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33篇 |
免费 | 267篇 |
国内免费 | 4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7篇 |
农学 | 136篇 |
基础科学 | 65篇 |
140篇 | |
综合类 | 3032篇 |
农作物 | 54篇 |
水产渔业 | 7605篇 |
畜牧兽医 | 990篇 |
园艺 | 56篇 |
植物保护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146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227篇 |
2020年 | 187篇 |
2019年 | 186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171篇 |
2015年 | 199篇 |
2014年 | 366篇 |
2013年 | 368篇 |
2012年 | 530篇 |
2011年 | 512篇 |
2010年 | 575篇 |
2009年 | 601篇 |
2008年 | 617篇 |
2007年 | 551篇 |
2006年 | 586篇 |
2005年 | 640篇 |
2004年 | 494篇 |
2003年 | 451篇 |
2002年 | 373篇 |
2001年 | 324篇 |
2000年 | 268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77篇 |
1997年 | 169篇 |
1996年 | 146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83篇 |
1993年 | 189篇 |
1992年 | 188篇 |
1991年 | 188篇 |
1990年 | 184篇 |
1989年 | 198篇 |
1988年 | 118篇 |
1987年 | 152篇 |
1986年 | 138篇 |
1985年 | 111篇 |
1984年 | 90篇 |
1983年 | 96篇 |
1982年 | 90篇 |
1981年 | 64篇 |
1980年 | 78篇 |
1977年 | 51篇 |
1976年 | 50篇 |
1975年 | 57篇 |
1974年 | 73篇 |
1973年 | 4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南极海域“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the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简称 CCAMLR) 48.1、48.2 和 48.3 亚区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渔业兼捕所得 97 份南极鱼样品为研究对象, 经形态学特征分析和 DNA 条形码将其鉴定为南极鱼亚目 4 科 17 属 17 个有效种, 其中依据形态学特征只鉴定出 6 个物种, 其余 11 个物种则依据 DNA 条形码得到准确鉴定。可见, 在形态学鉴定经验不足或样品形态不完整的情况下, DNA 条形码可以有效的实现物种鉴定。继而, 分析了南极鱼类 97 条 DNA 条形码的碱基组成特征, 发现 GC 含量第一密码子最高且第二密码子最低可能为南极鱼亚目类群的特有现象, 但其生物学意义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将本研究采集的南极鱼亚目 17 种鱼类与 BOLD 筛选的 64 种鱼类的 DNA 条形码合并, 构建了南极鱼亚目 4 科 39 属 81 种鱼类的系统关系树, 这是迄今为止包含种类最多的南极鱼亚目鱼类分子鉴别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遗传距离和系统关系树分析进一步证明 DNA 条形码对于南极鱼类物种鉴定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另外还发现南极鱼亚目鱼类的个别物种其分子系统关系与形态学分类地位不一致。本研究结果证实了 DNA 条形码技术对南极鱼亚目分类群的识别效率, 弥补了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局限和不足, 丰富了南极鱼类 DNA 条形码数据库, 为南大洋鱼类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研究奠定基础, 同时为南极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2.
153.
本文采用在淡水和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进行鮸鱼刺激隐核虫防治的研究.结果发现,福尔马林质量浓度为221.3 mg/L的海水中,鮸鱼12 h内无死亡,海水福尔马林对鮸鱼12 h,24 h,48 h,72 h,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75.6,413.8,248.1,212.7,200.7 mg/L,安全浓度为56.08 mg/L;淡水浸泡鮸鱼的半致死时间为126 min;淡水处理刺激隐核虫的半致死时间为26 min,海水福尔马林中,处理2 h和12 h的半致死浓度为62.5,23.3 mg/L.全池泼洒20~80 mg/L福尔马林可防治刺激隐核虫,淡水浸泡30 min后泼 25 mg/L福尔马林效果更佳.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和淡水福尔马林对刺激隐核虫的致死浓度处于鮸鱼安全范围之内,淡水浸泡30 min后泼洒25 mg/L福尔马林可有效防治刺激隐核虫. 相似文献
154.
为研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IGFBP1)的特征,阐明IGFBP1基因在不同性别黄颡鱼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的表达差异,克隆IGFBP1基因的c DNA全长,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IGFBP1基因c DNA全长为1 259 bp,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3'端和5'端非翻译区分别为407 bp和138 bp;黄颡鱼IGFB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鲇形目斑点叉尾鮰的相似度(89%)较高,与鲢、鲤、鲫、草鱼和团头鲂等的差异较大;肝脏是黄颡鱼IGFBP1基因m RNA表达最丰富的组织,IGFBP1基因在雄性个体心脏、肾脏、肌肉和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性的(P0.05);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雄性个体中的表达量高于在雌性个体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55.
156.
157.
雌酮诱导的XY雌鱼与正常雄鱼交配获得的一尾YY雄性金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报道了在仔鱼期口服异性激素后金鱼性分化朝两个方向完全反转的实验。遗传上的雌鱼性反转为雄鱼是用甲基睾丸酮诱导的,而遗体上的雄鱼性反转为雌鱼则是由雌酮诱导的。通过性转化的动物与正常动物交配获得性机能反转的成功,为性别决定的同型一异型配子机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8.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我国的池塘养鱼在技术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高,促进池塘养鱼尤其是城郊养鱼的发展,生产更多的商品鱼供应市场,进行池塘养鱼高产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977年起,在过去总结群众经验和一些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进行了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试验。1978年其中一只试验塘平均亩净产2737.5斤(毛产3,939.5斤),同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59.
陇东商品鱼基地采取以种植青饲料、培育好鱼种,并结合鱼池条件,对放养密度、饲料肥料、混养套养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池塘养鱼的增产,经济效益明显,为黄土高原地区池塘养鱼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