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林业   483篇
农学   402篇
基础科学   553篇
  474篇
综合类   2291篇
农作物   236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1365篇
园艺   355篇
植物保护   32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9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1.
希金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可引起严重的十字花科蔬菜炭疽病,对蔬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探究希金斯炭疽菌自噬相关基因ChAtg26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希金斯炭疽菌侵染拟南芥Col-0后的cDNA为模板,通过qRT-PCR技术测定了ChAtg26基因在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ChAtg26基因的敲除与回补突变体,分析了敲除ChAtg26基因对希金斯炭疽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hAtg26基因在病菌侵染寄主后0~40 h中有较高的表达量,而敲除ChAtg26基因后,病菌在生长速率、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以及对氧化胁迫敏感性方面没有明显变化,但是会在菌落黑色素累积与对细胞壁胁迫的敏感性方面有所下降,同时其产孢量与致病力会明显降低,说明ChAtg26基因参与了希金斯炭疽菌的黑色素合成、细胞壁胁迫应答反应、产孢与致病过程,并在这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2.
为明确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分布特点,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贵州主要魔芋种植区软腐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 对icdA, mdh, mtlD, proA, rpoS 等5个管家基因进行了扩增?序列测定, 分别用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对病菌进行鉴定, 同时采用组织块接种方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通过组织分离法共分离魔芋软腐病菌株47株; 采用5个管家基因进行分子鉴定, 将病菌分别鉴定为海芋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和方中达迪基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 3个种, 其中海芋果胶杆菌P.aroidearum为贵州魔芋软腐病主要致病菌, 占分离菌株的70%, 广泛分布在多个地区; 其次为方中达迪基氏菌D. fangzhongdai, 占分离菌株的28%, 也普遍存在于贵州各魔芋种植区; 胡萝卜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最少, 占分离菌株的2%?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 菌株间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海芋果胶杆菌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较大, 低?中?高致病力菌株都有, 方中达迪基氏菌差异较小, 仅有中?高致病力菌株?本研究确定了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在贵州的分布特点, 首次报道了海芋果胶杆菌?方中达迪基氏菌是贵州魔芋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进一步加深了对魔芋软腐病及其发生流行的认识, 为软腐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3.
为明确我国不同种、地理来源和毒素化学型小麦茎基腐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纸塔法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80个采样点分离的224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进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镰刀菌的致病力不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假禾谷镰刀菌F.pseudograminearum及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致病力强于其他种。F.culmorum致病力显著高于F.pseudograminearum和F.asiaticum,而F.pseudograminearum,F.graminearum及F.asiaticum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镰刀菌F.sinensi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致病力较弱,三者间苗期致病力无显著性差异;多数省份F.pseudograminearum群体间致病力无显著差异,仅山东F.pseudograminearum群体的致病性显著低于河南群体;此外,产毒类型为3ADON的F.pseudograminearum群体致病力显著高于15ADON群体。  相似文献   
114.
玉米花粉和花丝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离体玉米花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储存一定时间后,用于田间授粉,通过计算其结实率,研究离体玉米花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活力保持时间的长短.结果表明,低温可显著地延长离体玉米花粉的生活力,离体玉米花粉生活力保持在90%以上的储存期限是:24℃保存8h,4℃保存32h,-20℃保存56h.给吐丝后不同天数的果穗授粉,通过计算其结实率,研究玉米花丝生活力的保持时间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吐丝后的1~6d,玉米花丝的生活力最旺盛,结实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5.
丛磊  刘燕 《中国种业》2004,(4):35-36
野生山楂实生苗作为食用及观赏品种山楂的砧木,具有亲和力强、适应性广的特点,目前随国外食用和观赏山楂品种的引进,野生山楂更是不可多得的乡土砧木树种.但是生产上用种子繁育砧木很困难,常需沙藏 2年以上才可萌发,而且发芽率低、发芽不整齐、出苗少,阻碍砧木苗繁育工作的进行.本实验选用北方几种山楂野生种、品种或变种,采用不同的种壳破裂及低温层积处理,从而有效地促使种子快速、整齐萌发,大大提高了出苗率,并从中筛选出易处理、发芽率高、适宜北方应用的山楂砧木.  相似文献   
116.
用不同容器及不同封闭方式在冰箱中(3~5℃)贮藏油菜种质资源10年后,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65.98%,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变异幅度为0.67%~99.3%。不同品种耐藏性不同,发芽率在12.98%~97.95%间变化。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发茅力与含水量呈负相关,但含水量过低贮藏效果较差。6种处理相比,以铝盒和不封蜡木塞试管贮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7.
小麦花培材料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花培育种是一条快速有效的育种途径,采用两种培养基对20个小麦组合材料进行花培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花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K优于C17,绿苗产率是C17的3.5倍多。不同基因型材料花药培养差异较大,筛选出一批不同类型的高培养力基因型材料,为有目的组配杂交组合提供依据,提高花培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8.
促进特殊种子发芽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瑛 《种子科技》2006,24(2):48-49
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是测出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据此用来比较不同种子批的播种质量,从而评估其田间播种的种用价值。这就要求,在发芽试验时应根据种子发芽的生理特性,严格按规程规定的条件,给予该种子最适合的发芽条件,使每颗具有生活力或发芽力的种子均能良好发芽,才能测得最大的发芽潜力。  相似文献   
119.
摆动式花生收获机整体载荷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建立了摆动式花生收获机的空间力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围绕摆动式花生收获机的主要试验参数-传动速比、偏心距、栅条长度与前进速度的改变进行了摆动式花生收获机整体载荷的试验.试验证明:花生收获机在工作时所受载荷平衡,通过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测定整体载荷随4因素的变化规律是显著的,结合花生收获机的实际工作条件分析了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本试验为摆动式花生收获机在功率消耗、力的平衡等方面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0.
一、2ZK-630型水稻快速插秧机该机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研制,其主要性能特点是:1、该机栽植部分采用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双分插机构,属国内领先技术。由于双栽植臂是对称分布的,所以克服了传统曲柄摇杆机构在转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