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1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251篇
  568篇
综合类   120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895篇
畜牧兽医   462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9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通过分析滹沱河上游流域的水文气象变化特征,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定量探讨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水资源的优化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测法、流量历时曲线法和水文敏感性分析法.【结果】1957~2013年,滹沱河上游径流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量0.15×10~(8 )m~3/a.径流的年际变化序列在1979年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年径流均呈减少趋势.与1957~1979年相比,1980~2013年径流的减少趋势有所减缓,仅为之前的38%,而多年平均径流的减少量超过50%.同时流量历时曲线存在明显下移,径流的年内分配更加趋于均匀,季节变化的差异减小.基于水文敏感性分析法,1980~2013年流域径流减少有26.7%归因于气候变化,而有73.3%归因于人类活动.【结论】1957~1979年,降水减少可能是引起滹沱河上游流域径流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而1980~2013年径流减少的主因则为工农业耗水和城镇生活用水的激增,即人类活动是滹沱河径流减少的主因.  相似文献   
982.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内部盐渍化土壤年际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内部盐渍化土壤年际变化规律,分析变化成因。在盐渍化土壤理化特性和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土壤盐渍化指数SSI,对盐渍化土壤做出等级评定。结果表明,1990—2014年间玛纳斯河流域共有9.45×104 hm2盐渍化土壤被成功改良,盐渍化土壤景观破碎度和分维度指数都有所增加。2014年耕地中的盐渍化土壤与1990年盐渍化土壤划分程度相比较,有向轻度转化的趋势。1990—2014年间始终未被开垦的典型盐渍化土壤盐碱程度有向重度转化的趋势,其上的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研究构建的SSI可以应用于盐渍化土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可为农业部门科学管控盐渍化土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3.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对不同处理后的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结果显示: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经40、60和80 ℃热处理10 min后河流弧菌的黏附率出现显著性升高,而100 ℃处理10 min则能极显著降低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黏液对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没有显著影响,高碘酸处理则能极显著提高河流弧菌的黏附率;8种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甘露糖、甘露醇、麦芽糖能极显著促进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乳糖、果糖及蔗糖能显著性促进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半乳糖则没有显著性影响;高浓度的细胞表面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但较低浓度的细胞表面提取物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经Sephadex G-100分离得到3个洗脱峰,河流弧菌对第1个洗脱峰的黏附作用最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病原性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黏液有较强的黏附作用;青石斑鱼表皮黏液中存在特异性黏附受体;黏液中的主要黏附受体是热稳定性较高、耐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的大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984.
1噬菌蛭弧菌微生物生态制剂的研究历程 1979年,我国首次开展对噬菌蛭弧菌(以下简称蛭弧菌)的研究。研究中发现蛭弧菌对许多动物(包括人体)和植物的致病菌,如霍乱弧菌、不凝集弧菌、伤寒沙门菌、副溶血弧菌、福氏志贺菌及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溶藻弧菌、荧光假单胞菌等均具有显著的裂解作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江苏省海洋渔业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证明,蛭弧菌对水生动物养殖中常见的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裂解率可达97.33%。  相似文献   
985.
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弧菌病和丝状细菌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已十分成熟,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均已被掌握。目前困扰其育苗成活率与成功率的主要问题是病害的频繁发生,2008年春季育苗中,广东、福建、海南等主要育  相似文献   
986.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TS-1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经TSB培养的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极显著高于经TSA培养的河流弧菌(P〈0.01);河流弧菌经TSB培养后能很好地黏附于青石斑鱼表皮黏液,其黏附量随菌浓度升高而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特征;不同生长阶段河流弧菌的黏附能力不同,在培养初期阶段细菌的黏附量先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培养24h后黏附量达到最大,而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其黏附量急剧下降。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黏液有较强的黏附作用,其黏附作用受细菌培养条件、营养状况等自身因素的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河流弧菌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47—351]  相似文献   
987.
近几年,我国的观赏鱼市场兴起一股“异型狂潮”,这些异型几乎全部来自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往往价格不菲,令水族爱好者感到囊中羞涩。其实,中国水域辽阔,着实不乏各种奇形异状的“异型”品种,比如中国特有的原缨口鳅属鱼类就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品种。原缨口鳅属的鱼类为我国所特有,属鲤形目中的平鳍鳅科,目前已发现的有8个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元江、珠江、海南岛和闽浙沿海的闽江、富春江等河流,以及长江的鄱阳湖和洞庭湖等水系。  相似文献   
988.
对连云港周边不同海域的海水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进行分离,对检出菌株进行溶血性及耐药性检测.菌株检出率78%,溶血素阳性率68%,文蛤浸养感染率及死亡率20%~30%;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其对GN、SXT、TE、CAZ、CTX、CRO、CI、DO和NOR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10%;对FR和AMP的耐药率在60%以上.连云港海域内及海产品中均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其中TRH型毒素分布较多.对海水养殖行业及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989.
匙吻鲟又称鸭嘴鲟,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它与欧洲鲟、中华鲟一样为世界名贵鱼类。匙吻鲟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摄食浮游动物,其卵、肉、皮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适合于在大型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990.
王青柏  胡超群  陈偿  徐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22-3225,3257
[目的]构建未引入任何遗传标记物的溶藻弧菌vscC基因框内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以溶藻弧菌ZJ51-O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扩增法构建体外vscC基因缺失片段;扩增产物经酶切后连接至自杀质粒pDM4,再转化入大肠杆菌SY327进行克隆,筛选阳性克隆子并进行PCR分析鉴定;提取阳性克隆子的自杀重组质粒pDM4-△vscC,用热休克法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S17-1中,再经接合生殖的方式将自杀重组质粒导入溶藻弧菌ZJ51-O菌株中,利用抗生素筛选策略与蔗糖反向筛选系统,挑选疑似目的突变菌株,最后利用PCR鉴定与测序分析进行确证。[结果]溶藻弧菌ZJ51-O的vscC基因框内缺失突变株构建成功。[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vscC基因的功能和T3SS在溶藻弧菌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溶藻弧菌的其他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试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