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54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63篇
  75篇
综合类   60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1584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为探究氮沉降背景下放牧对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本试验探究了放牧和短期氮添加(20 g·m-2·a-1)对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种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和氮添加增加了糙隐子草的重要值,放牧降低了糙隐子草叶面积,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围封草地中糙隐子草叶干物质含量,增加了围封和放牧草地中糙隐子草叶氮含量(P<0.05);相同氮素水平下放牧降低了植物群落高度,氮添加增加了围封样地植物叶面积和叶氮含量,增加了放牧样地植物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降低了叶干物质含量(P<0.05);回归分析表明,糙隐子草叶面积和叶氮含量能较好地解释群落水平植物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变化。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群落通过改变植株大小和主要叶性状来响应放牧和氮沉降,对预测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青藏高原湿草甸土壤氮组分对氮添加程度的响应规律,分析氮素大量输入生态系统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碌曲县尕海-则岔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的湿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对照(CK,0 g·m-2)、低浓度(N5,5 g·m-2)、中浓度(N10,10 g·m-2)和高浓度(N15,15 g·m-2)4种处理,分析不同氮添加下的土壤氮组分含量(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的垂直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添加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氮组分含量,其增加程度依次为N5>N10>N15>CK;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土壤氮组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在植物生长季内,氮添加处理后的土壤氮组分含量较高值出现在植物生长末期。本研究表明氮添加对青藏高原湿草甸土壤有效氮的增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尿素是一种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含氮46.6%,可以有效地代替反刍动物饲料中的一部分蛋白质,提高低蛋白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率,对反刍兽的生长、增重、泌乳等都有促进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畜牧业,它可代替反刍动物日粮中的部分蛋白质饲料,解决了畜牧业发展中蛋白质饲料的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不同梯度氮、磷单独及混合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植物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了青海省门源县典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功能群水平地上生物量,植物全氮、全磷含量及氮磷比对多梯度氮、磷添加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氮、磷添加均对群落地上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氮添加对禾草类和豆科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磷添加对禾草类和莎草类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氮磷交互作用对豆科和莎草类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群落水平上,氮添加显著提高了植物全氮含量,对植物氮磷比(N∶P)有正效应,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植物全磷含量,对植物N∶P有负效应,植物全磷对N∶P的负效应大于全氮对N∶P的正效应。本研究表明氮、磷添加可能会使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组成和植物养分含量发生改变,植物群落逐渐向禾草类发展;此外,高寒草甸植物生长趋向于受氮磷共同限制。  相似文献   
65.
建立了复方麻黄散中非法添加喹烯酮的HPLC-DAD检查方法。以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60∶4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采集波长范围为190~400 nm,提取波长为314 nm。通过液相色谱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和峰纯度分析对非法添加物进行确认。结果表明,该色谱条件下喹烯酮与其他物质分离良好。喹烯酮在2.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喹烯酮在复方麻黄散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为0.5%;方法的检测限为0.25 g/kg。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用于检查复方麻黄散中非法添加喹烯酮。  相似文献   
66.
试验以大田环境下的多份甘蓝型油菜的品种或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活性炭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不仅提高了胚产量,而且有利于小孢子胚的正常发育,添加活性炭的固液双层培养基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7.
添加纳米粒子的塑料包装材料在杨梅保鲜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技术应用在杨梅保鲜包装上是一个新的尝试,它采用了交互性实验设计方案,将银纳米材料添加进塑料制成包装材料,可观测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纳米塑料包装材料和纳米奇冰石在提高杨梅好果率和延长货架期方面有正面效果;同时,在抑制VC分解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虚拟仪器技术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对发动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的目的,采用PCI-9113A数据采集板实时采集发动机的技术状态参数,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 VIEW实现数据的处理及管理,建立了发动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发动机振动信号的采集以及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存储等操作.以该系统为基础,只需添加一些所需要的传感器,同时增加相应的软件模块,就可实现对发动机其它性能参数的监测及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69.
实验建立了兽用中药液体制剂中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四种解热镇痛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HPLC-PD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CAPCELL PAK MGⅡS5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84:16),流速1.0 mL/m...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长期施肥以及秸秆还田对黑土中微生物标识物氨基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调节黑土碳循环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90年,2018年选取其中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MNPK) 三个处理进行秸秆微区田间试验。这三个处理的土壤中分别再设加入1 cm 长玉米秸秆6000 kg/hm2的处理(CKS、NPKS、MNPKS)和不加入玉米秸秆的处理(CK、NPK、MNPK),共6个处理。秸秆与土壤混匀后置于PVC框(长0.9 m、宽0.6 m、高0.6 m)内,PVC框上端高于地面20 cm。在PVC框埋入土壤60天(夏季)、150天(秋季)后,取土样测定理化性状及氨基葡萄糖(GluN)、氨基半乳糖(GalN)和胞壁酸(MurN)含量。微生物真菌残体碳和细菌残体碳含量依据各氨基糖含量计算。  【结果】  与CK相比,NPK和MNPK处理能够促进氨基糖在土壤中的积累,其中第60天氨基葡萄糖分别显著增加18.81%和105.36%;胞壁酸分别显著增加19.62%和129.30%。两种施肥措施均能提升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碳的含量,而且MNPK处理微生物残体碳积累量较CK处理高出近1倍。各处理中真菌残体碳含量要远高于细菌残体碳含量,两种施肥措施均会降低真菌残体碳占微生物残体碳的比重,说明施肥会增加细菌在这一过程中对黑土有机碳积累的贡献。NPKS处理氨基葡萄糖占总氨基糖含量百分比明显增加,MNPKS处理真菌来源的氨基葡萄糖所占百分比也在第60天、第150天这两个时期内逐渐上升,表明真菌细胞死亡残体积累量在增加。  【结论】  添加秸秆后的MNPK处理促进了黑土中微生物残体碳的积累,NPK处理与秸秆添加相结合可以提高真菌残体碳在微生物残体碳中所占比重。因此,施肥和秸秆添加会使黑土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残体的积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