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249篇
  568篇
综合类   120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889篇
畜牧兽医   461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9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弧菌病和丝状细菌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已十分成熟,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均已被掌握。目前困扰其育苗成活率与成功率的主要问题是病害的频繁发生,2008年春季育苗中,广东、福建、海南等主要育  相似文献   
992.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TS-1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经TSB培养的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极显著高于经TSA培养的河流弧菌(P〈0.01);河流弧菌经TSB培养后能很好地黏附于青石斑鱼表皮黏液,其黏附量随菌浓度升高而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特征;不同生长阶段河流弧菌的黏附能力不同,在培养初期阶段细菌的黏附量先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培养24h后黏附量达到最大,而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其黏附量急剧下降。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黏液有较强的黏附作用,其黏附作用受细菌培养条件、营养状况等自身因素的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河流弧菌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47—351]  相似文献   
993.
近几年,我国的观赏鱼市场兴起一股“异型狂潮”,这些异型几乎全部来自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往往价格不菲,令水族爱好者感到囊中羞涩。其实,中国水域辽阔,着实不乏各种奇形异状的“异型”品种,比如中国特有的原缨口鳅属鱼类就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品种。原缨口鳅属的鱼类为我国所特有,属鲤形目中的平鳍鳅科,目前已发现的有8个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元江、珠江、海南岛和闽浙沿海的闽江、富春江等河流,以及长江的鄱阳湖和洞庭湖等水系。  相似文献   
994.
对连云港周边不同海域的海水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进行分离,对检出菌株进行溶血性及耐药性检测.菌株检出率78%,溶血素阳性率68%,文蛤浸养感染率及死亡率20%~30%;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其对GN、SXT、TE、CAZ、CTX、CRO、CI、DO和NOR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10%;对FR和AMP的耐药率在60%以上.连云港海域内及海产品中均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其中TRH型毒素分布较多.对海水养殖行业及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995.
匙吻鲟又称鸭嘴鲟,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它与欧洲鲟、中华鲟一样为世界名贵鱼类。匙吻鲟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摄食浮游动物,其卵、肉、皮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适合于在大型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996.
王青柏  胡超群  陈偿  徐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22-3225,3257
[目的]构建未引入任何遗传标记物的溶藻弧菌vscC基因框内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以溶藻弧菌ZJ51-O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扩增法构建体外vscC基因缺失片段;扩增产物经酶切后连接至自杀质粒pDM4,再转化入大肠杆菌SY327进行克隆,筛选阳性克隆子并进行PCR分析鉴定;提取阳性克隆子的自杀重组质粒pDM4-△vscC,用热休克法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S17-1中,再经接合生殖的方式将自杀重组质粒导入溶藻弧菌ZJ51-O菌株中,利用抗生素筛选策略与蔗糖反向筛选系统,挑选疑似目的突变菌株,最后利用PCR鉴定与测序分析进行确证。[结果]溶藻弧菌ZJ51-O的vscC基因框内缺失突变株构建成功。[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vscC基因的功能和T3SS在溶藻弧菌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溶藻弧菌的其他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试验经验。  相似文献   
997.
基于RUSLE对沂沭泗河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定量研究,确定土壤侵蚀风险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59.297%为微弱侵蚀,15.65%为中度侵蚀,主要分布于沂沭泗河流域土壤侵蚀的重点风险区域和重点治理区沂蒙山区;人类合理的活动在减少土壤侵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为该区域控制水土流失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8.
豹纹鳃棘鲈致病性哈维氏弧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养殖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因,从患病豹纹鳃棘鲈血液及内脏、体表溃疡处分离到2株优势菌,其中编号为1031的菌株经人工感染证实能够引起被感染鱼的死亡,为引起该豹纹鳃棘鲈溃疡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031与弧菌属的基本特征相符,分别基于16SrDNA序列及热激蛋白60基因(hsp60)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菌株1031与哈维氏弧菌聚为一支,置信度均为97%,以1031为模板特异性扩增哈维氏弧菌toxR基因,也得到了预期382bp的核酸片段。综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此次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原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仅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120μg)、菌必治敏感,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等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河流水质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求解,为预估河流水质参数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用混沌序列的产生过程模拟粒子初始化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加入单纯形算法提高计算精度,建立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一维及二维河流水质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一维及二维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求解;随着参数取值区间的不断扩大,算法的运算时间增加;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比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且计算精度更高。【结论】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能改善原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是分析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预估一维及二维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玛纳斯河流域耕地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准确地评价耕地质量是制定农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对玛纳斯河流域典型农田的土壤进行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化验,结合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数据,筛选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土壤pH 值、总盐含量、地下水埋深7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耕地利用潜力评估模型。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处在缺氮、少磷、丰钾状态,以中潜力和中高潜力为主,占总面积的72.68%;高潜力和低潜力区面积较小,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32%。该模型和评价方法可为流域土地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