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篇 |
农学 | 3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48篇 | |
综合类 | 77篇 |
农作物 | 1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2篇 |
园艺 | 14篇 |
植物保护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渭河关中段近400a来洪涝灾害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600-1995年396a间渭河关中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等级和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关中段在这一时段内共发生了99次洪涝灾害,平均约4a出现1次;其中轻度涝灾52次,中度涝灾35次,大涝灾8次,特大涝灾4次.根据洪涝灾害频次变化,可将这一时期洪涝灾害分为3个阶段,其中1600-1669年和1670-1859年属洪涝灾害少发阶段,但两阶段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前者主要以灾害加剧为特征,后者则主要以灾害频次稳定为特征;1860-1995年是洪涝灾害多发阶段.周期分析发现准3 a洪水周期最为明显,其次是7.14 a的周期.初步判断准3 a洪水周期可能与ENSO(赤道厄尔尼塔和南方涛动是一种海气耦合过程,统一称为ENSO)的2~7 a周期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2.
103.
以渭河宝鸡段及主要支流丰水期水体为例,选取12断面为监测点对其水质指标氨氮和总磷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水质在丰水期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渭河主河道水体和金陵河水体,最差水质达到劣Ⅴ类水,大部分监测断面水质超过了水功能区要求。最后给出相应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4.
105.
宝鸡市把渭河绿化作为春季植树造林的重点,沿渭河六个县区同时启动这项保卫“关中母亲河”的绿化行动。截至目前,绿化面积达8850亩,栽植各类苗木97万株,占总任务的68%,118公里的渭河两岸已经披上绿装。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渭河干流华县站1996-2009年氮浓度与流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渭河流域氮素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氨氮、亚硝氮和硝氮的年平均浓度在研究年内呈减小趋势,分别从1996-2000年的7.31,0.74和2.25 mg/L,减小到2001-2009年的6.88,0.71和1.99 mg/L;总氮年均浓度与年均负荷1996-2006年总的趋势是减小;(2)研究年内氮素年平均浓度为:氨氮>硝氮>亚硝氮;(3)枯水期氨氮浓度均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可能是河流径流量少和流域废污水增加所致;(4) 1996-2006年氮污染的点源贡献都呈现减小趋势,非点源污染贡献呈上升趋势,并且总体上非点源污染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107.
《河北渔业》2015,(11)
为全面了解渭河陕西段枯水期水质状况,于2014年4月对渭河陕西段7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对该区段水质进行初步评价。调查表明: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5个门类35种属,其中硅藻和绿藻在种类组成中占主导地位。浮游植物密度为2.00×106~60.88×106 ind./L,平均密度为23.57×106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84~123.78 mg/L,平均生物量为48.60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75~3.14,平均值为1.69,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渭河陕西段水质整体受到中度污染,流域生态保护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将排列熵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研究近60年来渭河干流降水序列的突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渭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60-2003年渭河流域干流天水、宝鸡、武功和西安4个站点日降水观测资料,按照不同窗口滑动取样得到不同时间段的降雨数据,利用排列熵算法分别计算其复杂度,分析复杂度序列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来检测序列的突变点,之后通过小波分析对复杂度序列进行逐级分解,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波动在降水突变中的贡献。【结果】渭河流域天水、宝鸡、武功和西安4站降水量在20世纪均发生了2次突变,其中位于上游的天水站突变发生于1971和1994年,位于中下游的宝鸡、武功和西安站突变发生于1980和1994年,呈现出一致性的特征。【结论】准10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气候波动是渭河干流降水突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在交通线路中桥梁是跨越河流的建筑物,位于河道中,桥墩缩窄了河道行洪断面,势必对河堤安全、河势稳定、输水安全及河道治理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陕西省临潼水文站和华县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对渭河特大桥桥位处的设计洪水位和壅水进行计算分析可知,在渭河大桥建成后对两岸堤防造成影响,对此进行分析评价,建议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0.
3月6日,全省渭河近堤绿化林带建设现场会在咸阳召开。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杨凌5市(区)及沿渭21个县(市、区)的绿化委员会主任、水利局长、林业局长,其它各市林业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参观了咸阳城区渭河近堤绿化现场、秦都区城市森林绿化现场、兴平市田阜乡渭河绿化现场、武功县周武大桥绿化现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