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65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1239篇
林业   4141篇
农学   1543篇
基础科学   932篇
  2439篇
综合类   13438篇
农作物   869篇
水产渔业   2612篇
畜牧兽医   5129篇
园艺   1480篇
植物保护   865篇
  2024年   278篇
  2023年   926篇
  2022年   934篇
  2021年   974篇
  2020年   818篇
  2019年   1018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730篇
  2016年   846篇
  2015年   1061篇
  2014年   1709篇
  2013年   1596篇
  2012年   2105篇
  2011年   2143篇
  2010年   1878篇
  2009年   2110篇
  2008年   2141篇
  2007年   1898篇
  2006年   1762篇
  2005年   1500篇
  2004年   1202篇
  2003年   1046篇
  2002年   776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为探究畜牧业生产活动肉鸡屠宰加工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试验从某大型肉鸡屠宰场选取了3类不同的功能区作为采样点,通过分离培养菌种鉴定,运用BIOLOG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首次对各采样点分离培养的细菌、真菌进行种属鉴定。所分离的培养物中共鉴定出细菌菌属47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比例远高于革兰氏阴性菌,优势菌属依次为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20%~30%为微球菌属;鉴定出真菌菌属共12属,优势真菌依次为枝孢属、链格孢属、毛霉属、曲霉属和青霉属。该肉鸡屠宰场屠宰活动对空气环境未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快速发展以及屠宰加工厂布局设计规划,畜禽屠宰加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72.
为明确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采用生物模拟方法,以外源添加镉的设施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骨炭粉、生物炭、纳米腐殖质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和对小白菜富集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骨炭粉、生物炭和纳米腐殖质总添加量为2%、5%,配施比例为1∶5∶2时,钝化效果最为显著。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12.72%~15.73%,更易使Cd形态从弱酸提取态转化为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土壤pH值显著升高0.22~0.34个单位,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增长15.28%~23.73%,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显著升高,增幅分别为23.21%~52.98%、57.75%~67.75%。添加量为5%时,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显著降低14.67%;总添加量为2%时,小白菜根部Cd含量显著降低14.47%。(2)其他处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钝化效果。总添加量为5%,配施比例为1∶2∶2时,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了10.93%。总添加量为2%、5%,配施比例为1∶5∶5时,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7.49%~7.56%。(3)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的pH值...  相似文献   
973.
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甘肃省河西冷凉地区葡萄灰霉病罹病叶片及果实病原进行了分离纯化、病原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代表菌株G-001和G-002均具有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形态特征;采用r DNA-ITS和G3PDH基因法对菌株G-001和G-002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在线比对。比对结果G-001和G-002与树莓、鹰嘴豆上分离的灰葡萄孢菌B. cinerea的同源性达到100%,与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酸模Rumexacetosa、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上分离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同源性达到99.89%。分子生物学结合病原形态学将G-001和G-002菌株均鉴定为灰葡萄孢菌B. cinerea。采用柯赫氏法则对G-001和G-002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G-001和G-002对葡萄果实均具有致病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对葡萄灰霉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哈茨木霉的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47.36 mg/L,寡雄腐霉素毒力...  相似文献   
974.
研究生物炭对烟草土壤化学性质及真菌群落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烟草连作土壤状况,为土壤改良及消减烟草连作障碍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分别施用5、15、25 t/hm2生物炭,并以不添加生物炭处理为对照,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生物炭的不同施用量对烟草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全钾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加生物炭后显著增加了土壤交换性钙的含量。同时,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真菌群落多样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用5 t/hm2生物炭处理的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OTU Richness和Shannon指数受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最大,交换性钙含量与真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此外,在不同生物炭的施用量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功能及组装过程差异显著。低施用量生物炭增强了土壤真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群落的稳定性。低施用量的生物炭处理真菌网络结构比高施用量的生物炭处理真菌网络结构更稳定。施用适宜量(5 t/hm2)的生物炭在促进烟草连作土壤真菌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施加生...  相似文献   
975.
廖彬森 《防护林科技》2006,(2):57-58,91
通过对龙岩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及其渐失原因的阐述,对此提出发展地方经济、建立自然保护区、理顺管理体制等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76.
生物防火林带研究现状与建设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营建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中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举措。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改进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的措施,以期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7.
野狍的生物特性与冬季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狍俗称狍子,学名矮鹿。偶蹄,鹿科动物。在我国素有"棒打狍子瓢舀鱼"的俗语,说明野生狍子资源在我国的丰富程度。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森林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过度的滥捕乱杀现象,致使野狍资源面临枯竭,难以再现昔日的狍群遍山跑"棒打狍子"的场面。由于野狍全身是宝,茸、肉、血、心、肾等产品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狍皮是制革的高级原料。狍肉是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高级保健营养食品。狍茸和血中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具有平衡阴阳、延年益寿,温暖脾胃,强心利肺、活血化淤之功效。目前,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狍及其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欢迎,成为紧俏货;  相似文献   
978.
为摸清河套灌区地膜使用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现状,本研究对不同作物种植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膜污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农田地膜残留量介于18.20~418.60 kg·hm-2之间,平均值为131.11 kg·hm-2。地膜残留量受覆膜年限、作物类型、回收情况、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其中覆膜年限对残膜量的影响最大,随着覆膜年限的延长,地膜残留量显著增加,覆膜20年以上地块残膜量显著高于覆膜年限少于20年地块(P<0.05)。玉米种植区地膜残留量(132.77 kg·hm-2)高于向日葵种植地区(127.88 kg·hm-2)。地膜回收意识是影响河套灌区地膜残留量的重要因素,回收方式主要为人工拾捡或耙地带出农田,研究区地膜回收率仅为38.10%,地膜回收地块的残留量(108.28 kg·hm-2)低于不回收地块(145.03 kg·hm-2)。相同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中砂质壤土残膜量最多(153.84 kg·hm  相似文献   
979.
人粪尿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N、P、K等矿质营养物质,还田利用不仅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系统污染负荷,而且可代替部分化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然而人粪尿直接还田存在环境风险,且尚未形成标准化处理模式。本文基于还田视角,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人粪尿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人粪尿的特性,阐述了人粪尿主要处理技术的还田效应以及安全性,并且对各种技术进行了安全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好氧堆肥技术在无标准规范下处理人粪不能保证还田的安全性,制备生物炭基肥还田具有安全可靠、减少农业碳排放等环境效益,水热炭化技术处理含水率较高的人粪具有独特的优势。尿液经储存还田仍存在微污染物风险,鸟粪石沉淀技术具有很好替代潜力,其他技术均停留在微污染物去除和营养物质回收的研究阶段。本文提出了人粪尿还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人粪尿还田技术的合理选择和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以300、400、500、700℃下制备的园林废弃物树叶和树枝生物炭为吸附剂,对不同氮、磷浓度的废水进行了吸附和解吸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废水中磷的吸附能力基本上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500℃以上制备的树叶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效果高于树枝生物炭,而在500℃以下时则反之;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升高,在300℃下制备的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