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5篇
水产渔业   316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扇贝是一种生长在盐度较高的近海底栖双壳贝类,我国沿海都有自然分布,它的闭壳肌干制品俗称“干贝”,是一种名贵的海珍品,营养和经济价值很高。我国海洋与水产研究部门经十多年努力,在我国北方已发展到大规模海上养殖生产,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农业“三高”特性,  相似文献   
22.
华贵栉孔扇贝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随机选取526只扇贝,对其形态性状(壳高、壳长、绞合线长和壳厚)和质量性状(总质量、贝柱鲜质量、鲜肉质量、干肉质量和贝柱干质量)进行测量,采用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5个易测数量性状(壳高、壳长、绞合线长、壳厚和总质量)对鲜肉质量、贝柱鲜质量和贝柱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质量与鲜肉质量、贝柱鲜质量和叭柱干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显示,这5个易测数量性状指标中,总质量对3个经济性状的正面影响非常大,其他指标的影响较小甚至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水产养殖》2011,(2):54-54
在日前农业部公布的第四批60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荣成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名列其中,保护区中的栉孔扇贝及紫海胆已列入《国家重点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这是此次威海市唯一获批的保护区。  相似文献   
24.
《水产养殖》2013,(12):3-3
2013年11月,我国科学家在青岛首次披露了海带、栉孔扇贝和南美白对虾全基因组测序的部分成果。在此间举行的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中国海洋大学博士池姗介绍了海带全基因组测序的部分成果:经过对海带基因组研究,预测海带基因组包含3.5725万个基因,海带的基因比其他真核藻类基因大很多。  相似文献   
25.
《水产养殖》2012,(1):33-3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相建海研究员团队在海水养殖动物的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员张晓军博士等成功构建了栉孔扇贝物理图谱,这是我国海水养殖动物的第一个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道了寄生杨潜叶叶蜂MesataianensisXiaoetZhou(叶蜂科Tenthredinidae,小黑叶蜂亚科Heterarthrinae)幼虫的一种重要天敌。经鉴定这种天敌隶属于栉足姬蜂亚科Ctenopelmatinae针尾姬蜂族Pionini中的一新属一新种。现命名为杨潜姬蜂CelatapopulusWang。  相似文献   
27.
科技信息     
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杨爱国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对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的受精生物学过程和受精机制、同步生殖发育调控技术、杂交子代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28.
栉孔扇贝人工雌核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潘英 《水产学报》2004,28(6):616-622
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栉孔扇贝正常卵子与雌核发育卵子在受精和成熟分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结果表明,尽管紫外线照射没有影响受精卵的成熟分裂以及雌性、雄性原核的形成,但使雌核卵的发育速度出现明显的滞缓。在第1次卵裂中期,雌核发育卵子中的雄性原核没有像雌性原核那样形成染色体,而是浓缩为一染色质小体(DCB),游离在细胞质中,不参与核分裂。胞质分裂结束时,DCB位于2个卵裂球之一的细胞质内或在赤道板处被分割成两部分。实验结果首次提供了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29.
用钼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栉孔扇贝(Chlamys farrPri)两种颜色的卵子及其早期胚胎中磷脂含量和核酸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橘红色卵子的RNA含量较浅黄色的略高,而两种颜色卵子的DNA含量却非常相似;在2细胞期,高受精率的受精卵其RNA量迅速增加,DNA和磷脂含量变化不大,但低受精率的受精卵相对未受精卵而言,其DNA、RNA和磷脂含量略有降低;在32~64细胞期,受精率高的胚胎中DNA和磷脂含量增加幅度大,RNA基本保持恒定。磷脂含量与卵子或胚胎的颜色可能有关,核酸、磷脂含量的变化与受精率高低有关。本实验旨为鉴定扇贝卵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韩九皋 《齐鲁渔业》2007,24(10):44-45
目前,我国浅海滩涂养殖业中养殖对象搭配极不合理,几乎清一色的滤食性贝类,并且品种单一。近几年来,我国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有报道。主要原因就是超高密度养殖,导致部分扇贝摄食不足,或者根本无食可取,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患病和死亡比率增高;而部分扇贝的死亡又易诱发大批扇贝的死亡,导致减产;同时并发了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