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70篇
水产渔业   617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调查日本长崎市沿岸海域黑边石斑鱼(Epinephelus fasciatus)体长、年龄与性成熟、性逆转之间的联系,于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逐月对随机捕获的黑边石斑鱼,测定其体长、体质量、年龄、性别、性腺发育成熟度和性腺指数(GSI),并分析其血清中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含量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6日上午,茂名市水东湾鱼排一张姓养殖户所养海水鱼暴发病害。7日,茂名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组织技术员抵达现场,了解情况,解剖病鱼并调查取样。一、网箱条件张姓养殖户共有36个网箱,网箱排列紧密,每只网箱间距10厘米,其中有3个网箱发病,发病网箱养殖石斑鱼,网箱大小3米×3米×2.5米,网箱设置点退潮时水深2米左右,底质为泥底。二、发病情况4月初放养石斑鱼鱼苗2400尾(每个网箱各800  相似文献   
13.
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杂种优势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使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两种杂交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共5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相似指数和Nei氏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在5种石斑鱼中,棕点石斑鱼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6.849 3),最小的是鞍带石斑鱼(2.608 6)。6对微卫星引物在这5个群体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66 7、0.751 3、0.441 9、0.664 0、0.542 6。在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中,虎龙斑和青龙斑的最高均为0.940 0,鞍带石斑鱼的最低为0.508 3。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率结果显示,青龙斑和虎龙斑均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亲缘关系较近。杂交子一代群体的等位基因基本来自父母本群体双方,可推断杂交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属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水平明显增强,这是杂种优势得以形成的重要遗传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与蓝身大斑石斑鱼(E.tukula,♂)杂交后代(简称金虎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的低氧耐受能力,采用封闭式呼吸室测定棕点石斑鱼和金虎石斑鱼幼鱼的耗氧率与窒息点,在正常溶氧[(5.71±0.31)mg/L]和溶解氧下降至4.0 mg/L、3.0mg...  相似文献   
15.
斜带石斑鱼溶藻弧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病的斜带石斑鱼肝和肾组织分离的两株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人工感染、VITEK-AMS-32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及药敏试验,经形态和生理生化测定,确定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鳃、肝和肾细胞变性、坏死,病变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呈变质性炎症。  相似文献   
16.
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主要内容包括:(1)石斑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营养需求。(2)石斑鱼饲料的研制概况。(3)针对石斑鱼营养学研究以及目前我国石斑鱼养殖还是以小杂鱼为主,配合饲料使用率很低的现状,对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14,(3):22-22
<正>2014年2月,江苏盐城海瑞食品有限公司职工蔡玉明正琢磨着如何给公司刚从台湾引进的1000!条石斑鱼"过年"。蔡玉明表示,石斑鱼是暖水性的深海鱼类,对生活环境要求特别高,水温超过15~28℃范围,或盐!度偏离25~35都难以成活。"在室内支上‘浴帐’,就是为了让池水尽量保持恒温。"海瑞食品原是一家从事紫菜生产和加工的企业,在2013年9月份举办的省农洽会上,与台湾渔会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大!丰港建立石斑鱼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虾塘越冬的赤点石斑鱼亲鱼在产卵前一个月,水温在15℃-20℃之间,如何对其进行强化饲育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海区网箱强化饲育的亲鱼与室内水泥池强化饲育的亲鱼.虽然都能自然产卵,但是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活菌制剂,以闭路内循环方式净化水质,养殖点带石斑鱼。试验结果表明:3种活菌制剂对NH4 -N的降解率分别为:NMX菌39.0%,科恩菌30.5%,EM菌20.4%;对NO2--N的降解率分别为:NMX菌45.7%,EM菌40.4%,科恩菌13.6%。活菌制剂不仅能调节水质,而且还能促进养殖个体的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NMX菌、科恩菌和EM菌试验组日增重分别为5.5 g/尾、5.1 g/尾、4.9 g/尾,而对照组为3.9 g/尾;相应饵料系数分别是1.00、1.02、1.02,对照组为1.06。  相似文献   
20.
广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水质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集成海水养鱼、生化处理、设施工程、环境工程、电器自控和水质监控等技术,建立一套适合广西地区应用的工厂化循环水石斑鱼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处理流程为:鱼池→沉淀池→蛋白质分离器→生物滤池→海马齿浮床→紫外杀菌,生物滤池包括A、B、C三个通道,A、B通道均由珊瑚石作为一、二级生物过滤和生化球作为三级过滤,C通道由珊瑚石作为一级过滤和椰子壳碎作为二、三级过滤。结果显示:沉淀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鱼池的COD,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磷酸盐的质量浓度(P<0.05);经海马齿浮床系统处理后,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显著低于沉淀池、蛋白质分离器处理池、生物滤池A、B通道(P<0.05);整体上,C通道水质指标略低于A、B通道,但差异不明显(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广西沿海发展循环水养殖技术以及养殖生产方式转变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