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46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97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81.
【目的】明确从我国芒果主产区分离获得的89株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期为葡萄座腔菌引起的芒果病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采自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广东和福建芒果主产区的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进行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测定,并利用DPS 9.01和SPSS 20分析供试菌株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结果】供试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对咪鲜胺的EC50介于0.0048~38.5037 mg/L,平均值为2.8637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8021.6倍;对苯醚甲环唑的EC50介于0.0147~8.8935 mg/L,平均值为1.1761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605.0倍;对吡唑醚菌酯的EC50介于0.0195~145.0578 mg/L,平均值为8.1939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7438.9倍。采自不同芒果产区的芒果葡萄座腔菌株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采自广东的菌株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平均EC50最大,分别为8.1127和15.7240 mg/L,采自四川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平均EC50最大,为1.6730 mg/L。不同属的芒果葡萄座腔菌菌株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平均EC50均高于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和新壳梭孢属(Neofusicoccum)菌株的平均EC50。【结论】采自我国不同芒果产区的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菌株对苯醚甲环唑较敏感,咪鲜胺次之,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最低。供试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合理混合或交替施用。不同来源、不同属的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区域及病原菌种类合理地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782.
奶牛腐蹄病是指奶牛因指(趾)间皮肤外伤感染化脓菌引起的。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包括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的细菌,在拟杆菌属中最常见的致病细菌主要是结杆菌,而在梭杆菌属中主要是坏死梭杆菌。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器官,一旦发生病变,在影响其运动功能和采食能力的同时,极易引起生产性能(产奶量)下降,如果丧失运动能力,就意味着这头奶牛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783.
近年来是我国兽用化学药物正处于比较迅猛的发展时期,其间国内相继有一些大型医药企业介入兽药研发,基于比较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基础条件,以及国外一些原料药专利保护期限的结束,兽药药物的开发非常活跃,相继有一些产品完成开发或上报及批准。我们说随着兽药研发技术的进步,未来兽药开发应考虑到市场细分和动物种群细分,针对特定市场和动物种群开发的有效药物。专家都认为,保障肉类安全的最根本方法是依靠科技,研制"新型兽药"。本刊选取了几种新型兽药的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84.
鸡溃疡性肠炎的研究--鹑梭状芽胞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泰安、东阿等地送检的疑似溃疡性肠炎的病鸡肝脏、脾脏等分离出鹑梭状芽胞杆菌,并对该菌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药敏试验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85.
小麦品种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560份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表现可划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4种类型,其中高抗材料占7.3%,高感材料占87.7%。在抗病品种中,又可划分为抗介体、抗病毒两种类型。通过对8个S×S、6个R×R、16个S×R和12个R×S的抗性表现研究其抗性遗传。结果表明:(1)抗性特性为细胞核遗传,抗性基因为显性;(2)抗病毒基因品种中有3对显性基因控制;(3)抗介体性状由1对、2对或3对显性基因控制。4个单基因抗介体品种的抗性遗传被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786.
1 发病情况 2005年4月8日百色市火车站李某饲养的100只30日龄鸡陆续发病,主要以排粪不正常,拉稀、有恶臭为特征.随即用青霉素治疗几天,但疗效不佳,且出现零星死亡.发病后4天,禽主到我站就诊.经剖解病死鸡5只,并采取病料,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梭状芽孢杆菌和球虫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87.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气悬状态下存在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动物舍空气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种,他们的含量反映了动物舍卫生状况以及动物体相应疾病的可能感染。通过对 K S92 喷冲器空气样品加热 80℃,20 分钟处理,结果证明该菌群几乎 100% 以芽孢形式气悬存在。  相似文献   
788.
鸡溃疡性肠炎灭活苗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鹑梭状芽胞杆菌经福尔马林灭活后,与白油、司本80、吐温80,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胶体磨中快速乳化成油包水型,制备了鸡溃疡性肠炎灭活疫苗,经检测证明,该疫苗安全、可靠、稳定,4℃~8℃可贮存12个月,10℃~25℃可贮存3个月,注射后抗体效价可维持6个月,保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89.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寻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遗传机制,以外引种质ARz与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杂交获得的包含137个株系(F9)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连续三年利用人工病圃对其进行抗梭条花叶病鉴定,发现株系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SR标记技术对该群体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97个位点的多态性资料,用JionMap3.0对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作图,共拟合获得了由66个SSR标记位点组成的17个连锁群,涉及2A、2D、3A、3B、3D、5A、7B、7D等8条染色体;使用MapQTL5.0对与群体抗性显著相关的连锁群进行区间作图,结果在2D染色体长臂上检测到1个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相关的QTL,位于标记Xgwm539~Xgwm608之间,LOD值5.8,LOD值峰距标记Xgwm608 1.7 cM,加性效应值为-0.458,可解释24.7%的表型变异.该抗性基因来源于亲本ARz.这此结果表明,在小麦2D染色体上存在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相关的位点,标记Xgwm608可以用于抗病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790.
旨在筛选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标志因子,将奶牛早期妊娠检测时间窗口提前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北京某牛场选10头荷斯坦奶牛,在输精后第1、4、7、10、13、16、19天取血,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Wnt7a和PR的表达趋势和变化规律。通过直检对10头荷斯坦奶牛的怀孕检测,其中有7头受孕3头未受孕。通过检测受孕和未孕的奶牛血液中Wnt7a基因和PR基因的表达量,发现Wnt7a基因在受孕奶牛血液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未孕奶牛,特别是输精后第7天受孕奶牛的表达量显著增高,Wnt7a的蛋白质水平表达呈现出类似趋势;PR基因在全部10头奶牛中呈现出从输精后第一天表达开始降低,并一直维持一个很低的表达状态。Wnt7a具有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标志因子的潜质,其优势在于将检测窗口提前到输精后的第7天;PR不具有作为标志因子的优势。通过探究影响早期妊娠的相关因子变化规律,可以为孕检的时间窗口提前到早期妊娠阶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