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36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采用3种不同水平混合油日粮饲养420尾初始重约为2.73g的红姑鱼(Sciaenopsocellatus),研究了不同水平混合油日粮对红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3种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46%;脂肪含量分别为:4%、8%、12%。实验期56天。试验结果表明:(1)红姑鱼的各期生长率和存活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2)红姑鱼肝胰脏脂肪含量与日粮脂肪水平呈正比,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的比例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且低脂日粮组红姑鱼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的比例与中、高脂日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体比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上升;(3)饲喂脂肪含量分别为8%、12%日粮的红姑鱼从试验21日起开始大量发病,死亡。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日粮混合油主要脂肪来源于玉米油,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含量极少,特别是必需脂肪酸(C20-5n和C22:6n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是导致红姑鱼生长性能下降、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红姑鱼日粮中不宜过多添加植物性油脂。  相似文献   
12.
生物活性肽产品Peptiva(派肽威)(由美国华达公司提供)的最新研究及应用情况,它代表了动物营养学中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它能改善球虫抑制动物生长的贻害作用和起到解除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厌食作用。在农场使用方面,它也被证明能促进营养吸收,增加体质量,增加蛋重超过10%的功能。但最主要的作用是它能大大增加农场的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3.
云南稻-鸭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及综合评价(一)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研究稻-鸭共生对高原粳稻的产量及相对生长率(RGR),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和叶面指数(LAI)的影响效果,分析了稻-鸭共生模式产量高于传统农作的原因,为稻-鸭共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观赏鱼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涛 《广东饲料》2007,16(3):17-19
在我国,对观赏鱼的养殖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而在欧洲可追溯到17世纪。在现存4000~5000种鱼类中,目前作为观赏鱼的仅仅只有几百种。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配合饲料驯饲频率对虎龙斑幼鱼驯化效果的影响,设置了1、2、3、4、5、6次/d 6个驯饲频率试验组,进行配合饲料驯饲试验,每天观察鱼苗摄食和生长情况,结束后对各试验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驯饲频率≥4次/d试验组均为5 d完成驯化,驯化完成时间最短;随着驯饲频率增加,存活率呈下降趋势,驯化频率为4次/d的试验组存活率为74%,显著低于1、2、3次/d的试验组,但显著高于5、6次/d试验组;驯饲频率≥4次/d试验组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1、2、3次/d试验组。1、2、3次/d的驯饲频率能获得比较高的存活率,但完成驯化时间相对较长,且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个体消瘦、活力较差、鱼苗品质不高,配合饲料驯饲频率为4次/d时,虎龙斑驯化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水产养殖来说,具有重人的实用意义。因为许多养殖鱼类其生物学或经济性状诸如生长率、成熟年龄、繁殖方式、体色、体型和个体人小等雌雄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苗种进行单性养殖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阐明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等理论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现就国内外鱼类性别控制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研究证实了在银杏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7种微量元素对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含量有明显的影响。MnSO4,ZnSO4,H3BO3三组试验中,当浓度分别为MS培养基原浓度时,细胞生长率最高,黄酮醇糖苷含量随MnSO4浓度增加而下降;在分别Co^6+,Cu^2+,Co^2+的三个处理中,其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含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树干解析数据,拟合杉木、马尾松单木生长率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9.
养殖密度对饵料驯化期细鳞鱼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养殖密度对饵料驯化期细鳞鱼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了4个养殖密度(1 000、5 000、10 000、15 000 尾/m2),试验期间依次投喂水蚯蚓→水蚯蚓、软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的驯养方法,逐步从动物性饵料转化为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喂养.经过40 d的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对细鳞鱼稚鱼的存活率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养殖密度对肥满度(CF)、特定生长率(SGR)和变异系数(CV)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密度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2.8%,28.7%,16.0%和19.3%,肥满度为0.85~0.97,SGR平均值为4.40%,体重变异系数为11.59%~16.89%,体长的变异系数为37.05%~48.48%.研究结果表明饵料转化期的细鳞鱼稚鱼(2.80±0.01 cm)完全可以在较高的养殖密度下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在蚯蚓规模养殖中使用沼液作保湿水对蚯蚓生长的影响,用赤子爱胜蚓作试验种,在经有效微生物(EM)处理过的牛粪养殖床(75m2)中进行试验,每隔5m交替投加沼液,每次施加量约为5 m3,间隔时间为7d,并设投加清水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在1个月的试验期后,与施用清水比较,沼液的添加对蚯蚓生长有促进作用,使蚯蚓质量增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