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63篇
基础科学   136篇
  68篇
综合类   681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宋宇 《农业考古》2020,(1):123-131
油脂分为动物脂肪与植物油脂,油脂不仅是人类的主要营养品和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人类很早就利用油脂满足各种生活需要。动物脂肪首先被广泛应用于烹饪、照明、润滑、仪式活动、艺术等方面。汉代以来,随着油料作物的广泛种植,植物油品种不断增多,生活用油更加多元化。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油料作物的栽培,在榨油工具方面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多元化的生产技艺,油脂的应用也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梳理并总结目前古代油脂研究的成果,对减少油料进口、实现粮食供给安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其中有很多活性成分,经精炼后很多活性成分有所损失,为了寻找适合的加工方式,采用带籽壳、不挑坏籽用螺旋榨油机直接室温压榨和去籽壳、 挑出坏仁用浸提法抽提的方式获取岑软3#油茶的毛油,并测定它们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表明:前者酸价是后者的10.4倍,前者过氧化值是后者的1.7倍,后者的两个指标都远低于标准GB/T 11765-2018中压榨和浸提获得的油茶籽原油和最优级别成品油的指标。  相似文献   
43.
2022年,在极端天气导致巴西大豆大幅减产、俄乌冲突影响全球供应链安全性、印度尼西亚食用油出口禁令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油料油脂价格大幅上涨。受国际市场连带影响,国内油料油脂进口量减价高。同时,国内油料大幅减产,加工企业库存持续偏低,国内食用油供给收紧,价格持续上涨。2023年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将创纪录,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印度尼西亚保持增产潜力,全球油料油脂供需关系将有所改善,国内食用油价格有望回落。但全球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叠加主要农资化肥价格上涨,国际油料油脂价格波动风险仍较大。由于中国油料油脂进口依存度高、来源集中、受国际影响较大,且国内食用油消费需求有望回暖,油料扩种存在一定难度,预计价格回落空间有限。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油料油脂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油料油脂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  相似文献   
44.
氧化油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饲喂不同过氧化值油脂的饲料,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生长性能、肝胰腺抗氧化能力与氧化油脂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油脂导致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下降(P<0·05),肝体比显著增加,但肝脂率、肌脂率的变化不明显(P>0·05);相对于过氧化值较低的饲料,饲料过氧化值(POV)为73·44mmol/kg时,肝胰腺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增高(P<0·05);氧化油脂对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5.
绿色饲料添加剂是当前研究的方向,本实验以红皮洋葱为原料,研究其抗氧化作用。用95%乙醇作溶剂,通过微波辅助法提取洋葱精油,料液比为1∶5,微波功率160W,微波时间160s,微波处理之后浸泡2h,浸泡温度55℃,抽滤后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洋葱精油。然后将其加入猪油和花生油中,添加浓度分别为0、0.07%、0.1%、0.2%和对照组0.05%的BHT(二叔丁基羟基甲苯)。采用烘箱贮藏法,以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为指标研究其对猪油和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洋葱提取物对猪油和花生油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具有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46.
蒋立  曾凡坤  胡茂 《畜禽业》2008,(6):16-17
在骡鸭与樱桃谷鸭的填肥料中添加4%玉米油或鸭油,研究添加动植物油脂填饲对鸭产肝性能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油,与添加鸭油填饲相比,2个品种鸭获得较高的肝重与较低的料肝比,且骡鸭添加玉米油组的肥肝率显著高于鸭油组(高出30%);经填饲,骡鸭的肥肝重较樱桃谷鸭高,同时料肝比较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意味着肥肝生产中,填饲时添加玉米油较添加鸭油更利于提高产肝性能;并且对骡鸭更有效。对于其根本原因,需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鸭肝的生脂酶基因、与甘油三酯分泌及脂肪分解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47.
亚麻油粉末油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明胶、阿拉伯胶为主要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原理(G-A法),对亚麻油进行微胶囊化,从而制得一种微胶囊化效率高的粉末亚麻油产品。这种粉末油脂流动性好、外观好,是一种理想的保健品。  相似文献   
48.
植物油脂不仅是人类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可再生原料.本文概述了植物油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从母体效应、QTL、GWAS等多个方面总结了油料作物油脂合成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已知的油脂合成调控相关基因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深入了解油料作物油脂合成调控网络提供了参考,也为油料作物的分...  相似文献   
49.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茶油原产地快速鉴别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研究茶油原产地溯源问题,维护其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该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湖南、江西、安徽和浙江4个不同产地茶油的光谱数据,并运用 Savitzky-Golay 平滑(savitzky-golay, 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 MSC)、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on, FD)和矢量归一化(vector normalization, VN)等4种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提取最佳主成分,构建 PLS 回归模型;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 PLS 算法提取最佳主成分,作为 BP 人工神经网络(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ANN)输入变量,构建 PCA-BPANN 和 PLS-BPANN 模型。以验证集相关系数 RP 和验证集均方根误差 RMSEP 为模型的评价指标,分别优选最佳 PLS 和 BPANN 模型。试验结果表明,SG-PLS-DA 和 SG-PLS-BPANN-DA 模型对未知样本的整体分类准确率均大于90%。其中,SG-PLS-BPANN-DA 的鉴别效果优于前者,其建模集相关系数 RC、均方根误差 RMSEC 分别为0.974、0.170,验证集相关系数 RP、均方根误差 RMSEP 分别为0.972、0.172,对上述两类样本集的总体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8.15%、95.83%,该模型能较准确鉴别茶油原产地。研究结果可为快速辨别茶油原产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微藻的大规模培养以及生产生物燃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微藻藻株性能.为了从自然水域中筛选、分离能够异养生长并同步处理养猪废水和实现油脂积累的高油脂产率微藻,本研究采用平板划线、单胞分离和毛细管分离3种方法,对51个采样点的样品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18株藻,71株能够进行异养生长,其中33株能够在猪场污水中生长,且17株藻生长良好.根据形态特征对分离得到的部分藻株初步鉴定为小球藻(Chlorella sp.)和栅藻(Scenedesmus sp.).比较这17株藻在猪场污水中的生长速率和油脂含量,藻株13-6、19-4、20-6和34-2的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147、0.162、0.177和0.154 d-1,较其他藻株生长更快;19-4、24-1和34-2的油脂含量分别为19.7%、22.9%和28.8%,高于其他藻株.从中选取生长快且油脂含量高的藻株19-4和34-2经18S rDNA鉴定为Chlorella sorokinlana和Chlorella sp.,分别命名为C.sorokinlana 19-4 (GenBank登录号:KU948990)和Chlorella sp.34-2 (GenBank登录号:KU948991).将微藻培养体系扩大至30 L反应器,利用稀释猪场污水培养C.sorokinlana 19-4和Chlorella sp.34-2,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达到0.153和0.149 d-1;油脂含量分别达到18.73%和29.27%;最大生物量浓度分别达到0.78和1.12 g/L.C.sorokinlana 19-4对废水培养基中总氮、总磷的最高去除率分别高达70.56%和90.98%,34-2则分别为60.24%和85.07%.脂肪酸组分分析表明,Chlorella sp.34-2主要含有Cl6∶0、C18∶2n6c及C18∶3n3,其脂肪酸组分含量符合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要求标准.结果说明这两株微藻在净化废水和生产生物柴油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猪场污水养殖微藻,既可以节约大量营养盐成本,促进微藻生物柴油产业的推进,又可以净化污水,促进水资源再利用,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