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271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341篇
  329篇
综合类   1995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487篇
畜牧兽医   2354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麻雀搬家     
六月的傍晚,凉风习习,满载农民丰收希望的一台台收割机仍在田野劳作。河南省郏县冢头镇圪塔王村外的麦场内.金灿灿的麦粒堆积成山。收过麦子的村民们吃过饭,陆续来到麦场,在纳凉的同时,唠起了家常。  相似文献   
182.
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对经济性、动力性以及行驶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利用CFD软件fluent对皮卡车的外流场进行模拟,得到了对称面车身上下表面压力分布和尾流流场结构,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然后对皮卡驾驶室顶棚作了改进,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流场性能,为汽车设计开发人员优化产品设计提供了汽车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3.
鸭绿江斑鳜人工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平  徐英杰 《齐鲁渔业》2008,25(5):18-19
鸭绿江分布的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鱼类,近几年已经开始人工养殖,并出口韩国。由于人工繁殖苗种技术难度较大,而天然苗种数量有限,致使斑鳜人工养殖始终没有形成规模。2007年,我们在凤城市大堡鱼种场进行了斑鳜的人工育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4.
海藻多糖具有抑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可用于食品的涂膜保鲜。本文概述了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保鲜机理,并将目前已发现的具有活性的海藻多糖种类及其在食品涂膜保鲜中的应用现状、保鲜效果等进行综述,同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5.
王蕾  章守宇  汪振华  王凯  林军 《水产学报》2011,35(7):1037-1049
2005年—2006年及2010年5—6月对枸杞岛近岸岩礁生境分布的底栖海藻进行观测和潜水采样,发现岩礁生境潮下带底栖海藻组成模式分以大型底栖海藻铜藻为优势种和以孔石莼等小型藻类为优势种两类。2009年2月—2010年1月利用组合刺网对枸杞岛海域岩礁、沙地和贻贝筏式养殖区3种生境的鱼类进行了逐月采样,通过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等统计分析手段发现:(1) 岩礁生境鱼类以底栖趋礁杂食性为主,沙地生境鱼类以中下层洄游肉食性为主,贻贝筏式养殖区生境鱼类大型个体占优;(2) 岩礁生境鱼类多样性较高,大型底栖海藻生长的岩礁生境中鱼类群落组成较小型底栖海藻生长的岩礁生境稳定。前者为枸杞岛近岸优势种群繁衍提供有利条件,对鱼类幼体和小型个体有诱集作用,为鱼类捕食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鱼类群落较稳定;后者易受外界鱼类迁移的影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月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186.
近年来,鲍粉状配合饲料已普遍应用于稚鲍与幼鲍的培育,但对成鲍仍以投喂大型海藻为主,2003年4月13日至7月12日笔者在连江县官坞海洋开发公司鲍鱼养殖场,利用直接形成的加工工艺和不同的粘合剂自制三种片状饲料饲养盘鲍(Haliotis discus discus),观测饲料的稳定性和适口性,并对鲍的生长效果与投喂天然饵料进行比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7.
随着养牛行业规模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日益突出,如何生态养牛,促进健康养牛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近几年,床场一体化养牛模式作为无污染、零排放、降本节能的新型养殖模式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多家奶牛场和水牛场得以应用与推广,本文就该模式的诞生、发展及应用进行全面阐述,为其在养牛业更大范围地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8.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热风干燥猕猴桃切片含水率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研究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该试验通过对猕猴桃切片进行热风干燥,考察不同干燥温度(70、80、90℃)、切片厚度(3、4、5 mm)下的干燥特性。试验采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含水率,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分析热风干燥过程中猕猴桃切片内部水分分布状态与变化规律,建立动力学模型,验证并预测。结果表明: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开始为外部控制,随后属于内部扩散控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范围为1.58×10-7~4.18×10-7 m2/s,扩散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能显著提高猕猴桃干燥速率,可加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以及自由水的迁移。自由水和结合水先于不易流动水发生变化,自由水含量在干燥前期逐渐下降,此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自由水被脱除后,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依次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干燥的进行,不易流动水逐渐被脱除,此时结合水含量开始下降直至干燥结束。整个干燥过程中,猕猴桃切片部分自由水先转化为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相互转化,循环往复伴随整个干燥过程。以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不易流动水的核磁峰值总和、切片厚度和干燥温度为自变量,猕猴桃切片含水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82。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数学模型可用于描述猕猴桃切片热风干燥过程,可实现对猕猴桃切片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热风干燥工艺和过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9.
为缩短蒜片热风干燥时间,提高干制蒜片品质,将超高压与超声波技术应用到蒜片干燥前处理,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分析预处理对蒜片干燥过程中内部不同状态水分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前超声或超高压预处理有利于加快干燥过程,超声、超高压和超高压-超声预处理的干燥时间分别比没有预处理的对照组降低了37.50%、43.75%、62.50%;三种预处理均可以降低干燥能耗,尤以超高压-超声最为显著(P0.05),相比对照降低了32.31%。低场核磁共振测定结果表明,预处理后蒜片中存在三种状态的水分,自由水占的比例最大,不易流动水次之,结合水最少。干燥过程中脱除的主要是自由水,超声和超高压均降低了自由水的脱除时间,超高压-超声预处理脱除自由水的时间最少,为90 min,说明超高压和超声联合更有利于减弱蒜片组织对水分的束缚并增强水分的流动性。通过扫描电镜发现,超高压使蒜片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壁破坏严重,而经超声预处理的蒜片组织出现疏松多孔的结构,超高压-超声扩增了蒜片的显微通道,验证了超高压-超声更有利于提高水分的流动性。经超高压或超声预处理后,干制蒜片的色差降低,复水比和蒜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超高压与超声联合预处理得到的干制蒜片品质较优,色差值为16.11,大蒜素含量为2.67 mg/g,复水比为2.90 g/g。研究结果为高效节能、高品质的大蒜干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0.
为研究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的水分相态及其分布特征,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快速、无损、准确的检测技术,通过硬脉冲回波序列CPMG(carr-purcell-meiboom-gill sequence)测量水稻种子横向弛豫时间T2,根据横向弛豫时间T2的差异区分种子内部的水分相态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T2反演谱横向弛豫时间T2长短的差异,发现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内部水分存在结合水、自由水2种水分状态,同时可区分出内层水、中层水、外层水3种水分分层;二者均能通过回归方程合理的估测水稻在浸种过程中种子的吸水率情况;通过T2反演谱信号幅值大小的差异,发现水稻浸种过程中的种子总水含量不断上升,但由于判定依据及划分方式的不同,二者在水分的流动方式上略显差异。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内部的水分变化进行了直观的揭示,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种子水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