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70篇
水产渔业   619篇
畜牧兽医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胡金城 《水利渔业》2007,27(4):38-39
在天津地区利用闲置虾池开展点带石斑鱼的养殖试验,从饵料、水质、疾病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取得点带石斑鱼养殖的成功。4个养鱼池,面积合计5600 m2;共获500~650 g/尾点带石斑商品鱼4673尾、2570 kg,成活率93.50%;单产4590 kg/hm2,经济效益20.1万元/hm2。验证了"南鱼北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2.
简述了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分类方式和结构,以及侵染石斑鱼引发的免疫反应机制;介绍了神经坏死病毒的检测方法、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指出,目前神经坏死病毒侵染石斑鱼的具体致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感染后的治疗手段也尚未成熟。提出,接种疫苗等其他预先建立免疫屏障的防治措施,比感染后再治疗的效果更好,利用碳酸盐缓冲液进行辅助治疗及复合益生菌疗法是防治神经坏死病毒的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抗生素耐药性及水产养殖的抗生素的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843.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添加剂果寡糖(FOS)+短小芽孢杆菌(SE5)+三丁酸甘油酯(Tb)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免疫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300尾初重为(18.13±0.02)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对照组(T1组)斜带石斑鱼饲喂基础饵料,T2组、T3组、T4组分别在斜带石斑鱼基础饵料中添加0.05%FOS+SE5+0.10%Tb、0.10%FOS+SE5+0.10%Tb、0.20%FOS+SE5+0.10%Tb,其中SE5添加量均为1.0×10^(8) CFU/g。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T1组相比,T2组~T4组斜带石斑鱼在56 d时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FCR)趋于下降。与T1组相比,T3组和T4组斜带石斑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T2组~T4组斜带石斑鱼溶菌酶(LZM)活性仅在28 d时显著升高(P<0.05),T3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升高(P<0.05)。补充复合添加剂提高了石斑鱼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并明显改善了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绒毛数量和肌层厚度。研究表明,复合添加剂能够提高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和维持肠道形态,T4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44.
为研究电麻醉工艺对珍珠龙胆石斑鱼麻醉效应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暂养24 h后的石斑鱼投入电击箱,采用脉冲直流电压对鱼体进行电击,以未电击组作为对照组,通过计算麻醉率、休眠时间和72 h存活率作为其麻醉效应的评价指标,优选100 V、110 V和120 V 3组电压,通过测定血液中48 h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乳酸和皮质醇6项血液生化指标,分析鱼体的生理应激情况。结果显示:通电时间一定时,电压越大,麻醉率越高,休眠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试验鱼在电刺激期与电紧张期停留时间越短;100 V、110 V、120 V电压均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完全麻醉且72 h存活率为100%。100 V试验组平均休眠时间17.0±3.84 min,且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谷草转氨酶数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外,谷丙转氨酶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血清中葡萄糖、乳酸以及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采用100 V标准脉冲直流电电击3 s对鱼体没有永久性损伤,是一种耗时短、伤害小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麻醉方式,可以提升珍珠龙胆石斑鱼保活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与效率。  相似文献   
845.
5-Hydroxytryptamine, 5-HT)、生长抑素()、P物质(  相似文献   
846.
石斑鱼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2):86-87
十、疾病防治的注意事项(一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疾病的发生石斑鱼的疾病防治不能完全依赖药物 ,最重要的是应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不但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有利于及时发现早期疾病 ,进行早期处理 ,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损失。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有 :1.放养前的清塘消毒及“做水”放养前彻底地清塘 ,去除池底累积的污泥等 ,并消减各种潜伏的病虫害 ,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2 .鱼苗的选购及隔离检疫购入的鱼苗 ,可能因环境变异的紧迫 ,或携入病原而发生病害。放养后头 2周 ,应特别注意鱼苗的健康情形 ,以便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防止疾…  相似文献   
847.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长期超低温冷冻保存中鞍带石斑鱼精子质膜、活力、超微结构及酶活性的变化,为阐明影响鞍带石斑鱼精子冷冻保存质量的相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22年鞍带石斑鱼鲜精及储存时间分别为23、49、61个月冷冻保存精液,用伊红-苯胺黑染色方法检测精子质膜完整性;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CASA)检测精子运动参数;测量精浆和精子中琥珀酸脱氢酶(SDH)、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肌酸激酶(CK)共六种酶活性的变化及三磷酸腺苷(ATP)浓度变化;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鲜精和冻精超微结构。【结果】伊红-苯胺黑染色检测结果发现,鲜精质膜完整性最高为83.43±2.73 %,经过超低温冷冻后,精子质膜完整性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CASA结果显示鲜精活力最高为90.47±3.34 %,经过超低温冷冻后精子活力显著降低(P<0.05),但长期保存23-61个月精子活力无显著性差异,精子活力保持在63.95±3.66 %-68.58±2.73 %,具有稳定的活力,且鲜精与冻精之间精子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和平均路径速度(VAP)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精子超微结构显示,鲜精形态结构正常、线粒体排列结构规则、形态大小正常。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精子形态结构损伤明显,表现为精子头部质膜破损、细胞质外漏、细胞核膜破损、尾部鞭毛断裂或脱落等损伤;鞍带石斑鱼精浆和精子超低温冷冻前后六种酶活性的变化及ATP含量结果显示,经过超低温冷冻后,精子内SOD、GSH-PX和CAT三种酶及ATP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精浆中酶活力升高,除GR和CAT外,其余酶活性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期超低温冷冻对鞍带石斑鱼精浆和精子酶活性、精子活力及精子超微结构均具有较显著影响,【意义】研究结果为鱼类精子冷冻损伤机理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为鱼类精子长期冷冻保存提供了技术参考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48.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对抵抗哈维氏弧菌能力的影响。配制n-3 HUFA水平分别为0.65%(对照组)、1.00%、1.35%、1.70%、2.05%和2.40%的6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06±0.0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显示:①饲料n-3 HUFA水平对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均无显著性影响;1.35%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2.40%组。②1.00%组的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1.70%和2.40%组。③攻毒前,1.35%和1.7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补体C3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攻毒后,血清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活性和C3含量急剧上升,SOD活性显著下降。攻毒前,2.40%组肠道TLR22和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2.05%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35%组;此外,1.70%组肾脏TLR22和IL-1β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攻毒后,1.35%组肠道MyD88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70%~2.40%组,1.70%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有最小值;1.70%组肾脏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IL-1β的表达量呈相反趋势,显著低于2.40%组。研究表明,适宜的饲料n-3 HUFA(1.47%~1.70%)可以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并抑制促炎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49.
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白细胞cDNA文库随机挑选克隆,测定表达序列标签(ESTs),利用BLASTX程序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比较,得到了1个cDNA,其编码蛋白质与人类DNA聚合酶δ(polδ)的P12亚基有47.7%的同源性,推测它为斜带石斑鱼polδ的12 kD小亚基的cDNA,所编码的蛋白质命名为P12.该cDNA全长619 bp,含1个33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0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对比表明,斜带石斑鱼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大鼠、小鼠、拟南芥和裂殖酵母的polδ小亚基有同源性,同时与斑马鱼EST CK680540的编码序列有66.6%的同源性.用RT-PCR检测该基因在石斑鱼各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在腮、肝、脾、全血、胃和后肾有表达,而在肠、心脏、脑和头肾未检测到.[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466-470]  相似文献   
850.
为确定母本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和杂交珍珠龙胆的肌肉营养成分并比较其差异,实验采用常规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肌肉中的水分、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和10种矿物元素的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3种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0%、20.2%和16.8%;3种石斑鱼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10%、18.53%、16.01%),(7.52%、7.70%、6.32%),(88.20、84.80、88.30)和(6.92%、7.13%、6.10%);3种石斑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0%、4.2%和2.4%,其中珍珠龙胆DHA+EPA的含量为24.02%,杂交“金虎斑”DHA+EPA的含量为23.56%,棕点石斑鱼DHA+EPA的含量为22.76%;5种常量元素Na、K、Ca、Mg、P和5种微量元素Fe、Mn、Cu、Zn、Se均有检出。研究表明,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矿物元素,是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其中杂交“金虎斑”在一些营养指标中明显高于母本棕点石斑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