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37篇
  6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中介绍了牧神4YZT-8型高含水率玉米双纵轴流籽粒收获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技术特点以及样机的试制与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决现有纵轴流收割机粮仓布局不合理、整机重心不稳等缺点,设计了4LZ-6.5B型纵轴流轮式收割机,通过骑跨式的粮仓布局,增大了粮仓的贮存空间,同时使收割机具有稳定的重心,提高了收割谷物的效率和安全性能。介绍了机具的工作原理,对粮仓、导草装置、割台装置、动力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粮仓和导草装置的结构型式,确定了割副的宽度和动力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在田间收获性能稳定,安全性能高,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与小麦收获相比,该机水稻收获的总损失率降低了0.48个百分点,破碎率降低了0.08个百分点,含杂率降低了0.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3.
针对目前国内现有中小型纵轴流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存在的问题,对影响脱粒分离、清选部件性能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设计新型联合收获机时设计了差速脱粒分离装置和防糊筛清选机构,并对上述机构进行结构对比与试验.本改进设计提高了自走式纵轴流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24.
针对我国西北、东北地区小麦、水稻以及单季种植玉米子粒收获的需求,设计了4LZ-8型自走式纵轴流谷物(玉米)联合收割机。该文概述了4LZ-8型自走式纵轴流谷物(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方向,并对国内外联合收割机现有技术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联合收割机纵轴流脱粒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联合收割机大都采用纵轴流脱粒系统。脱粒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谷物脱粒的效果,对脱粒装置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机械化收获效率,降低破碎率和损失率。为此,通过脱粒装置理论研究、参数优化、智能控制等方面综述国内外纵轴流脱粒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在加强对纵轴流脱粒装置脱分机理分析,针对不同作物脱分特性的参数优化,脱粒系统自适应技术研制三个方面阐述未来纵轴流脱粒系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6.
纵轴流双螺旋滚筒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国内大豆机械收获出现的损失率大、含杂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设计出一款纵轴流双螺旋脱粒滚筒。由于滚筒工作环境及工作载荷复杂,为防止脱粒滚筒在脱粒工作过程与其他结构引起共振或者谐振而影响脱粒效果和机具损坏,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设计的纵轴流双螺旋脱粒滚筒进行模态分析。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纵轴流双螺旋脱粒滚筒的1阶固有频率为43.881Hz,远大于滚筒自转和发动机自转产生的激励频率,螺旋滚筒结构是安全的。以收获速度为试验因素,破碎率、含杂率、损失率为试验指标,对纵轴流双螺旋脱粒滚筒与普通齿杆脱粒滚筒的作业效果进行对比试验,得出纵轴流双螺旋脱粒滚筒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最大为0.153 9、4.75、3.86,普通杆齿脱粒滚筒最小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为0.502、6.85、0.29。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螺旋脱粒滚筒的破碎率、损失率均低于普通滚筒,能够满足大豆收获的需求。该研究可以为大豆收获脱粒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为满足黄淮海地区较高含水率玉米籽粒直收作业要求,解决现有籽粒收获机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高、玉米芯轴苞叶易堵塞凹板等问题,在分析现有脱粒装置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柔性钉齿+双扭簧压力短纹杆”组合式脱粒元件和“六棱孔网格筛+鱼鳞式脱粒橡胶辊”组合式脱粒凹板相配合的柔性脱粒分离装置。对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脱粒性能的主要因素,利用搭建的纵轴流辊式组合玉米柔性脱粒试验台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脱粒性能较好时滚筒转速、辊筒传动比以及脱粒间隙的变化范围。以滚筒转速、辊筒传动比和脱粒间隙为试验因素,以籽粒破碎率、未脱净率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影响由大到小均为滚筒转速、辊筒传动比、脱粒间隙;最优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475r/min、辊筒传动比1.5、脱粒间隙45mm,此时籽粒破碎率为3.76%,未脱净率为0.52%。对该组合进行试验验证,各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8.
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小麦脱粒分离性能评价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针对国产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脱粒分离中存在籽粒损失较大和功耗需求较高等问题,将切纵流联合收获机上的切流滚筒、辅助喂入轮和纵轴流滚筒在室内建成切纵流脱粒分离装置试验台,进行喂入量为7.5kg/s的小麦脱粒分离性能试验,获取脱粒分离的籽粒损失和功耗性能指标,借助复数幅值对切纵流脱粒分离装置的脱粒分离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出脱粒分离性能指标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切纵流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的最佳组合方式为,切流滚筒采用刀形齿、线速度为21.66m/s、入口脱粒间隙为30、出口脱粒间隙为20mm,纵轴流滚筒采用钉齿、线速度为19.63m/s、脱粒间隙为20mm时,所需总功耗为66.64kW,籽粒总损失率为0.56%,最优脱粒分离性能指标为0.8935。  相似文献   
29.
简述了我国大蒜种植和大蒜种植机的发展概况。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提出大蒜正芽率的术语、定义及规定指标,该指标是衡量大蒜种植机性能的关键指标。大蒜种植机正芽率定义和规定指标的研究为大蒜种植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大蒜种植机产品质量的提高及行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切纵流联合收割机纵轴流滚筒长度设计与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设计切纵流联合收割机纵轴流滚筒的长度,该文通过设计脱粒分离长度可变的纵轴流滚筒并进行喂入量为7 kg/s的水稻脱粒分离性能和籽粒分布试验,分析纵轴流滚筒下脱出混合物的分布规律,建立纵轴流滚筒的籽粒分布方程,计算纵轴流滚筒长度;通过计算纵轴流滚筒顶盖导流板的最佳导角对纵轴流滚筒长度进行优化,确定纵轴流滚筒长度的最佳值并进行水稻脱粒分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喂入量为7 kg/s,纵轴流滚筒顶盖导流角为7.64°时,优化后的纵轴流滚筒长度最佳值为3 159.77 mm,经优化后的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的籽粒夹带损失率约为0.29%。该研究为纵轴流联合收割机的纵轴流滚筒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