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森林药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原料来源。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药材的种植、加工、利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森林药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2.
本文根据认股权证的价格影响因素对美式认股权证进行了定价分析,针对非流通股认股权证的几种情况,分不分红利的美式认股权证和分红利的美式认股权证两种情形进行讨论.根据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理论推导出相应的美式认股权证的定价模型,并针对一般情况给出示例分析.  相似文献   
33.
《新农民》2010,(5):9-10
经济学界公认.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处在“人口红利”阶段。资料显示,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人,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所以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江西农垦以拓荒者的精神、改革者的勇气、奋斗者的毅力,在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的实践中,用一串串令人瞩目的数据、一个个令人惊喜的变化、一幕幕令人激动的画面,生动诠释着"改革是最大红利","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创新是发展的最大活力"。  相似文献   
35.
人口红利是人口结构的一种。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人口红利概念本身以及人口红利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各种实证和规范性研究。文章力图对过去学者们在人口红利上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为人口红利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前瞻性视野。  相似文献   
36.
内涵式发展目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也就是"人才红利"的开发。内涵发展是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人才红利"开发的根本途径。吉林农业大学在开发"人才红利"中,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优化学科及专业设置为切入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不断释放学生、教师"人才红利",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7.
“合作社种的西瓜不仅是村民的‘致富瓜’,更是村里对外展示的‘金名片’。”山东省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肖家屯村村民荆际金高兴地说:“胶富蔬菜合作社成直以来,村里就先后建起了西瓜、草莓、大白菜等种植基地,形成了特色农业专区。”  相似文献   
38.
《种子科技》2015,(2):9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把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意味着种业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确立。而从行业基本面来看,种业的制度红利正在释放,景气度重新步入上行周期,兼并整合也将令优质品种脱颖而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一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农业板块将迎来"蜜月期",其中种子股将获得较高的资金关注度。回顾2014年的一号文件,其与粮食安全高度相关,提出了八项工作目标,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等。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仍然  相似文献   
39.
西藏有独特的生态,也有高原茶园,茶文化丰富。本文主要通过政策视角分析了西藏的茶文化、茶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路径,关注的中心是如何发掘和推进西藏生态红利的实现,并进一步引出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思考。本文认为,在现有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从全局角度启动和推进“藏东南茶产业生态区”建设和成立“西藏茶文化公司”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并且符合藏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西藏茶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性质上应纳入在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基础上建设“美丽西藏”的范畴。  相似文献   
40.
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对于释放其所蕴含的性别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年CGSS数据,使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性别角色观念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并引入家庭照料这一中介变量,分析了性别角色观念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性别角色观念是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文化抑制因素,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流动女性内部产生分化,仅对老一代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性别角色观念不仅直接抑制了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还通过家庭照料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其劳动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