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70篇
水产渔业   617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国外石斑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94,16(1):38-41
<正> 石斑鱼隶属鮨料,是分布于世界各国暖海域沿岸近底层大型名贵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各国人民的青睐,成为许多国家采捕和养殖的对象。 生态习性 生态特性 石斑鱼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共有30余种,我国近海约有20余种。多数为浅海种。栖息于沿岸岛屿附近和岩礁、珊瑚礁岩穴或缝隙,也有栖息于水深数百米。喜隐蔽躲藏,不作长距离洄游,栖息水层随水温而变化。最适水温为20~28℃,低于18℃时食欲减退,低于15℃时鱼体失去平衡。产卵期的水温一般为22~25℃,日本天然海域的产卵期为4~6月。适盐范围较广为  相似文献   
92.
[目的]开发利用浅海网箱人工养殖棕点石斑鱼技术,并提高棕点石斑鱼的产量。[方法]利用浅海网箱进行棕点石斑鱼的人工养殖试验,探讨棕点石斑鱼网箱养殖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结果]放养9万尾鱼苗,经过18个月的网箱养殖试验,共养成体重为485~520 g的商品鱼73 297尾,平均成活率达81.4%,共获利润5 401 200元。[结论]通过浅海网箱养殖棕点石斑鱼是可行的,并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3.
斜带石斑鱼俗称老虎斑,属于鳍科,石斑鱼属.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抗逆性强,耗氧率低,生长快,体色艳丽,市场价格高且稳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是目前石斑鱼中养殖前景最好的品种.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现将相关养殖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4.
配合饲料与小杂鱼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 500尾平均体质量为74.3 g的斜带石斑鱼,分成5组,分别为试验组1号(自配饲料+小杂鱼)、试验组2号(自配饲料)、试验组3号(市售饲料+小杂鱼)、试验组4号(市售饲料)和对照组5号(小杂鱼)。每组设2个重复,比较几种石斑鱼专用配合饲料和小杂鱼对斜带石斑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经过50 d的饲养,结果表明:自配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且蛋白质效率最高,斜带石斑鱼每增质量1 kg所需饲料成本最低,自配饲料组与对照组肥满度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生长指标、饲料系数和饲料成本等因素,自配饲料是试验中最合适的斜带石斑鱼饲料。在不影响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前提下,人工配合饲料可替代小杂鱼。  相似文献   
95.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华 《淡水渔业》2005,35(2):42-43
为了探索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解决制约淡水石斑鱼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瓶颈"苗种问题,笔者于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解单宁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600尾初始体重为(21.43±1.3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在基础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以0(F0组,作为对照组)、0.05%(F1组)、0.10%(F2组)、0.15%(F3组)和0.20%(F4组)的水解单宁替代等量微晶纤维素,配制5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F2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F0组(P0.05),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F0组(P0.05)。肥满度(CF)和存活率(SR)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F0组相比,F2和F3组血清和肝脏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CAT)、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F0组相比,F1、F2、F3组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F3组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显示,添加水解单宁的各试验组肠道菌群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高于F0组。从门水平看,各组肠道菌群中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F0组相比,各试验组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的比例降低,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比例增加。主坐标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发现,F2和F3组的微生物群落较为接近,而与F0组差别较大。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0.10%~0.15%的水解单宁可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增强鱼体免疫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组织结构,优化肠道菌群结构。以WGR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方程确定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水解单宁的适宜添加量为0.10%。  相似文献   
97.
所罗门群岛是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陆地面积29785km2,专属经济区面积1340000km2,海岸线长4270km,估计人口(2007年中期)为503918人。所罗门周边水域主要分布有鲣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笛鲷、裸颊鲷、石斑鱼、龙虾、海参、马蹄螺、蝾螺、砗磲等。据资料显示,2007年所罗门的海洋渔业总产量为  相似文献   
98.
老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又称褐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俗称虎头斑,在分类学上录属于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亚属,为暖水性岛礁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资源  相似文献   
99.
鳜又叫桂鱼、季花鱼、鳌花鱼等。鳜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淡水湖泊中均有。为清除池塘的小野杂鱼,我国很早已在池塘成鱼养殖和四大家鱼亲鱼培育池中混养少量的鳜。鳜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淡水石斑鱼”。鳜属肉食凶猛性鱼类,终生以鲜活鱼虾为食,  相似文献   
100.
东星斑,又名豹纹鳃棘鲈、花斑刺鳃鲈、七星斑、红条等,属鲈形目、艏科、石斑鱼亚科、鳃棘鲈属,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的热带海域,海南东岸和南部海域均有分布,但数量稀少。东星斑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经济价值较高,又因其色彩鲜艳,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