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6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10篇 | |
综合类 | 134篇 |
水产渔业 | 18篇 |
畜牧兽医 | 3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3.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30℃的环境高温应激对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背最长肌质构分析、营养物质含量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8窝共24头体重为(79.0±1.5) kg的“杜长大”三元阉公猪,其中每3头来自同一窝的猪只随机分到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3组分别为对照组(22℃适温+自由采食)、高温应激组(30℃高温+自由采食)和采食量配对组(22℃适温+采食量配对),试验期21d.结果表明:1)持续高温应激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ADG) (P<0.05),极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 (P<0.01).2)3组之间的肥育猪胴体重、胴体长、平均背膘厚和皮厚均差异不显著(P>0.05),高温应激组肥育猪背最长肌大理石花纹评分在宰后24 h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10).3)高温应激组肥育猪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P<0.01).与采食量配对组相比,高温应激组肥育猪背最长肌胶黏性和硬度有降低的趋势(P<0.10).4)高温应激组和采食量配对组肥育猪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高温应激组肥育猪背最长肌Ⅰ型肌纤维含量有低于采食量配对组的趋势(P<0.10),采食量配对组的Ⅱx型肌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肥育后期高温应激会改变猪表观肉品质和肌肉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84.
关于提高肉脂质量的研究对杂种猪肌纤维结构和脂肪酸组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0公斤体重四个组合杂种猪有关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杂种猪的肉质正常,肉脂品质,肌肉纤维超微结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脂肪酸组成成分含量,背脂脂肪酸组成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肌肉失水力与肌肉肌原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与肌节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Ⅰ带长度呈显著负相关;肌肉肌原纤维直径与肌节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除葵酸,豆蔻酸,棕榈酸外,其它各脂肪酸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AA鸡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A鸡肌肉的纤维组成因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胸肌由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组成,腿肌由白肌、红肌、中间型肌纤维组成。肌肉脂肪大部分存于肌束间,且与结缔组织交叉分布。性别对组织学性状没有影响,部分对多数组织学性状具有主效应,两者仅在少数性状上有交互作用。同一性状在不同性别、部位的离散程度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86.
肌纤维的横截面积、直径与密度等在猪品种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通城猪肌纤维横截面积小于梅山猪、大白猪和长白猪;而单位面积肌纤维密度大于以上3个品种,且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介于3.5%~4,5%之间。而肌纤维越细,密度越大,肌内脂肪含量越高,肉质越细嫩。因此通城猪肉质较国内外其他猪种细嫩. 相似文献
87.
88.
89.
张晓伟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6)
鱼松是由鱼类的肌纤维制成的绒毛状、金黄色调味干制品,其营养价值较高,老幼皆宜。1.工艺流程原料鱼→前处理→蒸煮→去皮、去骨→拆碎、晾干→调味炒松→晾干→包装→成品。 相似文献
90.
熟制温度及切割方式对牛排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熟制温度以及切割方式对西餐红肉煎制牛排食用品质的影响,该文采集了12头中国西门塔尔公牛的背最长肌,研究了终点温度、切片厚度以及肌纤维走向对煎制牛排剪切力、质构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牛排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硬度和咀嚼性随熟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终点温度为72~100℃的牛排风味和总体可接受性得分显著高于45和60℃的牛肉(P0.05)。牛排剪切力随切片厚度增加而增加(P0.05);平行肌纤维切片的剪切力、硬度和咀嚼性显著低于垂直肌纤维切片(P0.05);切片厚度和肌纤维走向只对感官嫩度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煎制牛排的较佳熟制温度为80℃、切片厚度为10 mm和肌纤维走向为垂直肌纤维。研究结果为牛排生产企业、西餐厅以及宾馆饭店等生产、销售和加工牛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