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3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沙丁胺醇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沙丁胺醇(SAL)与琥珀酸酐的醇解反应制备SAL的琥珀酸衍生物,用EDC法将SAL琥珀酸衍生物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合成免疫原BSA-SAL和包被原OVA-SAL,用紫外扫描(UV)、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SAL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上清(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BSA-SAL的UV与BSA、SAL的相比发生了改变;通过UV分析,SAL-HS与BSA的分子结合比约为7.2∶1;通过系列ELISA鉴定,获得了高价、敏感、特异的pAb,为SAL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沙丁胺醇的毒副作用及其残留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丁胺醇(SAL)是一种强效选择性β-受体兴奋剂药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等呼吸系统疾病。SAL摄入量过大时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会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引起的症状有:肌肉颤抖、心悸、头疼、目眩、恶心、呕吐等,此外还可引起糖尿病人发生酮中毒或酸中毒。由于SAL对动物具有促进骨骼肌生长、减少脂肪蓄积、提高胴体部分肉脂比的营养再分配作用,因而被国内外不少养殖场非法用作饲料添加剂,其残留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3.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国家已下文明令禁止对危害动物以及人类健康的沙丁胺醇、呋哺西林等六类有害兽药禁止生产、经营和销售。农业部公布的首批《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两磅中六类有害兽药分别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将120名COPD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Borg评分变化情况、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 用力呼气容积(FEVl)、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以及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对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Borg评分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l、FEVl/FVC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或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且实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OPD相比单用沙丁胺醇治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情况,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 1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硫酸沙丁胺醇2 mL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10 mg雾化吸入,积极给予护理配合。治疗2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36例、无效4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619,P〈0.01)。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无痛苦,安全可靠,积极的护理配合亦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沙丁胺醇在肉牛血浆、尿液中残留消除规律.【方法】选取3头中国西门塔尔杂交肉牛,连续饲喂沙丁胺醇21d,给药剂量0.45mg/(kg·d),使用UPLC-MS/MS法分别测定给药第1、7、14、21天和停药第3、7、14、28天酶解前、后的血浆和尿液样品中沙丁胺醇质量浓度.【结果】给药期内,酶解前、后血浆中沙丁胺醇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23~0.32ng/mL、34.2~42.48ng/mL,停药后迅速消除,分别在停药第3天(未酶解血浆)和停药第14天(酶解后血浆)时低于LOQ(0.2ng/mL),而且酶解后血浆中沙丁胺醇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酶解前(P0.01);给药期内,酶解前、后肉牛尿液中沙丁胺醇含量分别在给药第21天(2 444.4ng/mL)和给药第14天(7 863.4ng/mL)达到峰值,随后逐渐消除,停药28d时尿液中沙丁胺醇浓度低于LOQ(0.5ng/mL),而且酶解后尿液中沙丁胺醇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酶解前(P0.01).【结论】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沙丁胺醇质量浓度较高,消除速率较慢,而且酶解样品中的沙丁胺醇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未酶解样品.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旨在制备性能优异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和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荧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并对该试纸条的检测范围、检测限、准确度、精确度、假阳性、假阴性及其与仪器方法的符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试纸条标准曲线范围分别为0~3.2、0~6.4、0~8.0 μg/L;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试纸条检测下限分别可达0.2、0.4和0.5 μg/L;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与其他8种同类药物交叉反应均成阴性,特异性良好;各批添加回收率在60%~120%之间,准确度达到要求;不同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浓度下变异系数(CV)均小于15%,符合精密度标准;猪尿中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此外与仪器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试纸条适用于猪尿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特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
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兽医科技》2002,32(10):25-26
  相似文献   
99.
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是β-兴奋剂的一种。β-兴奋剂在人类医学上常见还有沙丁胺醇、马布特罗等。自从有人证实盐酸克伦特罗具有减少胴体脂肪,提高瘦肉率,使瘦肉外观鲜艳等特点。目前,我国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查处力度较大,但在实际检测中发现盐酸克伦特罗的检出率极低,而在猪尿检时却有很高的阳性率。不法分子为了对付检测查处,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混合酸酐法将沙丁胺醇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并免疫家兔制备抗沙丁胺醇抗血清。以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效价,测得抗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6400,该抗沙丁胺醇抗血清对克伦特罗有110%的交叉反应性。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SAL和CL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该方法对沙丁胺醇的检测范围为0.48ng/mL~8.0μg/mL,对克伦特罗的检测范围为0.43ng/mL~7.3μg/mL,对沙丁胺醇的检测灵敏度为o.48ng/mL,对克伦特罗的检测灵敏度为0.43ng/mL。在猪肝和猪尿中添加1~50ng/g(ng/mL)的沙丁胺醇,添加回收率为72.2%~84.8%,变异系数为4.2%~28.3%,在猪肝脏和猪尿中添加1~50ng/g(ng/mL)的克伦特罗,添加回收率为84.3%~103.4%,变异系数为O.3%~3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