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54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1239篇
林业   4135篇
农学   1545篇
基础科学   932篇
  2440篇
综合类   13435篇
农作物   867篇
水产渔业   2612篇
畜牧兽医   5130篇
园艺   1479篇
植物保护   865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926篇
  2022年   929篇
  2021年   969篇
  2020年   818篇
  2019年   1018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730篇
  2016年   846篇
  2015年   1061篇
  2014年   1709篇
  2013年   1596篇
  2012年   2105篇
  2011年   2143篇
  2010年   1878篇
  2009年   2110篇
  2008年   2141篇
  2007年   1904篇
  2006年   1760篇
  2005年   1500篇
  2004年   1202篇
  2003年   1046篇
  2002年   776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通过拮抗实验选用高效降解菌B2020,真菌F2006、F2008、F6、F9904、F9902进行互配,对生物预制床中的高凝油、稠油、特稠油、稀油进行处理,发现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的降解有促进降解作用,在90~120d降解率提高较大。如果空气温度较高,无论是否施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石油的降解速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平均提高幅度为15%左右。因此,生物修复应尽量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进行。  相似文献   
992.
专家介绍     
《中国农业气象》2005,26(1):F002-F003
梅旭荣研究员,1963年4月生于山东省莱州市,中共党员,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节水农业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硝态氮垂直分布的特征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收获后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单独施用无机、生物有机肥还是无机、有机肥混施都会造成硝酸盐在土壤中的积累,但有机肥本身产生的硝酸盐累积量极微。生物有机、元机肥混施后减少了无机肥料中硝态氮深层累积。在0-100cm土层中,硝态氮的累积量呈递减趋势,在0-40cm的累积量最高。砂质土壤比牯质土壤更有利于硝态氮的深层迁移。  相似文献   
994.
草本植物根系网的固土机制模式与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针对生物软措施的力学固土护坡作用进行了力学机制方面的探讨,提出植物根系网固土力学机制模式的四个层次,以及对不同草本植物根系的固土性能进行了力学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根系具有不同的抗拉强度。香根草根系平均抗拉强度最大达85 m Pa,其次为假俭草,平均抗拉强度27.3 m Pa,白三叶根系平均抗拉强度为24.6 m Pa,莎草根系平均抗拉强度为24.5 m Pa,宜安草根系平均抗拉强度为19.7 m Pa,百喜草根系平均抗拉强度为19.23 m Pa,马尼拉草根系平均抗拉强度为17.5 m Pa,狗牙根根系平均抗拉强度为13.45 m Pa。不同的植物根系具有不同的抗拉强度、不同的固土性能与其遗传结构及其组织材料不同有关。充分了解和认识植物根系固土性能,科学合理运用生物软措施代替或部分代替工程措施在我国繁重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挖穴施肥和条沟草带2种方法,在2个不同的地点对劣质马尾林进行改造试验,从林木年抽梢、材积、覆盖和地表草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年改造的马尾松抽梢总长在1.6m以上,比对照0.95m增长0.65m以上,年均多增长0.22m;材积增长12.7m3/hm2,比对照3.4增长9.3m3/hm2,年均增加3.1m3/hm2;覆盖度也增加32%~47%,比对照分别增加19%和32%;同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草灌植被均增加10种以上.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室外现场实验和室内受控生态系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动物对藻类生长的控制作用。对浮游动物与藻类的计数与测量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法)和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总磷含量比总氮含量对浮游动物生长的影响更大。浮游动物与藻类之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浮游动物群体,尤其甲壳类群体,在适当条件下对藻类群体以及其中的蓝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适当的鱼类密度下,浮游动物能够起有效的控藻作用,但鱼类密度过高会抑制该作用。底泥在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能够影响浮游动物对藻类的摄食力。  相似文献   
997.
循环式海绵基质培是根据世界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试验设计、研制而成的新型无土栽培设备.其主要特点是1)基质用量少,成本低;2)供排液分开,避免根际病害传播;3)配套营养液生物过滤装置,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4)营养液供给自动控制.循环式海绵基质培由贮液池、农用海绵基质(黑白双色膜包被)、双层槽式集液系统、营养液滴灌系统及自控设备、营养液生物过滤系统等组成.循环式海绵基质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年量达10000 kg以上,亩产值1.5万元以上,适合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大型温室应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刚果红法从碱性土壤中筛选到木聚糖酶高产菌株BP51,通过培养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经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即4%麸皮,1%麸皮半纤维素,0.5%(NH4)2SO4,pH8.0,37℃培养72h,产酶活力达到553.4IU/mL;该酶作用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6.5,在pH9.0的条件下仍具有60%的酶活力,pH11.0的保温30min仍具有40%的酶活力;将粗酶液用于麦草浆的漂白中,结果表明氯的用量明显降低,白度却提高了20%以上。  相似文献   
999.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林冠附生物自70年代以来引起了生态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林冠附生物在营养物质循环、水循环等方面均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综述了湿性森林中附生物对云雾水的截留、对水分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及附生物在森林环境监测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我国今后附生物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框架及生成物的优良特性,论述了该技术对解决我国目前限制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四大因素有极强的针对性,是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使其在种植业系统内多层次充分利用,实现良性循环,实施无公害、有机栽培的成熟技术体系,是使我国农业发展步入健康轨道,走上现代生物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