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0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林业   1088篇
农学   549篇
基础科学   126篇
  195篇
综合类   5234篇
农作物   457篇
水产渔业   998篇
畜牧兽医   1099篇
园艺   1278篇
植物保护   80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41.
通过对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种子蛋白质积累特点,蛋白质积累与叶片总糖,还原糖间的关系。环境对蛋白质积累影响的研究,建立了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提出了高蛋白品种黑农43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42.
室外型中密度纤维板用黑荆树单宁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晓丹 《林产工业》2003,30(5):31-33
采用亚硫酸钠和三聚氰胺-尿素-甲醛预缩液对黑荆树单宁胶粘剂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和胶合性能的单宁胶粘剂。通过小试说明该胶粘剂在压制室外型中密度纤维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3.
美国黑李引种初报方金妹,吴瑞东(福建省建阳市农业开发公司354200)林少和,兰美香(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局)美国黑李(Friar)是我国新近引入的李类良种,该品种在美国、澳大利亚广为栽培。因果色晶莹透黑,味甜甘爽,可食率高,深受消费者青睐。香港市场的黑...  相似文献   
944.
945.
<正> 为了验证美洲星在茶园中的使用效果,去年8月份(夏秋茶期间),周王茶场植保中心进行了美洲星的应用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和田间观察,美洲星具有提高茶鲜叶产量和质量、提早发芽等优点,值得在茶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46.
鸭梨黑心病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黑心病,本文就近年国内对黑心病发生机制与防治对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一、鸭梨黑心病发生的机制研究 鸭梨黑心病按其发生机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早期黑心病,即采后直接入0℃左右冷库,果心因冷害而褐变,严重者果心变黑,继而坏死;另一种是后期黑心病,鸭梨存放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后熟快,果皮变黄,第二年的l~2月份果皮暗黄,果心变褐;此时果心褐变是果实衰老的表现。 1.黑心病组织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北京植物所1974年试验结果表明[1],鸭梨黑心是由于多酚氧化物类氧化的酶促变所致。多酚类化合物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  相似文献   
947.
不同发育时期八点黑獭兔淋巴结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时期獭兔的淋巴结进行石蜡切片制作,观察并记录不同发育时期淋巴结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为生理学、免疫学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948.
1、症状 烟草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地上部.苗床期染病,始于2片真叶期,先叶片主脉或侧脉上产生病斑,很快病斑沿中脉扩展到叶柄处及茎部形成圆形至椭圆形黑斑,大小0.2~0.3毫米,后向上下扩展成条斑,随之顶芽上有病斑的一面弯曲,同时病株有病一侧叶片凋萎,全株呈"偏枯"状态,严重的全株枯死.剖开病茎从基部到顶芽的维管束内具明显的黑线,近黑线处叶脉变黑发皱,茎外密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大田期症状类似于苗床期症状.  相似文献   
949.
美洲黑杨物候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81-14982
[目的]分析美洲黑杨物候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将物候观测记录量化并绘图研究了美洲黑杨物候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对于所有植株,开花、萌芽和落叶的极差分别为18、18和31d,平均日期分别为12、16和22d。萌芽最早的14个A类无性系有12个属于开花早的第一类无性系。开花早的60个第一类无性系中有39个是雄性无性系,占总数的65%;落叶早的12个无性系中有7个已知其性别,有4个是雄性无性系,占总数的57.14%。生长期较长的是78、63等家系,生长期较短的是93.94等家系。萌芽与生长期的相关系数为0.87027,开花与生长期及萌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51和0.69486。开花与落叶的相关系数为-0.05107。[结论]该研究为芙洲黑杨的杂交育种及引种推广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0.
《农村新技术》2008,(4):46-47
黑豚,在我国古代称为豚狸或风狸。明代药学家、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科学巨著体草纲目》中对黑豚的特征和药用功能都作了介绍。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将豚狸作为野生美味加以捕猎。20世纪90年代,我国专家经过艰辛努力,将野生豚狸定向选育出黑色豚狸。1992年8月,首批原种近育成功,并定名为黑豚。1997年,广西药用植物园研究所承担了《药食两用黑豚养殖与加工研究》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