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林业   239篇
农学   360篇
基础科学   209篇
  328篇
综合类   2088篇
农作物   240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529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II土壤固碳潜力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国,提高中国农田土壤碳收集能力对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结合大量前人调研资料和田间试验数据整理分析,根据近20年来中国各省(市、区)农田土壤有机碳量变化趋势,估算了农田土壤碳源、汇潜力.由估算得出,假设在20世纪80年代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约为668 Tg C,即表明假设条件下,中国农田土壤要吸收668 Tg C才能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也说明80年代后期中国农田土壤为碳汇效应.本研究对认识和评价中国农田土壤碳汇能力及其农田土壤固碳潜力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2.
尿素施用对稻田土壤甲烷产生、氧化及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斌  马静  马二登  徐华  蔡祖聪 《土壤》2010,42(2):178-183
通过田间和培养试验研究了不施尿素(N0kg/hm2)和施用尿素(N300kg/hm2)对水稻生长期稻田土壤CH4产生潜力、氧化潜力和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全生育期内,施用尿素降低土壤CH4产生潜力,并推迟其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尿素作为基肥和穗肥施用抑制土壤CH4氧化,而作为分蘖肥施用短暂地促进然后抑制土壤CH4氧化;施用尿素降低稻田CH4排放量。施用尿素通过同时影响CH4产生潜力和氧化潜力来影响稻田CH4排放。  相似文献   
83.
基于RS数据和GIS方法估算区域作物节水潜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遥感ET数据开展用水定额管理及节水潜力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是对传统农业节水研究的有益补充。该文利用分类均值法构建了基于遥感ET数据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考虑耗水较低兼顾水分生产率较高的原则,提出基于水资源脆弱区作物ET定额估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获得冬小麦及夏玉米的ET定额分别为346.00、313.00 mm;保持现有土地利用结构不变,以作物ET定额为评价标准,通过对超过该作物ET定额的像元进行调整,获得大兴区夏玉米及冬小麦的节水潜力分别为1 176.75、369.27万m3。该研究为利用遥感ET数据开展区域耗水节水潜力的定量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4.
空心村整治是解决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乡村地区土地资源闲置、空废及低效利用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符合平原农区地域功能特点的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是实施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工作的基础与依据。本文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为基础,基于平原农区的地域特色及优质耕地保育与现代商品粮基地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建立了涵盖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及经济社会可行性等影响平原农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释放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构建了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并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禹城市的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及整治可行性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乡镇的整治迫切性修正系数处于0.18~0.96之间,自然适宜性修正系数处于0.69~0.84之间,整治可行性修正系数处于0.11~0.77之间;(2)禹城市空心村整治的理论潜力及现实潜力分别为3 517.86 hm2和1 853.18 hm2,新增耕地系数达16.89%。近期空心村整治需重点挖掘市中街道、十里望镇和房寺镇的整治潜力,远期需加强其他乡镇村庄整治;(3)市中街道周围的农村居民点自然适宜性较低,可考虑将该区空心村整治后复垦为建设用地,其他乡镇空心村整治后复垦为耕地,提高综合用地效益。  相似文献   
85.
探讨了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综合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评价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6.
作为旱地作物的玉米,其抗旱性是指在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条件下,不仅能存活下来,而且能使产量稳定在一定水平的能力。其抗旱机制通常有3种:躲旱(drought escape)、避旱(drought avoidance)和耐旱(drought tolerance)。其中避旱和耐旱统称为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躲旱是植株在严重的水分胁迫发生之前完成其生活周期的能力。避旱是在水分胁迫发生时,植株通过维持组织的高水势或以组织水势略微下降来忍受干旱的能力。耐旱则是随着水势的降低,植物组织的生理活动或代谢活动下降较低的能力。利用早熟品种躲旱,虽然适应干旱环境,但由于早熟性,其产量潜力不大。因此目前大多数育种家都倾向于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育种。根据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同玉米种质问的抗旱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玉米抗旱育种的内因和依据。在当代玉米主栽高产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中应存在抗旱基因,可直接用于玉米的抗旱育种。玉米引入我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长期在广阔的地域进行种植后经人工和自然选择形成了抗旱种质资源的丰富基础。王泽力(1998)对征集的百余份玉米材料筛选鉴定后发现,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耐)旱性,经改良后已经取得较好的育种成效。曾盂潜(1992)证实了当前广泛应用的自交系8112和黄早4都具有优良的抗(耐)旱性能。目前,以8112,黄早4为代表的改良系较多,都不失作为研究利用的重点。Dafrisa A研究认为,M017对高温与干旱的胁迫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由此说明,从经过选择和改良的农艺种质资源中可以筛选出抗旱的优良基因型。  相似文献   
87.
我国养猪场规模化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这为养猪场清洁发展机制CDM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养殖业CDM发展现状,调查和分析了我国养猪业发展状况;通过以广西某养猪场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养猪场温室气体(GHG)减排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规模化养猪场CDM发展潜力和GHG减排量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表明,规模化养猪场CDM项目能够带来良好的GHG减排效果,5万头养猪场可以实现约4万tCO2e·年-1的减排量,我国5万头以上养猪场累计减排量可达约330万tCO2e·年-1.  相似文献   
88.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各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迅速影响,重点城市对自然环境的环境容量和其承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供水水源地长期持续大量开采或超采,引发了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漏斗、地裂缝、海(咸)水入侵和水质污染等。在现状开采程度下,采用开采潜力指数法和长期开采动态分析法评价全省重点城市供水水源地开采潜力,以济西、大武、下马头和大沽夹河四处水源地开采潜力最大,而德州、菏泽及滨州三城区水源地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  相似文献   
89.
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及回归水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对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相应的评价和计算体系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对农业灌溉节水潜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研究的重点.指出不同尺度回归水重复利用的量化是合理计算真实节水潜力的关键.最后,对回归水重复利用研究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考虑回归水重复利用率的灌溉节水潜力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90.
固原市是宁夏最典型的干旱贫困县,农业结构单一、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是困扰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07年,依托自治区农牧厅的项目支持,首次在县内引进示范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其明显的抗旱效果和增产潜力深刻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