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9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优化玉米固态发酵生产红曲红色素的主要补加营养物,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确定了紫红曲霉M144固态发酵红曲红色素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葡萄糖、硫酸镁和酵母膏添加量,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了补加营养物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葡萄糖0.26%(w/w),硫酸镁0.43%(w/w),酵母膏0.25%(w/w),在此条件下红曲红色素红色价为2335.17U/g,色调为1.69,比未补加营养物时分别提高了55.67%和64.08%。通过对玉米固态发酵过程中补加营养物质的系统研究,提高了红曲红色素的产量和质量,可为玉米固态发酵红曲红色素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区短尾大眼鲷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2009年2月"东海区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6°00′~34°00′N、120°00′~126°30′E)"课题调查的渔获样品以及从水产市场所采样品,对东海区短尾大眼鲷胃含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尾大眼鲷食物组成以磷虾类为主(IRI=2 802.26),其次依次为鱼类(IRI=701.12)、头足类(IRI=488.25)和长尾类(IRI=474.84),其优势饵料种类为太平洋磷虾、细螯虾、乌贼科、短鳄齿鱼等。短尾大眼鲷终年摄食,其摄食率为95.06%,最高饱满指数达110.92‰,平均饱满指数18.36‰,表明短尾大眼鲷具有较高的摄食强度。  相似文献   
13.
石鲈科鱼类苗种繁育和良种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鲈科属鲈形目,中国沿海有4属19种,饶平县主要养殖花尾胡椒鲷、斜带髭鲷、断斑石鲈三个品种。石鲈科鱼类由于体色艳丽,肉质鲜美,价值适中,较易为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15.
大豆高产优质施肥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概述了大豆营养特性与施肥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高产施肥的关键技术。大豆营养特性:一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较稻、麦作物高(等量籽粒产量),生产100kg大豆约吸收6.5~8.5kg N,1.8~2.8kg P2O5,2.7~3.7kg K2O,3.5~4.8kg CaO,1.8~2.9kg MgO,4.5~9.5g Zn。二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高峰在花荚期,N、P、K的60~70%在在此期吸收,而不同于稻麦等作物。三是总氮源的40~60%来源共生固氮,而共生固氮又受土壤N、P、K、Ca、Mo、Zn等及土壤PH值影响。四是大豆成熟阶段营养器官的养分向籽粒转移率高,N、P、K分别达58~77%,60~75%,45~75%。大豆施用N、P、K、Zn、Mo、B肥均显著提提高产量,合理配合施用可达到180~300kg/亩。N、P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K与Zn提高脂肪含量,P、K、Zn、Mo及少量N肥可提高结瘤固氮率。N、P、K和多种微肥可减轻东北连作大豆的不利因子危害,大幅度增加产量。大豆高产施肥,一是根据土壤、植株养分含量确定施肥数量,二是有机肥与N、P、K肥及多种微肥配合施用,三是注重前茬作物施肥,增肥土壤,四是根据土壤条件、耕作制度、大豆品种特性确定施肥数量、方法、时期。中等肥力高产施肥一般应施用N 8,P2O5 4,K2O 4,ZnSo4 1.5(kg/亩),钼酸铵20~30g/亩,P、K、Zn用作底或种肥,N肥钼肥种肥花期追肥各半,另于花荚期喷施P、N、Mo肥二次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作为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之一,长久以来受过度捕捞的影响,其资源量发生较大波动,将对渔业生产和种群结构有较大影响。文章根据2014年~2015年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应用生物量和个体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综合分析该鱼种资源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该鱼种广泛分布于北部湾中国管辖海域内,四季的出现率均在86%以上。生物量和个体数CPUE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最高值在夏季(平均值分别为7.3 kg·h~(-1)和240.83尾·h~(-1)),而冬季最低(平均值分别为1.76 kg·h~(-1)和21.94尾·h~(-1))。从空间分布看,生物量和个体数CPUE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湾20°N以北海域,而低值区则处于海南岛西部海域。近年来在该海域实施的资源养护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二长棘犁齿鲷的资源量有所恢复。但二长棘犁齿鲷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体长200 mm或体质量80 g以上的群体比重总体偏低,种群低龄化和小型化问题仍较为严峻,需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增大最小网目和开捕体长),以降低捕捞强度,改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7.
北部湾二长棘鲷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97年12月~1999年6月在北部湾17°53′~21°15′N,106°58′~109°34′E水域进行的4个季节5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北部湾二长棘鲷种群数量分季节、平面和纵深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二长棘鲷的渔获率呈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冬、春季渔获率密度指数高于夏、秋季,以3~5月的渔获率最高;秋末冬初,亲体向湾北部进行产卵洄游,春季产卵后鱼群分布在湾内,幼鱼在沿岸海区成长;二长棘鲷的水深分布也有明显特征,高渔获率主要出现在30~60m水深,尤以30~40m水深海域最高,生物量渔获率和个体数渔获率分别达10·27kg/h和700·9尾/h。此外,本文对二长棘鲷的洄游、数量分布与水系、水团、水温及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详细记录了金头鲷胚胎发育过程中各期发育时间及特征,并对各期进行显微摄像。金头鲷卵为圆球形,属浮性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0.82~0.92mm,油球1个。在温度19℃、盐度为30、pH为8.2的海水中,控光在300lx左右,金头鲷胚胎发育历时约44h48min仔鱼破膜而出。此过程共分5个阶段,经23个发育期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19.
彩虹鲷(Red.Tilapia)属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为属内基因突变,经过多代选育杂交育出的新品种。体色以红、黄为主,呈现出多种颜色组合,体色艳丽,形似真鲷,故得彩虹鲷之美称。该鱼属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盐度广,耐低氧,抗病力强,海淡水均可养殖等优点;彩  相似文献   
20.
电白县西湖占地面积10公顷(150亩),养殖面积5.33公顷(80亩),利用潮汐差及共青河淡水流入调节水质、水位,形成一个半咸淡水湖。水质肥沃,生物饵料丰富,经多年改造,能养殖淡水的鳙、鲢、草鱼、鲤、罗非鱼、野鲮,海水的鲻、梭鲻、鳗鲡、黄鳍鲷、长鳍鰏、白虾、泥虾、沙虾、青蟹等。1989年总产量达41.65吨,平均亩产520.7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