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79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河北省沿海赤潮生物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北省沿海赤潮生物种类、有毒赤潮生物特征及其危害,以期能对河北省沿海赤潮生物研究和指导沿海渔业生产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52.
福建定海湾一次东海原甲藻与夜光藻双相赤潮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华 《福建水产》2016,(2):132-136
通过对2010年6月7—13日发生在福建定海湾的一次东海原甲藻与夜光藻双相赤潮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并探讨了该次双相赤潮生消过程。本次赤潮暴发时海区表层水温范围为22.8~23.2℃,盐度范围为28.24~28.36;本次赤潮暴发后,监测结果显示该海区表层水体中夜光藻的大量存在对东海原甲藻的快速增长无摄食压力,而且在夜光藻大量存在的表层水体中活性磷酸盐及氨氮含量与正常海区相比均明显偏高,另外海区表层水体中东海原甲藻在赤潮暴发后仍能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53.
微藻日益重要的生态作用,已逐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微藻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其中包括:光合制氢、固氮、利用微藻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改良水质,作为优质饵料、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分析了微藻爆发形成的水华、赤潮以及其产生相应毒素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并对微藻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4.
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域赤潮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守峰 《齐鲁渔业》2008,25(9):55-57
烟台市四十里湾是我国北方开展海水养殖最早的海域之一,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北部海域,西北与芝罘湾相连,东邻养马岛,北面为湾口,三面邻陆,一面向海,海岸线20km。  相似文献   
55.
甲藻赤潮对养鲍业的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全震 《水产学报》2000,24(2):151-155
1998年5月17日-1998年6月6日在福建省连江县苔录镇后湾海域发生一起由裸甲藻等引起的赤潮,对鲍鱼养业造成严重危害,初步断定:引起鲍鱼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裸甲藻等赤潮生物分泌了某种毒素。并对赤潮在陆上养鲍业上的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20mL/m^3甲醛溶液可杀伤甲藻等赤潮生物,但不能解体该赤潮生物;0.1-0.5g/m^3KMnO4可完全治理该种赤潮生物所引起的鲍鱼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56.
卡盾藻已是国内外公认的有毒赤潮生物,由于它独特的生物学结构,如鞭毛易脱落、藻体易崩解、活体细胞易变形、难以固定等特征,往往不易被发现。特别是在用常规方法采集的浮游生物标本里,如不及时观察,便很快解体,无法找到完整的个体,因此山东近海很少报道该藻的赤潮。但是,南海水域大鹏湾、北黄海水域、日本濑户内海等均有该藻赤潮发生,有的甚至常年发生,对鱼类资源造成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57.
采用超声波法、煮沸法和微波法3种方法分别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环状异帽藻和角毛藻进行细胞破碎及快速制备基因组DNA的研究。通过细胞计数和DNA浓度测定的手段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以选择适合不同藻种的细胞破碎方法。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环状异帽藻用超声波法破碎效果较好;角毛藻用微波法较好。对用该三种方法制备的基因组DNA做了PCR扩增,电泳检测表明,与CTAB法扩增效果一样。本文建立的微藻DNA快速制备方法有望应用在赤潮藻类的快速分子鉴定方面。  相似文献   
58.
1998年8月中旬~9月中旬,烟台四十里湾至牟平养马岛间约50km^2的近岸海域,发生了因红色裸甲藻剧增而引发的赤潮,历时1个月,致使该海区的底栖、底播生物及筏式养殖下层贝类大面积死亡。本次赤潮发生面积大,持续时问长,造成的渔业损失惨重,在山东沿海地区是少见的。2004年5月3~10日,四十里湾养殖区再次发生了由棕囊藻、夜光藻剧增而引发的赤潮,扩展面积为25.7km^2,由于持续时间短,属轻微赤潮,对养殖业影响不大。现将该海域赤潮形成情况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9.
受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沿海地区日趋频繁地暴发赤潮,给水生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际上治理赤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赤潮藻拮抗微生物作为一种具有潜在防治赤潮的生物,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特别关注.文章重点介绍了目前已经报道的赤潮藻拮抗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存在、丰度、生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提出加强对微藻拮抗微生物的应用、生态分布和生态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以达到防治赤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2006年和2007年对三亚红沙港的自然环境概况、污染物来源和养殖状况及赤潮生物进行调查分析,为热带港湾赤潮可持续防控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三亚红沙港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半封闭型港湾;沿岸地表径流很少;污染物来源有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和船舶污染,网箱养殖污染和沿岸池塘养殖污染是红沙港海域污染的主要来源;该海域赤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共38种,主要种类为硅藻和甲藻,硅藻占68%,甲藻占26%;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该海域丰富的赤潮生物种类构成了该海域赤潮发生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