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基于模型试验的秋刀鱼舷提网纲索张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14年11—12月进行的秋刀鱼(Cololabis saira)舷提网静水槽模型试验测定的网具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模型网绞收过程中的张力变化,以及绞网速度和下纲配重与模型网网具张力的关系,试图研究涤纶材料的模型网网具起网张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模型网侧纲、下纲的张力在绞网过程中随时间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绞网过程即将结束时张力达到最大值。(2)模型网侧纲、下纲张力均随绞网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并随着绞网速度的提高增速加快,不同绞网速度组之间张力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当绞网速度在0.12~0.36 m/s之间时,网具张力变化比较稳定;绞网速度在0.36~0.60 m/s时网具张力增加的幅度较大。模型网侧纲、下纲张力随下纲配重的增加逐渐提高,但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2.
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锋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瑜  郑全安  李晓峰 《水产学报》2018,42(12):1916-1926
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渔业之一,其渔场分布与海表温度及温度变化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海表温度(SST)的遥感数据计算海表水平温度梯度(SSTG),根据2013—2015年中国(不含中国台湾省)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生产数据,分析海表温度锋与秋刀鱼资源丰度和渔场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秋刀鱼作业渔场主要分布于37°~49°N,145°~165°E;SST为10~14 ℃时,单位捕捞渔获量(CPUE)与SST呈负相关,SST为14~17 ℃时呈正相关,最适宜SST为12.5~14.5 ℃。当SSTG为0.01~0.06 ℃/km时,CPUE与SSTG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最适宜SSTG为0.01~0.05 ℃/km。作业海域温度锋与CPUE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CPUE作业点到锋面的距离(DIST)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在夏季6—8月,当DIST为0~100 km范围内时,CPUE与DIST呈线性正相关,在秋季9—11月,CPUE与DIST呈对数负相关,90%以上的作业点出现在DIST为0~50 km范围内。研究表明,海表温度影响着秋刀鱼洄游渔场分布,亲潮黑潮交汇区形成冷水楔,海表温度锋集聚,进而秋刀鱼鱼群集群,形成高产渔场。  相似文献   
73.
夏季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的秋刀鱼,具有一定的资源量,因此为了提高鱿钓作业的经济效益,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采用一船多业的作业方式,即鱿钓船增加秋刀鱼舷提网设备,实现2种作业方式的兼营,利用远洋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生产的间隙(7~12月),赴西北太平洋从事秋刀鱼生产。2001年,我国台湾地区和  相似文献   
74.
《现代渔业信息》2009,(5):34-34
社团法人日本全国秋刀鱼渔业协会于2009年1月8日公布了2008年度日本的秋刀鱼总产量为34.3万t,比2007年度的29.5万t增加16%,这是近30年来的最高产量(1978年曾达46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在其中北海道的为11.9万t(占35%),同比减少3%,本州东北部6个县(青森、岩手、宫城、福岛、茨城、千叶县)的为22.4万t(占65%),同比增加30%;  相似文献   
75.
据预测,欧盟的水产品贸易将在2009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而俄罗斯与日本的水产品贸易却有增长的势头。出现这一明显转变的先兆是,俄已授意地方的民间贸易团体和商家多批次地与日本的地方渔业组织进行商务交流,并达成了多品种的产品贸易意向备忘录,其中日本向俄罗斯市场提供的水产品主要是加工产品,如烤秋刀鱼、去骨鲣鱼块、原条鲐鱼、原条秋刀鱼及其它海鱼产品,而俄将增加对日出口太平洋鲱鱼、白令海狭鳕等品种。  相似文献   
76.
位于北海道东南角的根室市为了推进根室产的秋刀鱼向越南出口,由根室水产协会、根室工商会义所和根室市内的四个渔协组成的"根室市亚洲地区出口促进协议会"(会长为根室市长谷川市长),于10月6日邀请了越南政府代表团来根室市政府洽谈秋刀鱼贸易事宜。  相似文献   
77.
《现代渔业信息》2010,(10):33-34
由于今年太平洋秋刀鱼的捕捞产量低于预期,日本消费者可能面临太平洋秋刀鱼的价格上升。秋刀鱼是每年秋季广受日本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  相似文献   
78.
据最近日本全国秋刀鱼渔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度渔期(8.12月)秋刀鱼舷提网船的秋刀鱼总产量为30.8万t,比2008年的34.3万t减少10%,其中,北海道以东近海的产量为11.3万t(占37%),本州东北部近海的产量为19.5万t;总产值为213.6亿日元,比2008年的231.1亿日元减少8%;平均每公斤单价为69.3日元,比2008年的67.3日元增加3%;出渔总船数为12404艘次,比2008年的10859艘次增加14%。  相似文献   
79.
根据2005年7月-10月在北太平洋150°E-158°56'E、42°34'N-46°25'N进行秋刀鱼资源探捕所获得的浮游动物样本资料的分析、鉴定,在15个站点的海洋浮游动物样本中,测得甲壳纲的桡足类、端足类、糠虾类、磷虾类,毛颚类、腔肠动物以及被囊动物等的代表种.其中桡足类占绝对优势,隶属于1目4科5属8种.总浮游生物量分布范围为136~1 848 mg/m3,均值为865.6 mg/m3.  相似文献   
80.
2010年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2010年5-10月的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资料及其表温数据,按月及经纬度1°×1°时空分辨率,利用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 4.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太平洋公海各月作业渔场变化较大,作业区域主要集中在36°N~47°N、145°E~163°E海域;渔场重心随时间推移在纬度上有先向北后向南的变动趋势,在经度上有向西变动的趋势;作业渔场分布在表温为10~17℃的海域,最佳作业表温为10~13℃,且适宜表温随着时间推移有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调查期间各个温度组作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亮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存在周期性变动现象,利用2010年最新的全时间序列调查数据,并结合环境数据,阐述了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的分布及其与SST的关系,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积累了数据,并可为我国大陆在该海域秋刀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