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40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境内渭河干流及其支流,是黄河裸裂尻鱼、厚唇裸重唇鱼、嘉陵裸裂尻鱼、拟鲇高原鳅的主要栖息地、产卵场所和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82.
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来,潼关高程持续抬升,渭河下游仍在淤积发展,究竟是潼关高程抬升引起渭河下游淤积发展,还是渭河下游淤积发展造成潼关高程的缓慢上升,一直是三门峡问题的焦点。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渭河下游与潼关断面两者间水位变化和河段冲淤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渭河下游与潼关河段水力泥沙要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潼关河段(或潼关断面)若发生冲淤,通常会引起华阴以下河段发生沿程冲淤,并随之引起华阴以上河段发生较大范围的溯源冲淤;此外,潼关高程与渭河下游泥沙累计淤积量及河床比降减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一、充分认识搞好渭河沿岸绿化的重要意义渭河横穿关中平原,浇灌着富饶的八百里秦川。渭河流域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欧亚大陆桥的枢纽、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更是我省国民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中心。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我省的形象和声誉,影响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搞好渭河绿化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水旱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治理进展缓慢等生态环境问题,致使渭河下游洪泛区生态风险不断增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植被和坡度信息的不同组合来评价区域的土壤侵蚀风险程度,并将其组合值在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作为水土流失风险的度量指标,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华阴和潼关县渭河干流及其南山支流河道附近,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  相似文献   
85.
基于生态保护的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南岸绿化景观设计,以“生、息、绿、脉”为主体和题材,以“项目的可持续”和“项目的互动性”为设计准则,以“文化”为主要设计要素,在保护、优化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创造能充分体现自然景观特征并且符合人游憩心理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86.
赵婉玲 《甘肃农业》2007,(9):56-58,29
在实测水文基础资料及河道查勘的基础上,分析了渭河“05.10”洪水的来源、特性、对河道冲淤及河势的影响,提出了对渭河下游河道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7.
晚全新世渭河西安段河道变迁与土壤侵蚀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据地貌特征、地质资料、文献记载、考古资料等综合分析 ,确定了渭河西安段春秋战国、唐代的河道位置 ;分析了春秋以来河道北移的平均速率为 1 .74~ 2 .71 m / a,并具有加速趋势 ,以及东西部河道北移速率差异的原因 ;计算了咸阳 -梁村 2 2 km长的河段春秋后期以来 (2 3 0 0 a B.P.- 0 a B.P.)、春秋后期至唐 (2 3 0 0 a B.P.- 1 2 5 3 aB.P.)以及唐以来 (1 2 5 3 a B.P.- 0 a B.P.)河流侧蚀形成的年均土壤侵蚀量分别为 2 4 1 1 87,1 4 2 1 4 9,3 2 3 94 2 t  相似文献   
88.
BP神经网络在渭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渭河水环境质量状况,将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引入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领域,采用渭河2010年(9月7日至10月11日)水质指标监测数据,构建了渭河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3个水质监测项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对渭河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环境保护部公布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评价方法简便可靠,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89.
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系统健康的关键在于满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变动范围法(RVA)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研究。提出了基于RVA阈值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渭河中下游林家村、咸阳和华县三个断面,得出三个断面的生态环境需水分别为5.295亿m3、11.274亿m3和23.908亿m3。与三个断面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通过分析三个断面不同时期的生态需水满足度,得出三个断面的生态需水满足度最小值出现时间集中于汛期的5月、6月、8月和9月。因而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应注意汛期的生态环境需水调度。  相似文献   
90.
宝鸡市把渭河绿化作为春季植树造林的重点,沿渭河六个县区同时启动这项保卫“关中母亲河”的绿化行动。截至目前,绿化面积达8850亩,栽植各类苗木97万株,占总任务的68%,118公里的渭河两岸已经披上绿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