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刘征 《古今农业》2011,(1):87-95
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的借贷关系呈现出高利贷猖獗、借贷利率畸高以及高利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等突出特点.农民高利借贷的普遍性和农村的高负债率反映出高利贷的异常猖獗;"利率之高为全国所无"折射出借贷利率的畸形高昂;"贫民生计全为富户垄断"集中揭示了高利贷问题的严重性.故而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高利贷问题较全国其他...  相似文献   
52.
"江南奇景水中乡,后巷前街舟楫忙。行客欲知乌镇事,小桥黛瓦话沧桑。"这首诗歌是对浙江乌镇美景的真实写照。 浙江乌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号称"江南善水宝地"的乌镇以河成街,流水行船,依河筑屋,街桥相连,处处体现着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53.
关传友 《古今农业》2014,(1):92-103
安丰塘水库为核心的水利社会是中国水利社会史重要类型之一的"库域型"水利社会。本文借鉴水利共同体的理论,利用文献和碑刻资料,考察探讨了明清民国时期安丰塘建立水利秩序的规约、管理组织的建立、日常动员协调的途径、解决内外矛盾纠纷的惯例、地方士绅及豪民的角色、官方干预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展示了安丰塘水利社会不同阶层在建立和维护水利秩序中的作用。地方士绅充当了安丰塘水利共同体的代言人角色,在塘务管理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豪强、地棍类人群是安丰塘水利秩序的破坏者,成为地方官府打击的对象。保证地方赋税的收入,是地方官府对安丰塘水利秩序适度干预的根本原因。跨政区州际间的水利纠纷则是安丰塘水利共同体成员的排他性反应。  相似文献   
54.
云南明清和民国时期林业碑刻探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高 《农业考古》2002,(1):252-258
长期沉睡、散落荒郊野岭、废墟遗址、无人问津的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林业碑刻,终于在全省广大林业修志工作者不辞艰辛跋涉,不余遗力,深入基层,广征博采,四方探访知情者、见证者和广大群众,搜集、发掘、整理了100余块林业碑刻,使其重见天日。这些碑刻的发现,既填补了林业史料的空白,为林业志书增添了丰富多彩、令人信服的史实,又为社会、民族、宗教、文物、林业、司法、行政、民俗、书法艺术等学科提供鉴赏与研究,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等价值和作用。这些林业碑刻(文)已刊登在1993年12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省林业…  相似文献   
55.
民国时期,湖南山林绝大部分为私有林。木材生产纯属民间自发经营,手工作业,生产方式落后,但年总量不菲,在全国举足轻重,是湖南两大财源(桐油、木材)之一。民国初年,全省木材年销量110.991万立方米,竹材产值89.4万元。民国中期,年销量达277.35万立方米,竹材产值250万元左右。最高年输出木材180多万立方米。主要运销武汉、南京等地,尤以武汉为甚,最多时达120万立方米,竹材480万根,当时市场极为可观。武汉鹦鹉洲有大小湖南木材商123家,市场达10公里。树种以杉木为主,松木次之;材种以原条、原木为主,板材次之。杉木中的“辰杉…  相似文献   
56.
民国时期的“农场”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的农场,包括几大类型,即:主持农业改良与推广的农事试验场;以屯垦为主、兼及乡村社会改造的集团农场;以农业生产为主、合作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农场;垦牧公司性质的私营农场;殖民性质的日系农场.总体而言,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负责农业改良与推广的农事试验场的普及程度以及实际效用最为突出;各类农场以促进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但是往往也承载着重要的社会目标或者是政治与军事目标;农场这一经营与组织形式,带有较为明显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农业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57.
陇南地区地处甘肃省最南端,河流水系众多,清以前丰富的水资源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清民国时期是陇南地区水利大力开发的时期,水渠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主要从水利开发的自然条件、西汉水流域和白龙江流域的水利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水利法规及水利建设的不足等方面对清民国时期陇南水利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8.
刘大容  王成  李群 《畜禽业》2012,(6):56-58
四川农业大学是四川至今开展畜牧兽医高等教育的最早院校,1936年6月在其前身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下就已建立畜牧兽医研究室,1940年又成立畜牧兽医组,1943年5月畜牧兽医组设立家畜诊疗室(即今兽医院前身),194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畜牧兽医组改设畜牧系直到1950年扩展为畜牧兽医系。陈万聪、张松荫、陈之长、邱祥聘等先生是四川大学农学院时期畜牧兽医教授,为四川畜牧兽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引言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物产丰富,为地势饶食之地。然而,广东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尤其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如风、雨、水灾为常见。据史料记载,在广东历史上水、旱、风、冻、震、虫、瘟疫等自然灾害齐全、发生频率高。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清代民国河西走廊洪涝灾害特征和时空规律,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历史文献资料,提取出该时期该区域的洪涝灾害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河西走廊各等级洪涝灾害的发生特征,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阶段性特点,用小波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周期特征探讨洪涝灾害发生特征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70次,平均4.4年发生一次。该地区洪涝灾害可分为4个等级,轻度洪涝、中度洪涝、大洪涝和特大洪涝,发生频率依次为17%、56%、23%和4%,该时期洪涝灾害以中度为主。时间上,洪涝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阶段性,1645-1735年,1780-1820年,1850-1880年3个洪涝少发阶段。1735-1780年、1820-1850年,1920-1949年是3个洪涝多发阶段,存在7个重大洪涝灾害事件;整体上从清代到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从频次上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空间上,洪涝灾害频次呈现从东到西逐渐递减的态势。洪涝灾害在年代尺度上存在着20-25年,50-70年以及130-150年的3类周期变化规律,推测影响河西走廊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可能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及太阳活动周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