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为了解国内、外两类猪种肌肉生长发育及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以我国特有的藏猪和国外杜洛克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6月龄藏猪、杜洛克猪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及肌纤维面积(CSA)。结果显示:藏猪血清中IGF-1含量及CSA均极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1),IGFBP-3含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CSA与IGF-1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IGFBP-3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IGF-1对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IGFBP-3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
剩余饲料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是动物实际的饲料摄入量减去预期动物用于生长的饲料消耗量后得到的一个差值。利用1 642头(380头公猪、868头后备母猪和394头阉猪)并历经7代杜洛克猪测试所得到的数据,对剩余采食量(RFI)、采食量利用(RFI)、采食量(Feed Intake,FI)、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背膘(Back Fat,BF)和眼肌面积(Loin Eye Area,LEA)进行遗传参数的估(Feed Intake,FI)、日增重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和相关计算。采用4种模型评估RFI。RFI1:包括了入试期、体重和ADG;RFI2: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和BF;RFI3:计和相关计算。采用BF;RFI3: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和LEA;RFI4: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BF和LEA。然后再用最大似然法(REML法)对上述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对上述的动物模型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RFI的遗传力处于中等(范围在0.22~0.38)。相应对于FI,ADG和LEA的遗传力也处于中等(范围在0.45~0.49),但BF的遗传力较高(0.72)。FI与ADG的遗传相关较高,为0.84;FI与BF的遗传相关也较高,为0.67。LEA围在0.67。LEA与FI的遗传相关-0.42,LEA与ADG的遗传相关为-0.11,LEA与BF的遗传相关为-0.44。当BF没有包含在RFI的模型中时,BF与RFI的遗传相关较高(BF与RFI1的遗传相关为0.77,与RFI3的遗传相关为0.76);而相比之下,BF与RFI2的遗传相关为0.11;与RFI4的遗传相关为0.07。LEA与RFI的遗传相关都为负(范围为-0.30到-0.60)。与-0.60)。对ADG、LEA和肌内脂肪含量进行选择,当对RFI进行评估时,会得到比较小但与意愿相符合的遗传进展。4个RFI之间对之间的表型相关为0,遗传相关较低(0.17~0.23)。FI与所有的RFI都存在强相关,不管是遗传相关(0.56~0.77)还是表型相关的表型相关为还是表型相关(0.56~0.66)。结果显示:对RFI进行选择也许会导致FI的降低,BF也会变薄,LEA会增加。至于BF或LEA的改变量将相对(0.56的改变量将相对取决于RFI是否对BF进行?  相似文献   
43.
选用杜洛克公猪血缘9个(含精液),母猪50头,组成S04系核心选育群。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应用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主选产仔数、日增重与活体背膘厚等性状。经过多个世代的选育,经产母猪产仔数达10.36头,公猪达100kg体重日龄165.67d,活体背膘厚11.16mm,瘦肉率达64.22%,肌内脂肪含量2.88%;主选性状全面达到或超过育种目标,达配套系审定要求,成功培育了一个棕黑色的高瘦肉率专门化父系(S04系)。  相似文献   
44.
正若不养公猪,只养一头查、诱情公猪,所需公猪精液向专业公猪站购买,是猪场增收节支的良好途径。在规模猪场应用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种公猪,对提升养殖成绩和经济效益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早已受到规模猪场的广泛认可。但是,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种公猪,其价格高达每头1.5万元以上,甚至更高,很少有人舍得买。并且,优秀的种公猪对营养的需求、饲养管理技术、养殖设施和环境的要求很高,一般猪场难以达到,引种的成功率只有60%~70%,综合利用年限在1年左右。所以,核算下来其配种费用很高,使不少规模猪场难以承受。是否有既能得到优秀种公猪基  相似文献   
45.
本场于2013年7月从加拿大引进纯种杜洛克、长白和约克猪共计150头,到目前为止,已经训练成功135头,后备公猪的利用率达90%,剩下的部分也按每天2-3头的数量增长,本文就本场对后备公猪的训练方法与大家分享,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6.
苏姜猪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历经10余年培育的一个瘦肉型黑色母系品种,它以姜曲海猪为母本.运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导入杜洛克猪优良基因。为推进生猪品种改良.靖江市2011年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开展苏姜猪的引种扩繁和推广工作。通过近两年来的饲养生产来看,苏姜猪繁殖性能优良,生产水平优良.养殖效益稳定.是值得推广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和藏猪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61头军牧1号白猪、51头杜洛克猪和51头藏猪的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单一的NN型;杜洛克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N的频率为0.196 1,基因型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χ2=3.033 9,P=0.081 5);藏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单一的nn型。3个猪种的酸肉基因均表现为单一的rn/rn型。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中小型种猪场选育杜洛克种猪存在的问题,试验采用4个阶段开展后备种猪的选育体系,同时对杜洛克种猪场进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选留的后备种公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父亲和祖父(P<0.05),而达100 kg体重的日龄显著低于其父亲和祖父(P<0.05),选留的后备母猪日增重显著低于其母亲和祖母(P<0.05)。说明研究建立的种猪选育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特点,建议在中小型种猪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50.
《江西饲料》2009,(6):42-42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发表新闻公报说.由美、英、法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首次绘制出了杜洛克猪的基因组草图。科学家认为,理解其基因组将提高家猪饲养技术.并开发出针对包括猪流感在内的猪类疾病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