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46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97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1.
坏死杆菌病是侵害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传染病,病状的特征表现是受损伤的皮肤、皮下组织、口腔黏膜或胃肠黏膜发生坏死,病原为坏死梭杆菌。育肥猪或仔猪多感染,潜伏期为1—15天,多发生在阴雨、潮湿的炎热季节,5—10月居多,为散发和并发性流行。现将一例猪坏死杆菌病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12.
藏药波棱瓜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棱瓜子是传统藏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柔肝的功效,在现代医学中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但是目前对其化学成分尤其是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不全面。综述了国内、外对波棱瓜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的进展,对于探索波棱瓜子中新的化合物和研究其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13.
细菌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很大,不仅能造成绵羊的大量死亡,而且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近几年,由于防疫措施等原因,这一类疫病在本县常有零星发生,应引起广大牧民和动物防疫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主要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1.1羊梭菌性疾病(1)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微生物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对养羊业危害极大,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  相似文献   
714.
回顾江苏大麦种植历史。从“七五”开始,大麦育种有了质的飞跃,到“十五”末,江苏共育成大麦新品种30个,其中六棱饲料大麦2个,二棱皮大麦22个,二棱元(裸)麦6个。作为啤酒大麦的苏引麦二号(冈二)及港啤一号(KA-4B)等品种因品质超群,为国内啤酒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建议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选育应将酿造品质放在第一位,由育种、麦芽、啤酒三方面专家对即将审定的品系作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715.
716.
小型织网机通常是指所织网目较小、网线较细、主要参数梭距也较小的织网机。我们暂且按梭距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类.十毫米以下为小型,十至三十毫米为中型,三十毫米以上为大型。上述各类织网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机型也均为双钩型形式.不管织网机大小如何,它的主要工作部件均不可少,各构件的尺寸同梭距有关。整机长度有短也有长,有的小型织网机为了生产需要整机长度甚至超过中型织网机,故小型织网机并非简易织网机。  相似文献   
717.
1病原及其传播该病病原为坏死梭杆菌,为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在坏死性炎灶内多呈长丝状,也有呈球杆状。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在草食动物的胃、肠道中都有此菌并随粪便不断排出,其在污染的土壤中能长时间存活。  相似文献   
718.
王旭刚 《花卉》1991,(收录汇总):55-57
八棱海棠对于园林绿化工作的利用价值极高,其外形优雅寿命长,可大幅度降低园林绿化系统树木更替的资金投入。优化八棱海棠种植策略,完善其在园林绿化系统中的应用举措,可助推二者共同发展。针对八棱海棠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及播种育苗技术进行研究,阐明其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详述优化策略,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19.
我国真菌传大小麦病毒病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1990~1995年调查我国大、小麦各生态区,共计20个省、市、区,116个县、市的大麦黄花叶病、小麦黄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和小麦土传花叶病的分布区域。结果表明,3种真菌传病毒病其分布仅限于冬麦区。大麦黄花叶病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钱塘江流域和东部沿海。小麦黄花叶病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大渡河、青衣江,黄河中、下游及其支流渭河流域、淮河流域。小麦土传花叶病仅局部冬麦区发生,与小麦黄花叶病混合并发。3种病害的分布范围为北纬28~37°50′东经102~122°40′之间。  相似文献   
720.
中国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分布的RT-PCR鉴定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毒素,包括DON、DAS和T-2毒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毒素。这类毒素不仅加强病菌的为害程度,而且人畜食用罹病谷物及其制成品易造成中毒。近年来,单端孢霉烯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及其基因克隆,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利用毒素作为选择压鉴定小麦抗病性和筛选抗病突变体均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