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陈杰 《河南水产》1998,(2):35-35
1989年以来,在泰国集约化养虾地SamutSakhorn地区已报导过黑虎虾的红斑病。病虾壳上有一深红色的斑块,肌肉不透明,食欲减退。在一些受感染的群体中,也观察到了一些白点或白斑。出现红斑后几天就开始死亡,但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常在养殖周期的后期可观察到病虾(养殖90天后)。池塘底质和水质的变坏可能是出现疾病的始因,因而虾在恶劣环境的影响下易被病菌感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表明,大多数样品其肝胰脏存有大量弧菌。通过  相似文献   
132.
2 0 0 0~ 2 0 0 2年对泽泻白斑病进行了系统观测、调查、试验 ,结果表明 :7月始病 ,8月病情迅速发展 ,9月上旬至 10月上旬 ,田间形成发病高峰期 ,10月以后 ,病害停止发展。之后病菌在病组织上和附着于种表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通过对影响发病因素的分析研究 ,提出选用抗病品种 ,培养良种 ,精育壮苗 ,增强抗病性 ;使用健身栽培法 ,增强植株抗病力 ;辅以药剂防治的方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3.
134.
一起进口幼鳖“白斑病”检疫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起进口幼鳖“白斑病”检疫报告陈信忠黄印尧万三元(厦门动植物检疫局361012)1995年11月15日,厦门某养鳖场从新加坡进口幼鳖500只,入境检疫时发现患有严重“白斑病”患病率近100%。死亡近百只,死亡率约20%。我局当即将该批幼鳖截留处理。经...  相似文献   
135.
1997- 1998年在福州对虾养殖病害区的调查和采样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病害主要为暴发性白斑病 .显微镜观察、抑菌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病害的致病病原为病毒 .现已分离到其主要致病病毒——一种具囊膜的子弹状的病毒  相似文献   
136.
预防最重要,虾苗不带病毒,消毒放养,池塘消毒,水源保持干净,定时消毒。使用高能氧、亚硝酸盐降解灵消毒。使用颗粒饲料,提高虾的营养。饲料添加维生素,增强虾的抵抗力。治疗方法是高能氧喷洒池塘,第2次使用强克101喷洒,第3次泼洒二溴海因。6 d后洒益水宝,泼洒时要开增氧机。  相似文献   
137.
鳖的传染病     
钱嘉英 《科学养鱼》1986,(5):22-22,32
鳖又叫甲鱼、团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它的经济价值比较大,是一种营养滋补品和民间治病药物,因此还畅销日本和东南亚。但鳖有多种传染病,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8.
本对中山市养殖中华鳖暴发的以体表产生白膜病症的一种疫病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自然感染症状明显的中华鳖内脏器官中分离所得的菌株,经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参考实验菌菌落、菌体特征,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科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种(简称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并且,用多种常用鱼病防治药物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实验,以期筛选出对该病原菌较敏感的药物用于指导生产上防治疫病。  相似文献   
139.
甲鱼“白斑”、“穿孔”、“腮腺炎”并发症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鹏飞 《淡水渔业》1994,24(4):38-39
甲鱼“白斑”、“穿孔”、“腮腺炎”并发症防治试验陈鹏飞(海南美亭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特种水产养殖场)我场于1992年5月从台湾分次引进三批“中华鳖”进行试养,效果较为理想。在93年4月底,首次发现一池甲鱼患有“白斑病”;在同年11月底,部分地引起““白...  相似文献   
140.
为明确近年来云南省严重发生的玉米白斑病病原菌及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白斑病的抗性差异,2021年于云南省昆明市阿子营乡和曲靖市罗平县九龙镇采集病样,进行病斑组织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镇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对622份玉米品种的抗性进行鉴定。从2个采样地点的病叶中各分离出5株和9株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了菌株WS-1、WS-191为白斑病致病菌;经形态学观察以及基于ITS、rpb2、tub2和LSU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确定其分类学种名为宽颈附球菌Epicoccum latusicollum。田间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22份区域试验品种中对白斑病表现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的品种分别为4、184、216、186和32份,分别占品种总数的0.64%、29.58%、34.73%、29.90%和5.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