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402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144篇
  149篇
综合类   1289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172篇
畜牧兽医   222篇
园艺   27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猪生长激素基因座位BspI、HhaI酶切片段多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多种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调节动物的新陈代谢、加快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以及改善胴体组成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郭丽  朱飞雪  寇艳玲  常介田 《种子》2022,(9):139-145
为开发野生薄皮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野生薄皮木带腋芽茎段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萌芽的影响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腋芽增殖、生根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野生薄皮木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野生薄皮木带腋芽茎段适宜用75%酒精消毒20 s、5%NaClO消毒12 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ZT 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1 mg/L+NAA 0.05 mg/L,生根苗在草炭∶蛭石∶珍珠岩=3∶1∶1基质中,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4.
吊丝球竹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吊丝球竹离体培养的研究表明:采用当年生枝条半木质化的茎段,在MS 6-BA 1.0 mg/L培养基上的诱导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诱导率最高;增殖过程中将茎段平放接种在MS 6-BA 5.0 mg/L培养基上的增殖倍数最高;生根过程中将较成熟茎段与较幼嫩茎段切割分开并平放培养的生根效果最好,得到的苗数最多,生根培养以1/2 MS NAA 1.0 mg/L IBA 1.0 mg/L培养基的效果最佳;生根苗移植于沙、土(1: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5.
夏威夷菠萝高效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菠萝试管苗的叶片、叶鞘、茎段和茎薄片作外植体,以MS或1/2 MS为基本培养基,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4-D、6-BA、NAA和AgNO3对夏威夷菠萝不定芽的诱导效果,并在添加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进行芽的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段为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外植体,6-BA是影响不定芽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其中MS 6-BA 5.0 mg/L 2,4-D 0.5 mg/L NAA 0.3 mg/L AgNO3 2.0 mg/L为不定丛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83.3%;MS 6-BA 1.0 mg/L NAA 0.05 mg/L为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可分化成绿色小苗;1/2 MS IBA 1.0 mg/L NAA 0.5 mg/L为小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粗壮,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66.
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出发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但现有研究缺乏对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情景下生态系统状况的认知。该研究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单元,在测度2019年食物供给、碳固定、产水量、土壤保持及生境质量5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利用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模型识别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度最高的优先保护区作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和战略点区域,进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源地斑块共计169个,总面积27 460.56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2%。5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在全流域尺度下呈现出协同关系,甘南高原、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由于受地形气候和植被覆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差异显著。利用电路模型提取得到441条生态廊道,总体呈网状分布,贯穿东西,识别出生态节点49个。提出构建"四轴、六区、多中心"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空间布局优化体系,形成功能化、网络化的区域生态空间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67.
根据60多年来宁夏主要入黄支流各水文站的系列资料,分析各支流水沙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1990—1999年主要入黄支流水沙量均较多,沙量为各时期最多;2010—2015年沙量普遍较小,与各时期相比为最小.②各站年际间水沙量变化较大,水少沙多,含沙量较高.③主要支流各站长时期水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水量占年水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68.
暗管排水在降低地下水位过程中普遍存在悬帷段,悬帷段的存在对于暗管排水理论计算提出了挑战。该研究考虑悬帷段对排水流量的影响,提出了悬帷段作用下的暗管排水流量计算公式,基于HYDRUS模型得到不同暗管间距、暗管埋深、不透水层深度以及土壤质地条件下的排水流量模拟值及理论计算公式中的作用水头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壤质地以及悬挂水头影响下排水流量理论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提出的考虑悬帷段的暗管排水流量公式计算值与模拟值具有很好的吻合性,提出的6种组合公式计算值与模拟值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1%,其中Hooghoudt-Ploeg-B.И.阿拉文公式以及Hooghoudt-Ploeg-Kirkham公式误差更小,此2个理论公式也通过了已有文献的验证,而不考虑悬帷段条件时采用Hooghoudt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则普遍小于模拟值,误差可能超过50%;从不同土壤质地来看,提出的考虑悬帷段的暗管排水流量计算公式在粉土和壤土的适用性最高,其次是砂土;此外,该研究初步证实了悬挂水头和单长暗管排水流量与渗透系数比值之间成线性相关关系。该研究成果对丰富和发展农田排水理论及技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科学评价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安全等级,为提高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科学性、整体性、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通过PSR模型遴选16个与黄河兰州段相关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黄河兰州段2014-2019年数据为基础,采用GRA-PCA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得到其突发水污染安...  相似文献   
70.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风沙流结构与沙丘移动规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为明确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风沙活动及沙丘移动特征,该文以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的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观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沿岸沙丘的起沙风况、沙物质组成、风沙流结构及沙丘移动规律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起沙风的主风为西南—西风,集中于3-5月份,且5~6m/s风占起沙风的50.26%;沙物质粒径以细砂(0.1~0.25mm)为主,沿黄段沙丘粒径极细砂以下(≤0.1mm)的沙物质粒径组成比沙漠腹地减少8.92%;距地60cm高度范围内,81.75%的沙物质在0~10cm高的气层中通过。在沙丘的不同部位上,相对输沙量与高程之间有着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沙丘向前移动的距离为8.19m/a,主要发生在3-5月份。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计算入黄风积沙量及完善黄河沿岸综合防护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