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5篇
水产渔业   316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及子一代的遗传性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20 0 0~ 2 0 0 3年在山东省长岛增殖站进行了以栉孔扇贝为母本与虾夷扇贝为父本 (正交 )、虾夷扇贝为母本与栉孔扇贝为父本 (反交 )、栉孔扇贝自交、虾夷扇贝自交的苗种培育 ,并在同一海区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水温 15~ 18℃条件下 ,正、反交均可正常受精 ,受精率在 90 %以上 ,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 ;成体的外部形态与母本基本相同 ,是偏向母本类型的异源二倍体 ;正交组在第 2年高水温季节栉孔扇贝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下 ,成活率达 95 % ,生长速度提高 2 3% ,反交组在苗种中间暂养和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比虾夷扇贝提高 16 % ,生长速度未见显著差别 ;正、反交子一代生殖腺发育正常 ,可排放精、卵。试验证明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子一代 ,外部形态虽与栉孔扇贝基本相同 ,但显著提高了栉孔扇贝的生产性能尤其是抗逆能力 ,远缘杂交育种是解决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杂交子一代已经具有生产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2.
氨氮对栉孔扇贝血淋巴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氨氮胁迫下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淋巴中胞内胞外活性氧自由基(ROI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氨氮胁迫下,胞内胞外活性氧含量都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浓度继续增加到20~40mg/L时,胞内外活性氧含量都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不同氨氮浓度下两种酶活性也不同,当氨氮浓度为1.25~20mg/L时,CAT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升高,当浓度增大到40mg/L时,CAT活性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当氨氮浓度为1.25~5mg/L时,SOD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升高,而当浓度为10~40mg/L时,酶活性显著下降。实验结果说明,适当的氨氮刺激可增加胞内外活性氧的含量,增强扇贝的两种抗氧化酶活性,但较高浓度氨氮则使胞内外活性氧的含量显著下降并明显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3.
以2006年桑沟湾筏式养殖的栉孔扇贝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网笼内的水质状况及栉孔扇贝的死亡率,探讨了污损生物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7个月的养殖,初始密度低于30个/层的实验组,栉孔扇贝的死亡率低于6%;高密度实验组(40个/层)的死亡率高达27%;(2)网笼内、外的磷酸盐、硅酸盐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7、8月份的氨氮浓度差异较为明显;(3)同营养盐浓度的变化相比,网笼内、外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较大,在9月份,高密度组的网笼内叶绿素a浓度低于0.67mg/m3,食物可能为高密度组扇贝生长、存活的限制因子;(4)8月份,高密度组网笼内的细菌总数显著高于笼外及其他密度组。分析认为,高温期网笼内的水质状况及食物限制可能与养殖栉孔扇贝的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4.
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筛选获得10550条微卫星标记(SSR),检出率为8.2%,平均9.01 kb出现1个SSR位点.设计并合成120对SSR引物,筛选得到36对能够稳定扩增的引物,并利用已获得的36对SSR引物对青岛海区栉江珧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对引物的扩增片段表现出多态性,共产生4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产生3.5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17、0.604和0.526,表明青岛海区栉江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获得的EST-SSR标记和群体遗传信息为栉江珧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5.
于2007年在青岛流清河扇贝养殖区对当年升温培育的栉孔扇贝稚贝进行了海区养成。通过提早分苗比较了分苗组和不分苗组的扇贝生长情况,同时比对了春季升温苗种与自然采苗苗种的生长情况,并拟合出栉孔扇贝湿重与壳长、壳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提早分苗的栉孔扇贝壳长(19.97mm)大于未分苗组(15.69mm,P〈0.05)。春季升温苗种与自然采苗苗种相比在生长上具有优势(P〈0.05),至当年的12月20日,它们的平均壳长分别为26.89mm和13.59mm,次年的9月12日,平均壳长分别为51.45mm和45.45mm。春季升温苗种在夏季高温季节的成活率高于自然采苗的苗种(P〈0.05),分别为84.25%和37.14%。  相似文献   
146.
肌细胞增强因子(Myocyte enhancer factor-2,MEF2)是一种肌肉特异性转录因子,对脊椎动物肌纤维的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MEF2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闭壳肌肌纤维形成和发育的调控作用,实验克隆了华贵栉孔扇贝MEF2C和MEF2C-like c DNA序列,解析了其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的表达调控规律,分析了盐度对其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MEF2C和MEF2C-like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为1 302 bp和1 158 bp,分别编码433和3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MADS和MEF2结构域高度同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华贵栉孔扇贝和长牡蛎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华贵栉孔扇贝MEF2C和MEF2C-lik mRNA具有相似的表达规律,均在D型幼虫期及闭壳肌中显著高表达。在不同日龄的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中,MEF2Cs mRNA在60和120日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EF2Cs mRNA在盐度为28时表达量最高,说明可能在此盐度下更适合华贵栉孔扇贝生长。  相似文献   
147.
林肃坚  刘张  张建生 《水产科技》1992,(6):13-14,15
华贵栉孔扇贝属暖水性海产贝类,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而味美,闭壳肌干制品俗称“干贝”,为海产“八珍之一”。含肝糖5.4%,还含有乙氨酸、琥珀酸等。1977年4月6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药学会上,据专家报告称,用扇贝中的提取物给小鼠治癌,取得百分之百成功。可见扇贝不仅是美味的海珍品,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了探索华贵栉孔扇贝的生物学特性,引进、发展优良新品种增养殖,  相似文献   
148.
运用ELISA分析技术,对湛江地区不同时期的华贵栉孔扇贝和墨西哥湾扇贝体内感染的病毒粒子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龄华贵栉孔扇贝体内病毒粒子的含量在11月份最高,其P/N值和OD值分别为0.8558和2.51,相比华贵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提前10-20d。1龄墨西哥湾扇贝的OD值在10、11月份的检测中大于1,即表示墨西哥湾扇贝中可能存在华贵栉孔扇贝病毒粒子,其他月份的检测结果均为完全阴性,即没有检测到华贵栉孔扇贝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49.
栉孔扇贝精子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99年5 ̄6月对栉孔扇贝精子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抗冻液为DMSO5%+蔗糖5%并以20℃min的降温速率通过0 ̄-80℃时的保存效果最好,冻精的活力、受精率、化率分别为49.39%、42.06%和12.15%。样品体积对超低温存效果产生影响,体积为0.6ml或1ml比较适宜。此外,在0℃进行预处理平衡是必须的,但时间不宜太长。冻精用35℃水浴解冻效果最佳,50℃次之,20℃最差。对  相似文献   
150.
栉孔扇贝wnt4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转录组数据库获得wnt4基因的一段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利用SMART-RACE技术克隆了wnt4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长1 23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 068 bp,可以编码355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有WNT家族特有序列,且与沙蚕(Platynereis dumerilii)、海胆(Heliocidariserythrogramma)、人(Homo sapiens)等物种WNT4同源性都在60%以上。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除肾脏外,wnt4基因在栉孔扇贝的精巢、卵巢、闭壳肌、肝胰腺、鳃、外套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较低。定量RT-PCR结果表明:wnt4基因在成熟期的精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增殖期和休止期表达量次之,生长期表达量最低;整个生殖周期中精巢表达量高于卵巢。该基因在栉孔扇贝多个组织中的表达特性,暗示其参与了多样的生物学过程;在性腺中的表达特征表明其可能参与两性性腺的发育并在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