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85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1246篇
林业   407篇
农学   496篇
基础科学   327篇
  406篇
综合类   7387篇
农作物   259篇
水产渔业   1996篇
畜牧兽医   22677篇
园艺   351篇
植物保护   303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708篇
  2022年   869篇
  2021年   773篇
  2020年   580篇
  2019年   886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600篇
  2016年   765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1646篇
  2013年   1630篇
  2012年   2413篇
  2011年   2443篇
  2010年   1967篇
  2009年   2215篇
  2008年   2279篇
  2007年   1841篇
  2006年   1689篇
  2005年   1508篇
  2004年   1293篇
  2003年   1132篇
  2002年   887篇
  2001年   796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402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289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61.
维生素、微量元素是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它同时还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的发挥,改变免疫力,影响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为了维持动物机体健康,提高生产性能,探讨动物体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内在关系或规律是很重要的.本文就近年来维生素、微量元素对鸡免疫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维生素营养对免功能的影响 1 1 维生素A  相似文献   
962.
对于鱼类免疫的研究很早就出现,鱼类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并存的脊椎动物。但与哺乳类相比,鱼类的特异免疫系统尚不够发达,特异性免疫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鱼类对外界刺激及病原生物侵袭的防御反应中,非特异性免疫起着重要作用。现已知参与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因子主要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等一些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以及介导一系列免疫或应激反应的蛋白分子,如补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溶菌酶和抗菌肽等。  相似文献   
963.
王艺  胡秀彩  吕爱军 《水产科学》2012,31(8):507-510
正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是一种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是体内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中心介质,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11种IL-1家族成员,包括IL-1α、IL-1β、IL-1ra、IL-18、IL-1F5和IL-33等[1],目前在鱼类中只发现了IL-1β和IL-18。研究表明,IL-1β在鱼类皮肤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964.
饲料Vc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X用维生素C(Vc)含量为0~2500mg/kg的配合饲料连续投喂大菱鲆70d后,测定大菱鲆血液白细胞的总数、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进一步提高Vc含量,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添加Vc的各试验组的总补体活性明显地高于对照组,但是添加Vc的各组之间的总补体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别;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65.
腹水病和溃烂病是海水工厂化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危害严重的疾病。作者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腹水病、溃烂病致病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Et)、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Val)、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As)和同行实验室赠予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Van)制备灭活菌苗,设计四种不同配比四联疫苗,按正交试验要求,分别腹腔注射接种免疫牙鲆,检测单抗原抗体效价,统计分析筛选出组合合理的四联疫苗,配比为Et:Val:Van:As=2:1:1:2,并进行了疫苗安全性、稳定性评价及免疫牙鲆效果观察。发现该四联疫苗是安全的,稳定的,可在4℃下存放1年以上活性不降低,能有效刺激牙鲆特异性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后7天血清抗体效价明显升高,免疫后14d血清抗体效价达到最高水平,为2^10;人工攻毒试验测定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0%。表明,筛选出的牙鲆腹水病和溃烂病四联疫苗安全有效,可同时预防腹水病、溃烂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66.
卵形鲳够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仔、稚鱼期间3种免疫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3种免疫器官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出现时间分别为2日龄、3日龄和3日龄。其中,头肾的早期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基形成期、造血功能发展期和泌尿功能退化期。进入稚鱼期后头肾的肾小管分布相对减少,表明头肾已不是主要的泌尿功能区。6-8日龄仔鱼脾脏中造血干细胞向红血细胞分化并产生大量未成熟红细胞。22日龄时脾脏组织体积进一步增大,内部血细胞参与血液循环。胸腺原基出现后胸腺细胞增多、体积增大,细胞嗜碱性不强。10-13日龄时胸腺细胞的嗜碱性增强,淋巴细胞开始增多,此时胸腺开始分区。20-22日龄稚鱼期结束时胸腺的内区和外区进一步分化,分区更为明显,表明胸腺进一步成熟。未发现胸腺和头肾之间淋巴细胞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67.
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考察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饲料利用和免疫能力的影响,分别在基础组饲料中添加0 mg/kg(对照组)、300 mg/kg、400 mg/kg和500 mg/kg抗菌肽,投喂平均体重为(0.8±0.1 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后,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0 mg/kg抗菌肽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509.10%、1.33,较对照组提高增重率8.76%(P<0.05),降低饲料系数12.5%(P<0.05),而添加400 mg/kg、500 mg/kg抗菌肽对增重率、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肌肉粗脂肪含量,各处理组在肌肉粗蛋白、水分含量上无显著差异;300 mg/kg、400 mg/kg抗菌肽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400 mg/kg抗菌肽组的溶菌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3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添加400 mg/kg抗菌肽,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有提高作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抗菌肽的添加量建议为300~400 mg/kg。  相似文献   
968.
日本鳗鲡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的过敏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鳗鲡皮与肌肉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溶、酸溶、盐析、冻干等方法纯化得到胶原蛋白,采用加热、饱和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纯化得到两种亚型的小清蛋白(PV-Ⅰ和PV-Ⅱ),纯化的目标蛋白经动物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印迹实验确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纯化的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分别与鱼类过敏患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二者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体外模拟胃液消化实验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均具有较高的消化稳定性。结果提示,日本鳗胶原蛋白和小清蛋白具有较高的消化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二者可引发不同患者的IgE介导特异性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969.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1.0%,2.5%,5.0%,10.0%)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后,对其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测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HB对凡纳滨对虾抵御WSSV侵染能力的影响,并选择最高免疫保护率(RPS)组进行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发现,PHB对感染WSSV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感染WSSV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随PHB浓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饲喂PHB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PHB浓度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最长,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5.0%PHB浓度组(P0.05)。分析各组对虾体内病毒含量,发现1.0%PHB浓度组对虾病毒含量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虾感染WSSV后,对对照组及1.0%PHB实验组对虾前48 h内6个采样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及抗菌肽(abp)5个基因进行表达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表达趋势在两组间无显著区别;投喂PHB的对虾在感染WSSV后血淋巴中sod、cat、gsh-px和lzm表达量呈现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分别在6 h、6 h、3 h、6 h达到最大值;abp在WSSV感染3 h内急速下降,随后在12 h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另外饲喂PHB对虾体内免疫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PHB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对WSSV的抵抗力,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虾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70.
壳寡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壳寡糖(ch itooligosaccharides,C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maeus vannam ei)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设置了含COS分别为0(对照)、250 mg.kg-1、500 mg.kg-1、750 mg.kg-1和1 000 mg.kg-1的5组试验饲料,进行了4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COS添加量为250 mg.kg-1和500 mg.kg-1时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总数、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含COS 250 mg.kg-1时对虾血清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显著提高(P〈0.05),添加量为500 mg.kg-1时酸性磷酸酶(ac id phosphatase,ACP)和溶菌酶(lysozym e,LSZ)活力显著提高(P〈0.05),添加量为250 mg.kg-1和500 mg.kg-1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 ismutase,T-SOD)活力提高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饲料中添加250~500 mg.kg-1COS可使凡纳滨对虾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子总体活力达到较高水平,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