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266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251篇
  574篇
综合类   121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900篇
畜牧兽医   464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9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常用抗菌渔药对副溶血弧菌的作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市场上8种常用抗菌渔药对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比较这8种常用抗菌渔药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副溶血弧菌的抑杀菌效果.采用2倍稀释法及抑菌圈法测定.8种常用抗菌渔药对副溶血弧菌的MIC分别为:甲砜霉素、氟哌酸为3.2 μg/mL,氟甲砜霉素6.4 μg/mL,土霉素12.8 μg/mL,庆大霉索、盐酸诺氟沙星和链霉素为25.6 μg/mL,而新诺明在25.6μg/mL时仍无抑杀菌效果;8种常用抗菌渔药在10倍MIC下,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氟甲砜霉素2.05 cm,氟哌酸1.75 cm,盐酸诺氟沙星1.35 cm,土霉素1.23 cm,甲砜霉素1.17 cm,链霉素1.10 cm,庆大霉素1.00 cm;联合用药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氟甲砜霉素与氟哌酸1.55 cm,氟甲砜霉素与土霉素1.43 cm,氟甲砜霉素与盐酸诺氟沙星1.42 cm,盐酸诺氟沙星与甲砜霉素1.30 cm,链霉素与庆大霉素1.23 cm,氟甲砜霉素与链霉素1.18 cm,土霉素与氟哌酸1.12 cm,链霉素与土霉素1.00 cm.通过对抗菌渔药筛选中最佳参数的探讨以及临床用药量与药物的负荷量的关系探讨,结论是抑杀副溶血弧菌氟哌酸为首选,其次为土霉素和甲砜霉素;3组联合用药效果与单独用药相比敏感度不变,5组联合用药则敏感度变低.  相似文献   
112.
根据弧菌属细菌(Vibrio spp.)共有的rpo A基因序列,比对和设计了一对PCR引物,建立了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弧菌属细菌的通用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对靶标DNA的检测灵敏度为58 fg/μL,对菌液的检测灵敏度为2.7×102cfu/m L,能够区分该属细菌与其它属的细菌,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使用建立的方法对分离自南美白对虾的病原菌进行了检验,并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待检测病原均为弧菌属的细菌,与测序结果一致,说明该检测方法可用于弧菌属细菌的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13.
养殖大菱鲆肠道中大菱鲆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1月,大连地区某大菱鲆养殖场发生病害并伴有死亡,主要症状为吻部下颌明显出血,腹腔积水,肝脏充血,肠道出血有白便。从患病大菱鲆肠道中分离出1株可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HZ-C1,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健康大菱鲆具有较强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确定菌株HZ-C1为大菱鲆弧菌。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大菱鲆弧菌HZ-C1对氯霉素、丁胺卡那及头孢曲松等11种抗生素敏感,但对青霉素、四环素及诺氟沙星等15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为大连地区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病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2016年7月,山东省长岛县深水网箱养殖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暴发严重皮肤溃疡症。作者对病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常规生理生化试验、gyrB和16S rDNA基因克隆测序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在病灶溃疡处分离到一株绝对优势菌BZ01,该菌株在TSB固体培养基上呈半透明菌落,在TCBS选择性培养基上菌落呈绿色。透射电镜观察为短棒状,具有单根极生鞭毛。人工回接感染证明,该菌株对许氏平鲉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可以引起皮肤溃疡等症状,且与自然感染症状一致,其LD50为2.07×10~6 CFU/ml。通过gyrB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BZ01与弧菌属同源性最高,并在系统发育树中与轮虫弧菌(Vibrio rotiferianus)聚为一枝,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表型测定结果,将该菌株鉴定为轮虫弧菌(V.rotiferianus)。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香豆素类、肽酰转移酶类高度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多肽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中度敏感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5.
为了评估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灵敏性和平衡性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24.5%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5%酵母提取物的实验饲料,分别饲喂凡纳滨对虾56 d,检测两种饲料投喂的对虾在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前后鳃组织Toll受体、IM 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变化及感染后的对虾死亡情况。结果表明: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饲料的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虾(P0.05),IMD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后,两组对虾鳃组织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随感染进程均出现显著变化,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24、42和36 h,且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组对虾各基因的表达量峰值分别为对照组峰值的201.06%、481.46%和276.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虾(P0.05)。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饲料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和IM D mRNA表达量在感染溶藻弧菌后12和24 h分别出现显著上调,而对照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分别在感染弧菌后24和42 h才出现显著上调。两组对虾经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72 h内的累积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上调了溶藻弧菌感染前凡纳滨对虾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提早了溶藻弧菌感染后对虾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上调时间,且增加了对虾Toll受体、IM 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的峰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不同浓度头孢氨苄(Cefalexin)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幼体发育以及对斑节对虾育苗水体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的影响。在试验初期,无论是对照组还是施用头孢氨苄的各试验组,育苗水体中的总异养菌数量和弧菌数量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第二次施用头孢氨苄后,各试验组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的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或出现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缓慢下降),而对照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则呈现显著的上升。施用0.5~1.0μL·L-1头孢氨苄对育苗水体中的总异养菌有显著的杀灭及抑制作用,但对弧菌数量杀灭及抑制作用并不显著;施用1.5μL·L-1头孢氨苄对育苗水体中的总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杀灭及抑制作用显著。当幼体变态发育至仔虾第8天(P8)时,对照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分别达6.33×105和3.55×104CFU·mL-1,均远远高于试验组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增长的幅度。试验组的幼体变态到P1期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了10h以上;试验组的成苗率也比对照组提高了3.2%~13.1%。  相似文献   
117.
日本对虾Penaeusjapanicus受弧菌感染的发病情况与感染剂量、温度条件的关系邓欢王年斌安育新(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日本对虾弧菌感染温度细菌,尤其是弧菌属的若干种是养殖对虾病原体中的主要类群之一。近年来对虾暴发性流...  相似文献   
118.
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崇文 《水产学报》2006,30(1):9-14
根据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分离自患病大黄鱼的哈维氏弧菌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一段约800bp的序列。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测序结果证明该序列是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用PCR方法去除其信号肽序列,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OmpK。IPTG诱导后能够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53kD的GST-OmpK融合蛋白。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获得了高效价的抗血清。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它与从哈维氏弧菌中提取的约27kD的外膜蛋白能够发生特异反应,提示外膜蛋白OmpK可能是哈维氏弧菌的重要保护性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119.
2006-2009年,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和广鹿岛两个虾夷扇贝浮筏养殖海区采集4个批次沉积物样品,检测重金属、有机质、硫化物、石油等8项化学指标,分析沉积物中的弧菌数量和异养细菌群落结构,评价筏养海区表层沉积物质量,在此基础上,探讨虾夷扇贝筏养海区表层沉积物与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筏养海区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Cd、Hg、As)各项指标低于《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一类海洋沉积物评价标准,时空分布无显著规律;4个批次调查中,远岸水域石油含量均低于近岸,个别站位石油含量超出《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有机质和硫化物指标低于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且远岸水域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筏养海域(P0.05),2006年各站位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2007年至2009年(P0.05)。2006年筏养海区的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显著高于2007至2009年(P0.05),且近岸水域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显著高于远岸水域(P0.05),四个批次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较低,2006年筏养海区的细菌群落生物多样性高于2007至2009年。大规模筏养虾夷扇贝对海区沉积物表层环境造成了显著压力,沉积物环境中相对单一的细菌群落结构、高丰度弧菌存在与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可能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0.
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的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条件致病菌的弧菌,前人对其致病性已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果很不一致,有的甚至相互矛盾[1-4],其差异主要在于浸泡感染能否使健康对虾致病。因此,本实验以不同的感染方式以及不同的实验条件,对斑节对虾体内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力进行研究,以便了解对虾弧菌病的发病条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对虾:体长7~9 cm的健康斑节对虾(Penaeus monondon)和日本对虾(P.japonicus),直接购于养殖场。 菌株:对虾病原菌一副溶血弧菌(Vibrio pora-haemoly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