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301篇
基础科学   143篇
  357篇
综合类   1168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218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玉米种植密度与源、流、库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种植密度对玉米源、流、库的影响,阐述了玉米密度效应与产量的内在关系,并对当前玉米密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2.
为了探讨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库特征的影响,以冬小麦小偃22为供试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施肥(不施氮和施纯氮120 kg/hm2)和4种不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地膜覆盖、垄沟栽培和垄播覆膜),研究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和施氮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穗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4种栽培模式中,垄播覆膜模式穗数最多,其次为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模式最少;不同栽培模式间穗粒数差异显著(P<0.05),而施氮、栽培模式与施氮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4种栽培模式中,地膜覆盖模式穗粒数最多,垄沟栽培最小;栽培模式、栽培模式与施氮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而施氮对千粒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4种栽培模式中,垄播覆膜模式千粒重最大,常规栽培最小,但差异不显著;施氮有助于提高小麦收获指数,4种栽培模式中,地膜覆盖模式收获指数最高,常规栽培最小;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栽培模式与施氮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显著,垄播覆膜模式的小麦产量最高,常规栽培最小,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垄播覆膜、垄沟栽培和地膜覆盖模式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27%,20%和9%。综合分析认为,在施氮条件下垄沟覆膜为最优种植模式,这对农业生产中合理选择小麦种植模式以达到高产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中优752源库关系和剑叶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系籼型杂交中稻中优752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及密度对其源库关系和剑叶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适宜施氮量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和适度稀植都能提高粒叶比和库源增量比、降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的衰退值,有利于源库协调。粒叶比和库源增量比与产量均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的衰退值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增施氮肥、增加中后期的施氮比例及适度稀植能降低剑叶温度。抽穗期及抽穗后25 d剑叶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抽穗期剑叶温度与抽穗期的伤流强度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4.
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构建玉米DNA指纹库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R分子标记技术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概述了SSR标记的原理、类型、功能及其引物的来源,利用SSR构建玉米DNA指纹库的进展,玉米DNA指纹库在品种鉴定、品种保护及品种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等,以为玉米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从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杂交瘤细胞株中扩增出VH和VL基因片段,再经重叠延伸PCR拼接扩增得到单链抗体基因(ScFv),克隆到pCANTAB-5E噬菌粒载体上。然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G1,经辅助噬菌体超感染,构建成抗DON毒素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库容约为1.1×105,滴度为1.3×108pfu。随机选取10个克隆进行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均有ScFv基因片段插入。抗DON毒素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为进一步富集筛选并表达抗DON毒素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79-17481,17528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中碳库差异很大,通过研究农田、森林、草地土壤碳库的变化,为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土壤中碳库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7.
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稻田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特征.[方法]在江西省余江县水稻原种场的双季稻田,设置常规水作、裸地旱作、覆草旱作、免耕裸地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5个处理.于第5年晚稻收获期,采集以上处理的耕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和...  相似文献   
138.
几个水稻品种源库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穗型的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见穗时剪去剑叶一半长度)、疏花(见穗时剪去逢奇数的一次枝梗)处理,研究其源、库特征.结果表明:3个粳稻品种中,剪叶和疏花处理,对大穗型品种中超123饱粒率和粒重的影响较大,其次是穗粒并重型品种恢236,对多穗型品种武陵粳l号的影响相对最小;中超123有明显的二次灌浆现象,是...  相似文献   
139.
《水产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水产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反映我国水产科学技术成果为主的学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和中信所核心库),1964  相似文献   
140.
戴柔毅  周汝良  赵南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79-12480,12535
采用来自于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提供的SRTM数据和美国陆地卫星7号(即Landsat-7)遥感数据,结合直接估算和间接估算的优点,以30 m的栅格为地面单元,模拟和表达地面立地条件和森林分布的连续变化,实现土壤碳库的精细化估测。利用SPSS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地表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均温、年平均降水量、NDVI、坡度、坡向、坡位及DEM数字高程之间的统计关系,拟合出土壤有机碳的估算模型,并以此来进行思茅松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统计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