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8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林业   325篇
农学   615篇
基础科学   58篇
  298篇
综合类   3898篇
农作物   580篇
水产渔业   628篇
畜牧兽医   4352篇
园艺   382篇
植物保护   180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645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0 0只 2 0日龄罗曼鸡随机分成 5组 ,健康对照组不攻毒并隔离饲养 ,其余 4组接种传支病毒。在攻毒组中 ,阳性对照组不给药 ,治疗组在出现症状后按每千克体重 2g饮用“双炎散” ,2个预防组在攻毒前 3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 1g和 0 5g开始给药。攻毒后 7天采血检测其有关生化指标。以求证中药“双炎散”颗粒剂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 :阳性对照组中AST、ALT、CRE显著高于各预防组和治疗组 ;T BIL、HBDH、GGT显著高于健康组且极显著高于各预防组和治疗组。表明“双炎散”颗粒剂对肝功能有较显著的保护功能。BUN、UA极显著、CRE显著高于其他组 ,表明“双炎散”颗粒剂对肾功能有较显著的保护功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GLU较阳性对照组增高。另外 ,各预防组和治疗组钙 (Ca)水平比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提高。从结果看出 ,2g治疗组和 1g预防组与健康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设施油桃根系的生理生化代谢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根系的碳氮物质代谢、POD和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新根的生长季节,根系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POD、SOD活性的变化与新根的生长具有相同的趋势,淀粉则相反。粗根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高于细根,而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和SOD活性则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3.
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随着芒果叶片由最初的古铜色向淡绿色和深绿色叶片的逐渐成熟老化,抗病性逐渐增强。对芒果叶片表面蜡质层和叶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淡绿色叶片和老叶相比较,古铜色叶片含有较少的表面蜡质、叶内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及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推断古铜色叶片对病害的易感性可能与其叶面蜡质和叶内总酚含量较少、叶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比值(C/N比)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84.
本文分别以无菌的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24品系线虫与其自身携带的共生细菌菌株和与格氏线虫RS92品系的共生细菌菌株,以及以无菌的嗜菌异小杆线虫的H06品系线虫与其自身携带的共生细菌菌株和与大异小杆线虫HNA品系的共生细菌菌株建立单菌组合;测定了各组合感染期线虫的致病力、干重和体内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共生细菌除了对感染期线虫的致病力产生显著影响外,对线虫干重、蛋白质、氨基酸、糖原和脂肪酸等生化物质的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隐性白羽肉鸡及其配套地方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我校最新育成的隐性白羽肉鸡快慢羽系父系、母系及其配套地方鸡广西黄鸡和文昌鸡主要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四个品系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Ca含量接近,血清P、K、Na含量A系最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三系,各品系内公母之间母鸡的血Ca均极显著(P<0.01)高于公鸡。血清淀粉酶(AMY)活力和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B系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三系,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品系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6.
尿素水平对青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饲养试验与氮平衡试验,研究了不同尿素水平的日粮对青山羊血清总蛋白(STP)、血清清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血清清球蛋白比值(A/G)、血清尿素氮(SUN)及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变化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4个阶段,在基础日粮一致的情况下,采用4、9、14、0(对照)g/kg·DM4种不同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尿素水平极显著影响ALB、SUN浓度和GPT活性浓度(P<0.01),对血清清球比(A/G)无显著差异(P>0.05),尿素水平与STP、GLB浓度存在负相关;血清含氮生化指标STP、ALB、GLB、A/G、GPT、SUN随时间呈动态变化,出现高峰的时间比瘤胃氨浓度出现的时间平均推迟1~2h。进食尿素后,血液生化指标由平稳逐渐缓慢升高到高峰,随后又下降并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87.
选择 2 8± 2日龄的杜×长×大断奶仔猪 48头 ,按性别、体重分成 4组 ,每组 3个重复 ,试验 1组 (对照组 )饲喂基础日粮 ,其余各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水平低聚果糖日粮。 2 8d的试验结果表明 :和对照组相比 ,日粮添加 0 4%、0 60 %的低聚果糖能够显著降低仔猪腹泻发病率 (P <0 0 5) ,显著降低仔猪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 (P <0 0 7) ,显著提高血清钙、血清镁水平 (P <0 0 5) ,显著提高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 (P <0 0 7) ,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 (P <0 0 1 ) ;此外 ,日粮添加 0 4%的低聚果糖能够显著提高仔猪饲料转化率 (P <0 0 5) ,添加 0 6 %的低聚果糖能够显著提高仔猪采食量 (P <0 0 5)。  相似文献   
88.
1日龄鸭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共4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2、1L/t料的抗菌肽制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在抗菌肽制剂添加量为2、3L/t料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显著提高(P<0.05),以高抗菌组提高幅度最大;甲状腺素T3也显著提高(P<0.05),且高抗菌组最大;甲状腺素T4浓度大幅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低、中、高抗菌肽组均比对照组降低,高、中2个试验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高剂量组降幅最大。血清总蛋白质质量浓度,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9.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PCR方法配合生化鉴定,从有肺炎症状猪的肺脏及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症状猪的鼻拭子中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然后做了药敏试验,并用PCR方法对这66株Pm进行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e Pasteurella multocida,T^ Pm)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PCR鉴定与生化鉴定Pm结果完全一致;PCR分型表明有46株为D型Pm,18株为A型:Pm,1株为B型Pm,1株无法定型;有8株用PcR检测为T^ Pm;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这8株T^ Pm的进一步鉴定也表明均为产毒素菌株。所鉴定的8株T^ Pm都为D型,都分离于有严重PAR症状的猪。  相似文献   
90.
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东北细毛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0、100、200、300mg/kg水平丝兰皂甙,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对试羊采食后的0、2、4、6、8h瘤胃内环境指标进行测定,各组在同一时间点pH无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上随着丝兰皂甙添加水平的上升,pH随时间变化有变缓趋势;300mg/kg组较对照组4h和6h乙酸浓度下降15.1%和19.8%,丙酸浓度则提高22.7%和22.9%,差异显著(P〈0.05),各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300mg/kg组对氨的抑制率分别为17.17%、29.84%和27.12%,200mg/kg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后,测定试羊血液生化指标,各组均处正常生理范围内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