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79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97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为探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溃烂病的病原,并筛选有效的外用和内服药物,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人工感染、药物筛选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N-1株为中间气单胞菌,N-2株和N-3株为凡隆气单胞菌,且携带气溶素aerA、细胞毒性肠毒素Act、鞭毛Fla、酯酶Lip等毒力基因。N-1、N-2、N-3对应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0~(5.21)、10~(5.88)、10~(5.53) CFU/尾,外用和内服药分别优先选择优力克和氟苯尼考。中间气单胞菌和凡隆气单胞菌可引起大鳞副泥鳅皮肤溃烂病,优力克外泼和氟苯尼考内服可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992.
以台湾泥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pH、鲜度K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感官评价探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台湾泥鳅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4、12℃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泥鳅肉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K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贮藏温度为4、12℃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都高于-3℃时的速率;感官分数值均呈降低趋势。综合结果分析,-3℃贮藏条件下台湾泥鳅的食用期为15 d,4℃贮藏条件下为6 d,12℃贮藏条件下为2 d,所以低温贮藏明显能延长台湾泥鳅的食用期。  相似文献   
993.
泥鳅、对虾、莲藕共生80 d结果表明,对虾投放量为17 991尾·hm-2时,立体混养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94.
有机融雪剂对泥鳅的急性毒性以及红细胞微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醋酸钾和染毒时间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和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浓度的醋酸钾均能诱发泥鳅红细胞微核.且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泥鳅红细胞的微核测定法可作为监测水环境中致突变化合物的一个较为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前,辽宁省营口县旗口乡已有580多人捕捞泥鳅,据不完全统计,年捕捞量可达6万多公斤。现在农村个体户的泥鳅收购点已发展到30多户。  相似文献   
997.
近几年来,泥鳅人工养殖面积,不断增加,仅靠自然繁殖已不可能获得批量的苗种,为满足养殖生产的需要。我们于1989年分别在兴化市海南乡、东鲍乡开展了泥鳅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的工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亲鳅的来源和雌雄的鉴别 1989年5~6月份,从本地市场上购买  相似文献   
998.
李维平  王梅 《科学养鱼》1997,(12):30-30
近年来,我们在苗种发塘中遇到了野生泥鳅泛滥成灾,给苗种培育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清除,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拉网密集清除法清晨水体溶氧低,当水体溶氧不足时泥鳅跃出水面吞吸空气,进行肠管呼吸,在此时拉网上网率高。清除方法是:用夏花网把上网的苗种和泥鳅倒人事先准备好的并带有框架的网箱内,野生泥鳅在短时间密集情况下向下层钻,而苗种则向上游,利用这一习性,把网箱一头压人水面下一定深度,同时向下压处划水形成水流,苗种便顺水流游走,剩下的野生泥鳅和小部分苗种再密…  相似文献   
999.
《科学养鱼》1988,(1):26-27
目前用生物技术改良鱼类品种已获成功。可以用泥鳅精子生产鲤鱼,要生产雌雄均可。  相似文献   
1000.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商品体长一般为8-12厘米、体重10~25克,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地河川、塘堰、稻田、沟渠和湖泊、水库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