的形态突变体,为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辐射第1代单本移栽并实行单株收获;辐射第2代(M2)播种1万个家系,自苗期开始至成熟期各个生育阶段从中独立选获各类形态突变体540个;经M3复选获得包括叶、茎、穗和育性变化等各类突变体431份。统计结果表明,形态性状的突变频率为5.1%。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0.
以高直链淀粉及突变体材料Goamy2及其野生型亲本Ilpumbyeo米粉为材料,比较了它们在理化性质和糊化特性上的差别,并通过体积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分析其水溶性和不溶性淀粉组成结构差别。从冷水溶性成分来看,Goamy2主要以小分子DP141~DP2(DP为聚合度)为主,而Ilpumbyeo中带分支的链DP4100~DP64也就是相对大分子所占的比例较高,达到33.3%。从热水溶性淀粉成分来看,突变体Goamy2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大致为4∶1,而Ilpumbyeo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例大致为1∶1。至于两个材料的热水溶性支链淀粉链长分布,长短链比例差别较大,Goamy2长短链比率为0.67,而Ilpumbyeo为0.32。从热水不溶性成分来看,两个材料均以支链淀粉为主,直链淀粉所占的比例很低,均不到5%。热水不溶性支链成分的链长分布中,野生型亲本Ilpumbyeo以短链为主,短链所占的比例高达72.5%,而突变体Goamy2短链和长链几乎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